試析檢察機關如何全面開展好“三打兩建”工作
楊隨生
論文摘要 當前,檢察機關如何發揮檢察職能積極投入“三打兩建”工作是檢察機關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在“三打”工作中,檢察機關應當做好加強組織領導、明確打擊重點、落實責任分工、統一辦案標準、強化檢察宣傳等五項工作;在“兩建”活動中,檢察機關要可以從促成問責機制、用好檢察建議、開展行賄檔案查詢等六個方面入手開展工作。
論文關鍵詞 三打兩建 檢察建議 行賄檔案查詢 兩法銜接
廣東省身處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廣東省很多方面先行先試,走在了全國前列,尤其是經濟建設成就巨大,相對而言,廣東省的文化建設和道德建設存在一定的不足。無論從當前還是從長遠來看,創造良好的市場經濟環境、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都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工作。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業賄賂扭曲市場機制、危害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破壞公平競爭和正常交易秩序、阻礙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是當前人民群眾深惡痛絕、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毒瘤”。為服務于“平安廣東”和“幸福廣東”,2012年1月6日,在廣東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上,廣東在全國率先提出2012年要組織開展以“打擊欺行霸市、打擊制假售假、打擊商業賄賂,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市場監管體系”為內涵的“三打兩建”、建設幸福廣東的活動。從2012年2月起,廣東省在全省范圍開展“三打”專項行動,打擊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業賄賂等犯罪行為,在打擊各類市場違法行為的同時,省委、省政府還將采取措施逐步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和市場監管體系,做到以打帶建、以打促建,重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勢。8月底,廣東省的“三打兩建”工作的重心逐漸由“三打”向“兩建”轉變,更加注重以“打”促“建”。檢察機關如何積極投身到“三打兩建”工作中,全面履行好檢察職能,為經濟社會的發展保駕護航,是檢察機關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檢察機關如何投入“三打”工作
1.強化責任意識,加強組織領導。檢察機關和全體檢察干警都應深刻認識到開展“三打兩建”行動的重大意義和檢察機關應在“三打兩建”工作中發揮的作用,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委和上級檢察院的部署上來,充分發揮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職能作用,扎實推進“三打兩建”各項工作。在組織機構上,要務必做到“一把手”親自抓。各級檢察院都應當成立由檢察長任組長、其他黨組成員為成員的“三打”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并下設打擊欺行霸市及制假售假工作組、打擊商業賄賂工作組、打擊欺行霸市及制假售假背后涉及的瀆職犯罪工作組,加強與當地“三打兩建”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項行動小組、政法單位的溝通聯系。同時,上級檢察機關將“三打兩建”工作成效納入下級檢察機關的考核內容,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 2.理清工作思路,明確打擊重點。在“三打”工作中,檢察機關應當找準工作重心,集中力量依法重點打擊三大類犯罪:一是涉黑惡性質的交通運輸、商品批發、工程建設、拍賣等行業中的犯罪行為,非法壟斷、控制娛樂場所和農貿市場農副產品經營權的犯罪行為,以及強買強賣、強收保護費、敲詐勒索、尋釁滋事等犯罪行為;二是制售假冒偽劣藥品、食品、農資產品等關系民生商品的犯罪行為,制售假冒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商品的犯罪行為,制售假印章、假文憑、假證書、假車牌等犯罪行為;三是嚴重破壞市場秩序和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商業賄賂行為,以及國家工作人員為欺行霸市、制假售假犯罪活動充當“保護傘”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等職務犯罪行為。 3.突出打擊效果,落實責任分工。檢察機關在“三打”工作中要狠抓辦案質量,從重從快打擊大案要案,勇于挖掘“保護傘”,力爭取得最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一要建立重大案件辦理預案,依法快捕、快訴,依法從快從重打擊社會影響大、群眾反映強烈的重特大案件;二要強化立案監督工作,加大對公安機關辦理涉嫌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業賄賂等案件的立案監督力度;三要落實實名舉報反饋和舉報獎勵制度,廣泛發動群眾舉報犯罪,及時做好相關線索的移送、跟蹤工作;四要集中優勢偵查資源抓緊對商業賄賂等重點線索進行排查經營,深挖窩案串案;五要深入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工作,及時發現欺行霸市、制假售假犯罪活動背后的瀆職犯罪;六要完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機制,推進市場誠信體系建設;七要督促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守法經營,引導市場監管工作人員依法履行監管職責。 