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力資源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的研討
汪強
摘要:旅游人力資源是旅游企業競爭成敗的決定因素,旅游人力資源市場信息不對稱的現狀是導致旅游企業旅游專業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本文通過揭示旅游人力資源市場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后果,旨在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旅游人力資源市場信息不對稱的措施。
關鍵詞:信息不對稱 旅游 人力資源
隨著旅游經濟的發展,旅游高校和高校中的旅游管理專業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這本應該能夠為旅游企業提供大量的專業人才,并且在一段時間內旅游人才將“供不應求”的問題還是相關政府部門急切擔憂的問題。然而,旅游人力資源市場卻奇跡般的出現了“用工荒”的實際現狀。旅游企業找不到導游和服務人員而旅游高校和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不就業于旅游行業,這兩者形成了鮮明的矛盾,而這一矛盾與旅游人力資源市場信息不對稱有很大的關系。解決這一問題,對旅游行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信息不對稱和旅游人力資源市場信息不對稱
1.信息不對稱
美國經濟學家喬治.阿克爾洛夫(George A.Akerlof)、邁克爾.斯賓塞(A.Michael Spence)、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是信息不對稱的主要研究人。他們運用信息理論對市場交易行為進行多年分析研究后提出了信息不對稱理論。該理論被認為是現代信息經濟學的核心理論,其主要內容是指在日常的經濟活動中,由于某些參與人員擁有另外一些參與人員不擁有的信息,并在由此造成的不對稱信息下進行的交易關系和契約安排。比如在進行商品交易時,賣著對自己所出售的商品的各種信息非常了解,但是買者不會了解的那么清楚,這樣賣者就處于信息優勢,買者處于信息劣勢,兩者信息不對稱。大量的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信息不對稱會增加交易雙方的成本,降低管理效率,導致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2.旅游人力資源市場信息不對稱
一些學者認為,旅游信息不對稱是指旅游市場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所擁有的信息數量不等,旅游企業往往比旅游者擁有更多的信息。這是從旅游經濟的角度提出的。
從旅游管理的角度來講,旅游人力資源市場信息不對稱是指在旅游人力資源市場上,旅游高校與旅游企業之間供求信息不對稱、旅游高校與旅游學生之間的教學信息不對稱、旅游高校畢業生與旅游企業之間的需求信息不對稱。
二、旅游人力資源市場信息不對稱的表現及導致的問題
1.旅游學校與旅游企業供求信息不對稱
旅游學校是培養旅游專業人才的場所,它的主要目標是教予學生關于旅游方面的課程知識,用理論武裝學生;旅游院校的旅游老師,大多是以畢業院校為跳板直接進入旅游院校教學的,缺乏實踐經驗;學校的非經濟性導致其與企業的脫節。正是由于這種教育的性質和師資力量的缺點導致旅游院校大多處于“閉門教學”的狀況。旅游又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和行業,旅游市場是瞬息萬變的,旅游院校與旅游企業或者說是旅游市場的脫節,導致其培養的旅游學生不能適應企業或市場的需求,從而旅游人才流失嚴重。
旅游企業是追逐盈利的主體,它們是根據“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有價值的員工”的原則進行員工引入。目前很多旅游企業還未意識到旅游專業人力資源的重要性,它們自認為旅游人力資源市場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于是它們不愿意增加額外成本與旅游院校聯合,不主動去搜尋人才,了解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最終導致“用工荒”及競爭力的低下。
2.旅游高校與旅游學生之間的教學信息不對稱
首先,目前的旅游高校和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開設了很多關于旅游業的課程,例如旅行社管理、旅游酒店管理、酒店餐飲管理、旅游政策法規等,這些課程的開設可以讓學生在進入實踐前從理論上最大程度的了解旅游行業,可以形成旅游學生對其他非專業學生的就業優勢,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幾乎所有的旅游高校都忽視了學生的就業心理教育。
旅游行業與其他行業的最大不同點就在于它對實踐的要求非常高,可以說沒有實踐就沒有資格談旅游。這一特點也對就業人員提出了很高的實踐要求,即要求就業人員必須從最底層做起,在旅行社就業就要從最辛苦的導游干起,在酒店工作就要從最臟、最累的餐廳服務員或者客房打掃員工做起。這就產生了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問題,由于大學生是受到了專業高等教育的,他們的就業期望值往往比較高,讓他們一畢業就從事一些在社會上認為是低層人干的工作,他們的心理上受不了,于是導致了他們的轉行。這種對學生就業心理教育的忽視導致的人才流失問題不僅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也是對學生人生職業發展的責任缺失。
其次,雖然現在旅游院校和旅游管理專業都要求學生必須進行校外實習,并將校外實習作為畢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實際上學生校外實習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學校將學生分批、分組送入已經聯系好的旅游企業(基本上都是酒店)去實習;另一種是學校讓學生自己去找實習單位。這兩種方式都有一定的弊端:第一種方式未考慮學生的就業興趣,強制性的將一些不愿意去酒店實習的學生分派到酒店中實習;第二種方式下,會出現有些學生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得到一些旅游企業的實習憑證而實際上并未參與實習的情況或者因實習過程中缺少管理人導致學生的人身和財產受到侵害的情況,即學校撒手不管的方式導致對學生的監督和保護的缺失。
3.旅游高校學生與旅游企業之間的需求信息不對稱
由于經過系統的專業知識的學習且畢業于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總是以驕傲的姿態去應聘,并對自己的未來有很高的期望值。他們希望在旅游企業中能夠得到重視,得到各方面的鍛煉,企業能夠給他們發揮特長的機會,最終能夠得到提升。
旅游企業需要的是工作在一線和基層的員工,由于旅游專業畢業的學生,有充足的理論知識,經過培訓后能夠很快并很好的掌握自己工作崗位的業務,而多數旅游企業嚴重缺乏“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觀念意識,對畢業學生的期望值很低,所以企業沒有針對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學生一直被打入“冷宮”。久而久之,學生的工作激情被打磨,工作信心消失,不得不跳槽或退出旅游行業。
三、旅游人力資源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的解決對策
旅游人力資源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嚴重影響旅游行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解決這一問題,不僅需要旅游院校、旅游院校學生自身、旅游企業自身的努力,也更需要相關政府部門的介入。
1.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旅游院校應該積極的去與旅游企業接觸,努力將比較好的旅游企業作為學生及老師校外實踐、得到鍛煉的場所。以福建省為例,做的比較好的院校是黎明職業大學,該院校的辦學宗旨就是“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說明該院校已經意識到實踐對于旅游專業的重要性。在由福建華僑大學召開的旅游系統人力資源研討會中,黎明職業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相關負責人提出了建立和旅游企業全方位的長期的合作關系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第一,企業提供給老師實踐的機會,提高老師的實踐教學能力。第二,企業將人才需求信息提供給學校,由學校組織學生去企業實習,并建立規范的校外實習模式。第三,學校聘任合作企業中的管理者為學校的指導老師,提高實踐教學的氛圍,促進雙方信息的全面交流。第四,學校根據自己的專業優勢,給企業員工進行理論培訓,協助企業制定培訓員工的評價指標。
旅游企業應該樹立“企業競爭就是人才競爭”的理念,接納旅游高校校外實習學生或主動去旅游高校搜尋適合自己企業的專業人才。通過與旅游院校的長期合作、深度融合,旅游企業不僅可以省去對外大費周章的招聘員工的費用,也可以減少培訓員工的時間成本、資源成本和金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