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關于自我管理指導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預后的作用

吳金鳳

【摘要】 目的:探討實施自我管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選擇2007年5月~2009年5月在本科住院的腦卒中偏癱患者24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各12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指導,干預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針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綜合防治的自我管理指導,比較干預后2組患者1年內并發癥發生率和住院時間、活自理質量。結果:對照組與干預組對比,患者出院1年內并發癥發生率較高(P<0.05),住院時間較長,差別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細致、有計劃、系統的自我管理指導有助于提高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改善其疾病控制能力和生活質量。

【關鍵詞】腦卒中;預后;自我管理

腦卒中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其病死率和致殘率均很高,與心臟病、惡性腫瘤構成多數國家的三大致死疾病。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腦卒中的死亡率已顯著降低,致殘率仍高達80%[1]。存活的中風患者遺留不同程度的肢體殘疾,增強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自理質量和自我保健意識,是醫務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本科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自我管理進行了指導,現報告如下。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選擇2007年5月~2009年5月在神經內科住院的腦卒中偏癱患者240例,全部病例經CT和MRI確診為首次發病者,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診斷標準[2],男124例,女116例,年齡在38~79歲,平均年齡59歲,將病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120例,2組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情、血壓分類、住院時間、肢體癱瘓程度等差別無顯著性意義(P<0.01),具有可比性。以上患者均未接受系統的自我管理指導。

1.2方法:2組患者均接受腦卒中單元治療,對照組按常規做護理指導,包括飲食、用藥、定期門診復查隨診等常規指導。干預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針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綜合防治的自我管理指導。住院期間,對患者及家屬給予細致、有計劃、系統的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指導。出院后發放醫院自制的自我管理教育卡,記錄有科室電話,自我監測血壓,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康復知識等內容。于出院后1周、1個月、3個月、6個月,通過電話和家庭訪問繼續對患者進行相關指導,以使其更好地結合家庭環境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指導內容如下:

1.2.1心理康復指導 腦卒中偏癱患者均存在震驚、否認、憂郁、焦慮或悲觀失望,憤怒等不同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為對疾病轉歸喪失信心及來自家庭、社會的壓力所致。焦慮和抑郁不但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影響疾病的治療,加重患者的病情。積極樂觀情緒能使患者應激能力提高,有利于疾病的康復。指導患者自我調節與控制情緒,對疾病康復充滿信心,還應充分調動患者家庭等社會支持系統,以滿足物質和情感需求。護士及家屬多與患者溝通,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讓其感到大家的關心愛護[4]。腦卒中偏癱患者長期活動不便,社會交往減少,其社會支持的機會也大大下降。社會支持不僅可提供經濟和物質支持,直接改善個體生存質量,還可幫助個體緩解壓力,減少個體對生活事件產生的焦慮,抑郁等不良的心理反應。

1.2.2功能康復指導 院外康復訓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病人家庭康復訓練是關系病人日后生活質量高低的重要環節,自我護理是提高訓練效果的措施,也是防止依賴心理,體現自我價值的方法,主要根據腦卒中偏癱患者功能恢復的特點,循序漸進的實施康復治療。

1.2.2.1肢體康復鍛煉 定時進行體位變換和保持良好的肢體位置,加強關節的被動運動: ①Q2h翻身拍背②預防可能出現的上肢屈肌痙攣模式和下肢伸肌痙攣模式,采用對抗痙攣的體位,保持肢體關節功能位。患側上肢處于伸展位,將整個上肢放于一個枕頭上,防止肩內收;下肢為屈曲位,防止髖內外旋。③患側肢體全方位按摩以及關節的被動活動防止關節攣縮,按摩采用從遠端至近端或從近端至遠端,兩種手法交替進行;注意各關節的活動度,早期依次活動各個關節,活動順序從肢體近端關節到遠端關節,先活動大關節,后活動小關節,先活動健側,后活動患側,動作要輕柔緩慢,逐步增加運動幅度,每日2次,每次每個關節3~5遍,以不引起關節疼痛為宜。

1.2.2.2坐、站平衡訓練和步行訓練:患者取坐位,訓練從有依靠到無依靠坐位練習,從靜態支撐坐在表面堅硬的椅子上,到讓病人向各個方向盡力伸手或移動物品,最后能對抗一定阻力而保持平衡。一旦病人能獨立保持坐位達到30分以上,即可離床訓練。訓練站立的感覺,從有依托到無依托站立,逐步過渡到獨立站立,從雙腿負重到患腿支撐站立等。病人站立平衡后,即可利用手杖、平行杠進行訓練,鼓勵病人利用支具緩慢步行,每天1~2次,每次30~60min為宜,訓練過程中如出現頭暈、頭痛應立即停止訓練。