4.強化調查研究,統一辦案標準。檢察機關既要防止將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業賄賂犯罪行為降格處理,也要防止強調嚴厲打擊而降低認定標準。講究辦案方式方法,慎用強制性偵查措施,注重在查辦案件的同時保障涉案單位生產經營秩序。對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業賄賂行為,除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外,還應依法追究行為人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加大行為人的違法犯罪成本,更好地維護市場交易活動的誠信公平。按照“打擊極少數、教育挽救大多數”的原則,依法嚴厲打擊首要分子;對主動投案自首、坦白交代問題特別是積極檢舉揭發犯罪、有立功表現的,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理;對尚不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及時移送有關執法執紀部門處理。 5.強化檢察宣傳,營造良好氛圍。檢察機關要加強對專項行動相關材料、信息的報送工作,將“三打兩建”工作的進展情況、重要信息、重大案件及時向上級檢察機關和黨委匯報。通過新聞媒體,積極宣傳檢察機關開展專項行動的重要部署、階段成果、典型案件、經驗做法,讓人民群眾看到“三打兩建”工作的成果,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準確把握宣傳尺度,對社會影響較大的案件,特別是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敏感案件,提前做好宣傳計劃,統一宣傳口徑,避免因宣傳報道不當產生負面影響。
檢察機關在“三打兩建”工作中要注重“打建結合、以打促建,立足長遠、以建為主”的工作方針,在打擊違法犯罪的同時,充分發揮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職能作用優化市場發展環境,引導市場各主體之間正當競爭,規范有序經營,鏟除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業賄賂行為滋生的土壤,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完善市場監管體系。 1.促成強力問責機制。檢察機關應充分利用開展“三打兩建”的工作契機,把問責作為懲防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建議完善相關的法律,明確各職能部門對經濟各個領域的職責,完善問責機制。對于對推諉扯皮、敷衍了事、不作為、亂作為等現象,要敢于問責、及時糾正;對于玩忽職守、充當違法犯罪分子“保護傘”的,要嚴格依法依紀查處,形成強有力的問責機制,促使各職能部門充分發揮服務保障職能,加強對經濟領域的監督和管理,引導市場及其他經濟活動主體規范經營活動。 2.充分使用檢察建議完善市場監管體系。檢察機關應當認真加強對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業賄賂犯罪的個案和類案的分析,掌握這三類案件的特點和規律,發現相關部門監管市場的薄弱環節,積極向黨委、政府和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提出完善管理、強化監督、消除隱患和建章立制的檢察建議,以達到邊打邊建,實現“兩建”的終極目標。如在辦理涉嫌偽造公章、制造虛假法律文書案件過程中,及時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工商部門深入市場摸查虛假證照狀況,制定有效打擊方案,加大打擊力度,全面整治假證假照狀況,有效遏制制造假證假照等違法犯罪行為。 3.努力完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機制。為更好地推進誠信體系建設,檢察機關應當認真開展行賄檔案錄入工作,切實完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機制,把歷年來有過商業賄賂記錄的個人和公司作為重點監管對象。建議政府把行賄檔案查詢作為政府采購的“安檢門”,把行賄檔案查詢作為企業參與政府采購的必經程序,強力打擊商業賄賂,建立更加有序的招投標市場環境,為“三打兩建”工作助力。 4.堅持深挖“保護傘”斬斷“利益鏈”。欺行霸市、商業賄賂、制假售價等犯罪行為是制約市場經濟良性運行的“毒瘤”,只有清除這些毒瘤,挖出深藏在犯罪行為背后的“保護傘”和“利益鏈”,營造風清氣正的市場,企業才能健康發展,人民方可安居樂業。檢察機關“挖傘斬鏈”打擊職務犯罪是其根本職責,要貫穿整個“三打兩建”的全過程,即使“三打兩建”活動結束后,也要不斷打擊該類職務犯罪行為,做到常抓不懈,凈化市場環境,維護公平正義。 5.積極推進“兩法銜接”工作。檢察機關在“三打兩建”工作中要進一步加強對行政執法行為的監督工作,著力監督糾正行政執法部門有案不移、有罪不究、以罰代刑等行為。發現違法行為,應積極介入監督,督促有關部門及時向公安機關移交案件。 6.結合預防職務犯罪,積極推進“兩建”。檢察機關應堅持把職務犯罪預防工作與“兩建”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結合辦案編寫警示案例、制作展板、課件,組織廉政講座,開展好預防職務犯罪宣傳教育工作,與有關單位加強預防職務犯罪共建活動,邊打邊建,以打促建。認真落實好“一案一建議、一案一評估、一案一教育”制度,及時向發案單位提出消除隱患、預防犯罪和建章立制的檢察建議,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和市場監管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