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制定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計劃的探索
未知
摘 要:制定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計劃,應根據地方酒店業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的知識、素質和能力的要求,確定專業培養目標,確定專業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確定課程結構。 關鍵詞:高職教育;酒店管理;教學計劃 一、教學計劃制定的原則 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在培養目標上仍比較模糊,自覺不自覺地把高職教育引向普通本科教育的“壓縮餅干”方向。表現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中,課程設置基本照搬本科院校的名稱,教材選用也與本科院校大同小異,實驗實訓也體現不出高職教育突出技術應用能力和技能培養的特色。造成這種現象的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高職院校未遵循高職教育專業教學計劃修訂的基本原則。 筆者認為,高職教育專業教學計劃修訂時應遵循如下基本原則: (一)要以專業為背景,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扎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和獨立工作能力,具有較好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良好的綜合素質,適應性強,能受社會歡迎的高級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基于上述培養目標,高職院校在修訂專業教學計劃時應對本專業所面向的職業崗位群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調查,明確自己培養的人才所應具備的知識、素質和能力,以主動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要以素質為根本,以能力培養為主線 高職教育以能力培養為本位。能力的培養、技能的訓練是高職教學的核心,它有助于提高學生崗位適應能力,有助于人才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高職院校在制定教學計劃過程中,既要貫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又要打破“學科本位”思想的束縛,樹立“能力本位”的指導理想,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此體現高職的“職業性”特點。 (三)要突出實用性和針對性,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在教學計劃修訂過程中,要把握好基礎課教學與專業課教學的比例。基礎課以適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課教學要體現針對性、應用性和實用性原則,加強實踐環節,突出專業技術訓練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保證實踐教學時數不低于總教學時數的40%。 (四)要優化課程結構,建立“平臺+模快”的課程體系 在設置課程體系過程中,高職院校應淡化專業意識,按學生應具有的知識、素質和能力結構作為課程整合和重組的原則,以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創新能力、自學能力、實踐能力為目標,構建以崗位能力培養、職業素質提高為教學主線的動態的“平臺+模快”課程體系。 二、教學計劃制定方法 根據酒店管理學科應用性強的特點,我們認為,制定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計劃宜采用擴展法。擴展方法主要適用于學科知識結構為擴展結構,核心基礎知識比較穩定且比較小,而其他知識具有發散性特點且多由核心知識通過擴展而形成的學科,如應用文科、農學、生物學、藝術等學科。因為,這些學科人們只要弄清楚它的最核心的知識后,根據不同的學科思想、觀點和方法,就可能發展不同的學科方向和流派。因此,在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時,在保證核心基礎課程的前提下,可以大量涵蓋其他課程供學生自由選擇。 三、教學計劃制定過程 (一)確定專業培養目標 專業培養目標的確定必須建立在嚴肅、認真、廣泛的社會調查的基礎之上,其著眼點主要是行業生產經營的具體狀況及發展趨勢和職業崗位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借鑒CBE方法,進一步做好職業崗位所需知識、技能及行為規范的分析與分解。根據社會調查,我們將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確定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酒店管理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具有英語應用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掌握現代酒店管理與服務所需的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具有較高的職業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能勝任大中型酒店前廳、客房、餐飲等第一線崗位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二)確定專業知識、能力、素質結構 結合行業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現狀,我們確定了專業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具體如下: 1.政治思想基本要求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懂得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基本原理,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和良好的品質。 2.基本知識、能力、素質要求 具有本專業大專層次學歷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工作技能,具有本專業所要求的英語應用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具有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素質,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職業轉換的能力、文化修養以及健康的身體素質。 3.專業知識、素質和能力要求 (1)專業知識要求。掌握與本專業相關的酒店管理學、心理學、營銷學、公共關系學、政策法規、英語等方面的理論知識。 (2)專業素質要求。具備現代酒店管理與服務所需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團隊理念與合作意識,具備現代社會所需的人文、心理與身體素質。
教學計劃中的課程體系結構體現了課程間的排序和關系,是課程內部各種科目和各種活動符合培養目標、合乎教學規律的組織形式。一般地講,課程體系結構主要有階段式、縱條式、交替式和自由式幾種。各種課程體系結構各有其優缺點,過分強調某種體系結構對高職教學改革是不利的,應該允許其多樣化。課程體系結構的關鍵是課程方案的設計原則,它要體現高職教育的特點,又要針對專業培養目標,符合教學規律、認知規律和知識內容間的邏輯關系。基于此,我們采用擴展法,先確定專業主干課,再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 專業主干課方面:確定現代酒店管理學為主干課。 “平臺+模塊”方面:“平臺”體現在基礎課設置上,“模塊”體現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其中,基礎課設置有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體育、鄧小平理論、大學語文、法律基礎,專業課程則根據專業能力要求,設置相應的專業課程模塊(見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