1.2.2.3語言功能鍛煉可與病人及家屬共同制定康復訓練方案。口語的訓練從提高聽力開始,如準備一些圖片,說出單詞名稱,讓病人指出相應的圖片。隨著病人的認知能力的提高,可適當增加圖片量,這樣通過反復刺激可激發大腦語言功能代償,使病人做出反應;然后,從單音字訓練開始逐漸向簡單句子過渡,可促進口唇肌肉運動和聲門的閉鎖功能恢復,逐漸恢復日常用語的表達能力。

1.2.2.4吞咽功能鍛煉通過反復做吞咽動作,刺激誘發吞咽反射,逐漸增加協調功能,可防止發生墜積性肺炎。進食時先從少量開始,囑咐病人反復吞咽數次,可鍛煉吞咽功能。然后根據病人功能恢復情況,逐漸增加進食量。訓練中要注意調整食物的量與性狀,從少到多,從流食、半流食到軟食,漸進性增加,可避免發生嗆咳,促進吞咽功能的逐步恢復。

1.2.2.5日常生活活動訓練對于肢體功能較差又難以恢復的病人,我們通過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來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褲時,指導病人先穿患側,再穿健側;清洗時,指導病人充分利用身邊的條件來完成,如清洗健側手臂時,將洗臉巾固定在洗手池邊緣,健側手臂和手就在上面擦洗;擰干毛巾時,將毛巾繞在水龍頭上,用健手擰干等,運動盡量做到省力。這些動作的完成,病人要付出很大努力,但每一步的成功,能使病人看到希望,增強主動加強康復訓練的信心。

1.2.3飲食指導 合理飲食,平衡膳食,控制總熱量的攝入。以低鹽、低動物脂肪、高維生素及纖維素的飲食為主。飲酒量以不超過25ml/D為宜,禁飲烈性酒。合理膳食的堅持需要家庭成員的監督、支持與參與。

1.2.4用藥指導 讓患者了解遵醫合理用藥的重要性,充分認識不遵醫用藥的后果和危害,增加患者的用藥自覺性,指導患者按時、按量、按療程、堅持長期合理用藥。讓患者和家屬了解藥物的毒副作用,學會處理毒副作用的應急方法,提高用藥的依從性。指導患者及家屬學會正確的測量血壓,以便正確服藥和防止并發癥發生。介紹一些中風前兆,如有頭痛、半側面部麻木、手指不靈活、走路不穩情況時,要及時到醫院明確診斷,可有利于預防和防止病情的發展。介紹促進肢體血液循環的一些方法,如健腦梳頭法 ,可防止腦卒中復發。

2結果

2組患者1年內并發癥的發生率與平均住院天數比較,相差有顯著意義,結果見附表1

3討論

腦卒中后的康復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5],病程長,療效差,病人多伴有偏癱、語言障礙等終身殘疾[6],因長期受疾病折磨,使日常活動受到限制,影響生理功能和軀體功能正常發揮。同時出院后由于缺乏正確的指導及訓練,會很快出現一些程度不同的廢用綜合癥[7]。 腦卒中偏癱患者的防治不僅取決于合理的治療方案,相關的護理措施亦非常重要,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措施的掌握主要是患者和家屬,要求患者必須具備必備的防治知識和自我管理能力。系統而科學地進行健康教育可促進患者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對減少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果表明,干預組經過細致、有計劃、系統的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指導,有效地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縮短了住院時間,2組預后有顯著性差異,提示自我管理指導有利于患者健康行為的維持和促進,有利于長期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行為并改善其疾病控制能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繆鴻石,朱鏞連.腦卒中的康復評定和治療[M].第1版.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13

[2]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7,17:312~315

[3]江萍.護理門診老年人生活方式的干預[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1):67~68

[4]李善玲,趙冬梅.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現代護理,2004,10(6):524

[5]繆鴻石.神經損傷后功能恢復的理論.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1999,1(1):1

[6]郭紅,伊順寧,鄔巧玲,等.北京市210例腦血管疾患老人的家庭護理需求.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0):757

[7]李善玲.腦卒中患者家庭康復護理干預效果評價.現代護理,2003,9(2):9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