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
孫莎莎
【摘 要】出于提升學生在校期間的職業技能鍛煉以及畢業之后在人才市場就業的實際需要,旅游管理的職業教育模式必須要以用人單位技能要求作為目標來安排。所以,我們需要構建起一個具有開放的、引入外部教學資源的、校企結合的教學模式,從理論環節一直到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都要全面的開展改革與健全。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旅游管理;教學 一、當前我們高等職業院校旅游管理教學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難以適應今后的市場競爭。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素養的養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短時間之內根本無法看見任何的成效,而我們現有的教學模式的弊病較多,特別是許多學生在參加工作之后,其對待工作的態度不端正,對于工作的應變能力以及適應能力均明顯不足,假若在事業上遭受了些許不如意就會讓自己感到強烈的挫折感,甚至于失去自信。實際上,具備有一定素養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其首先就需要培養自己所具有職業道德以及心理素質。我們也可以這樣認為,一個旅游企業是否能夠順利的發展壯大決定于這個企業的員工是否具有責任意識,對于工作是否認真負責,是否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都是至關重要的環節。(2)師資力量的結構存有明顯的缺陷,教學水平難以提升。依照有關的統計資料,在現今旅游管理專業的師資隊伍中那些具有行業從業經歷的教職人員僅占一成。許多的教師并沒有經過本系統的專業培訓,而且不少教師原先所學的專業也不是旅游,實際的情況是教師自己邊教邊學。目前我們國家發展旅游業的時間較短,理論的沉淀極為有限,高等職業院校所采用的教學手段與教學理念都是陳舊不堪,這樣所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勝任實際的工作需要,與用人單位所需要的人才目標相距甚遠。(3)學生基本操作與訓練的時間嚴重不足。旅游管理專業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學科,是需要學生親自去實踐感受,對于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要求較高。所以,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就必不可少,而且在時間上要得到有效的保障。可是因為我們國家的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非常緊張,難以滿足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的要求,只能是停留在書本上,也就是紙上談兵而已,學生的實際能力無法得到應有的鍛煉,對于學生今后在工作中的長遠發展也極為不利,在面對實際問題的時候,難以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處理好,無法適應工作的要求。 二、課程的設置上存在有明顯的不合理,課時之間的比例需要重新分配 許多的高職院校在旅游管理這個專業的課程設置上片面的要求科目多,而沒有考慮到這個專業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從某個角度而言,旅游管理專業確實像是一個多個專業的組合體,沒有自己一定的特征。此外,在課時的安排上難以理清哪個是重點,而且有一些院校還存在著依據本校現有教學力量來明確所開設的科目。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片面的依照自己的設想來開展教學活動,所制定的教學目標未能全面考量,教學的實際成效也就難以達到目標,學生的實際能力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 三、改變現有旅游管理專業教育模式的途徑 (1)強化養成教育,全滿提升學生所具有的職業能力與素養。我們需要破除以往片面的依賴課堂的教學來建立起學生所具有的良好職業素養,可以采用多種的教學方式方法來打造好學生對于職業的認識以及對于未來所從事職業的尊重與認同,這樣學生的職業意識以及其所具備的職業素養就會逐漸的建立起來。旅游管理專業可以通過與旅行社以及酒店進行聯系,開設一些實用性強的科目。通過改變落后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2)多層次多角度的強化師資力量。高職院校可以為教師進行在職學習提供良好的保證,支持教師參加各種培訓活動,同時在經濟上給予強有力的支持與扶助。讓本專業的教師可以隨時跟進本專業最新的發展動向與潮流,可以為本專業提供最新的資訊,這樣就可以讓本專業的教學質量得到全面的保障。而且,學校可以考慮去主動的聘請那些具備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員來作為兼職的教師,讓他們通過報告會等各種形式來現身說法的為學生傳授一些實際工作的體會與自己的經驗和感悟,這對于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少走彎路是具有現實意義。(1)作為校方而言,需要積極主動的去利用所有的資源去與用人單位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學生有對口的地方來進行實習,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接觸到實際工作的機會,學生可以順利的完成從學生到工作人員的過渡。(2)學校也可以通過在本校內部建立起實訓基地,開展模擬教學活動。這樣所創設出來的情境,可以讓學生有著身臨其境之感,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融入到教學活動當中。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是迫在眉睫,改革不但切合了未來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同時也是我們拋棄陳舊的教學理念良機。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目標需要將學生專業素養的建立放到最為重要的位置上。立足實際,著重考慮學校的專業發展情況、教師隊伍建設、學生的接受能力等綜合因素,在此基礎上才能逐漸推動旅游管理專業教改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