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高職院校人事管理模式的幾點思考
孫宇
[摘要]高職院校的管理在所有的職能部門中,是一個繁雜性、綜合性、協調性、功能性很強的綜合管理機構,對內起到上傳下達、協調關系的作用,同時又起著輔助決策的重要作用;對外則起到合作交流、窗口形象的作用。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高等教育的發展,高校規模迅速擴大和高等教育體制自身改革的需要對高校辦公室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關鍵詞]科學化 精細化 人性化管理 新觀念 高校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搖籃,要培養出為當代社會服務的有用人才,就必須要搞好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要解決高校人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就要推進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人事代理制度。人事管理工作事無巨細,經常面對繁雜的事務,大事、小事、雜事纏身,如應處理好幾點。 一、課題形成的緣由 1.改革背景下的烘托 思路決定出路,高校人事管理改革理念是統領高校改革的關鍵。近幾年來,伴隨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導致一些新問題產生,從而使一些人對改革產生恐懼感,教師心理壓力增大,疲于應付,工作質量不高。因此注重高校教師工作的特性,研究高校人事管理改革中如何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如何做到以人為本將是一種趨勢或方向。 2.工作實踐中的困惑與思考 近幾年來,高校人事管理改革主要是圍繞人事分配制度展開。考核標準主要是依據量化指標。然而,教師心態卻愈來愈浮躁,尤其是青年教師。近三年我校新進教師較多,他們經常到人事處咨詢一些事關其切身利益的人事政策,有時情緒較為激動。平時工作中我們也聽到或參與處理過一些突發事件,在一年一度的院領導走訪研究生活動中,我們陪同人員也從中聽到他們的一些呼聲!另據《新華文摘》權威媒體介紹,在高學歷人員中,患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礙的人達4%。此類情況或多或少在高校存在。這樣就促使我們不得不認真思考,高校人事管理如何改革,價值取向何在?在當今以人為本,上下倡導構建和諧社會的中國,高校人事管理要向人性化管理努力。這正是本課題構思的思想基礎。 3.研究現狀的吸引 人性化管理作為現代化管理的必要組成部分,在各類管理行業中愈來愈被人們所重視。據筆者不完全統計,該課題相關研究文章不少于50余篇。國內大多數文章偏重于探討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從宏觀上探討多,微觀上論述少;結合學科建設來論述人事管理研究文章多,精耕細作地探究人性化管理的文章少;封閉式地探討高校人事人性化管理的文章多,借鑒其它相關部門以及將中外人性化管理經驗進行比較分析研究的文章少。 二、課題基本思想 1.通過本課題研究對目前高校人事改革的現狀有一清醒的認識 長期以來,高校人事管理是對教職員工的事務性管理,是對他們調進、調出、工作量化與考核、福利、勞動時間、退休等管理。這種管理離開了對教職員工個體的研究,表現出官僚主義、輕視創新意識、忽視個性引導等弊端,從而造成校園內氣氛相對沉悶,不利于廣大員工積極性的發揮和提高。寬松的環境是實現嚴格要求的重要條件,一個氣氛壓抑,人際關系緊張的校園,只能是明嚴暗松,表嚴實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