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環境下的餐飲服務供應鏈研究
佚名
()摘要:餐飲業與電子商務都是服務經濟的,本文探尋兩者共性,首先構建了餐飲服務供應鏈供求關系模型,其次通過對網上購物、網上支付用戶數據的統計,提出互聯網環境下餐飲服務供應鏈產生的必然性,最后歸納總結了互聯網環境下餐飲服務供應鏈的特征。
1.前言
餐飲業是大的小行業。大就大在民以食為天,是人們生活的必需行業,小就小在它遍及大街小巷,就餐方式多樣,經營機制靈活,價位豐儉由人,個性化特點體現得非常充分。
信息是推動服務過程變革的技術。電子商務技術在傳統的餐飲行業中的運用,對餐飲企業具有變革性的作用。首先,電子商務中供應鏈技術的運用可以大大降低餐飲企業的采購成本。其次,電子商務中網絡營銷的實施可以為餐飲企業提供廣闊的顧客渠道。第三,物流技術的運用可以為餐飲企業拓展銷售的模式。
2.餐飲服務供應鏈的供應關系
在餐飲服務供應鏈中,存在著兩種供求關系,一是餐飲服務提供商與餐飲企業之間,供方是餐飲服務提供商,購方是餐飲企業;二是餐飲企業與就餐客戶之間,供方是餐飲企業,購方是就餐客戶。餐飲企業本身不生產雞、魚、蛋、肉,卻能讓客戶吃好喝好。餐飲服務供應鏈的核心在于整合所有資源,共同創造客戶價值。如圖1所示。
3.互聯網環境下餐飲服務供應鏈的產生
互聯網的普及與發展為餐飲業帶來了新的契機,國家已經明確指出,要用科學技術手段加速我國餐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電子商務是通過互聯網完成的商務交易,交易的內容可分為商品交易和服務交易。交易是指貨幣和商品的易位,要有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支持,更要有能力流的支持[1]。餐飲服務供應鏈要實現的不僅是商品交易,更是服務交易。
《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顯示,在各類網絡使用率及排名統計中,網絡購物和網絡支付在電子商務交易類用戶排名中均在前兩位,且比前一年有所增長。
(1)網絡購物
金融危機客觀上促進了網絡購物的發展。從供應端看,很多企業受到沖擊,網絡作為便捷的營銷平臺,成為企業擺脫困境的捷徑,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應用趨向常態化,網絡零售業務日常化,市場主體日益強大。2009年企業進駐C2C或自建B2C平臺的數量增加迅速,增加了網絡購物市場的商品供應量,2010年上半年,B2C模式主流化發展,網絡購物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和安全保障,購物網站加快自建物流或合作提供物流的步伐,積極主動夯實線下服務基礎。
(2)網上支付
目前,我國網絡支付的使用率為30.5%,用戶規模達12810萬,是用戶增速最快的網絡應用。網上支付快速增長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網絡購物增長迅速,拉動網上支付快速增長;二是網上支付領域的迅速擴大,已有越來越多的支付企業開通網上支付水電煤等費用的服務;三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間資金流通趨向于通過網上支付的方式進行,網上支付在B2B、B2C、C2C領域全面開花。報告中的數據還表明,我國網上消費的人群已趨于普及化,網民的網絡使用深度正在增加。
綜上所述,網上購物、網上支付等用戶的增長和普及,電子商務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優勢,以及在其它行業中的成功運用,都證明在餐飲業中注入電子商務的模式是完全可行而且必須的,兩者的結合將會實現1+1>2的服務功效。
4.互聯網環境下餐飲服務供應鏈的特征
餐飲業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互聯網是科技含量高的新興技術,把新興技術注入到古老行業中,能讓餐飲企業在同行的激烈競爭中贏得先機,占領市場。餐飲服務供應鏈在互聯網這個載體的帶動下,顯現出的特征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擴大市場,便于決策。
網絡是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擁有網絡渠道的餐飲企業不僅可以讓就餐客戶隨時隨地獲得服務,直觀地了解餐飲企業的情況,還便利了餐飲服務提供商主動上門洽談合作業務,擴大了市場,提高了服務提供商和顧客的決策效率。
(2)降低采購成本,改善上游供應鏈。
有了網絡,餐飲企業在挑選原料和半成品時大大增加了選擇余地,提高了原料的質量。餐飲服務提供商之間的競爭,讓原料和半成品的來源直接,免去了采購層層代理,減少甚至杜絕了餐飲采購環節中的“吃回扣”現象,大大降低了采購成本。
(3)了解顧客,調整決策。
通過網絡,網站上的顧客留言板、調查問卷和聊天室等調研工具,餐飲企業可以很方便地了解顧客的欲望、需求和消費心理,還可以加快顧客信息反饋的速度,及時調整企業經營決策。
(4)增強顧客的自主參與感,滿足個性化需要。
網絡渠道是通過顧客擁有的終端設備餐飲企業才能向顧客提供服務的,是一種自助服務,顧客可以不限時間、地點地自主選擇,增強了自由參與感,顧客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進行柔性定制,自由組合自由搭配,滿足個性化需要。
(5)加強宣傳,改善促銷。
在網上做廣告,可以通過網民的點擊率及時了解廣告的傳播效果,通過圖片、文字生動直觀的讓網民了解本企業的特色。
(6)了解競爭對手,提高行業競爭力。
餐飲企業可以通過網絡更多、更快地捕捉同行的信息和由此制定更有效的營銷對策。同時,餐飲企業也可以通過網絡與競爭對手進行信息交流與合作。
(7)便捷下游供應鏈,提高利潤。
通過網上預訂、購買、支付餐飲產品,節省了顧客的時間,也減少了餐飲企業提供服務的成本,同時網絡營銷必然伴隨“無店鋪”餐飲業態或上門送餐業務的發展。“無店鋪”業態的最大優勢是可以大大節省店鋪的房地產租金,大大提高了餐飲企業的利潤。
(8)業務協同,直觀管理。
建立、完善餐飲企業的信息管理,通過平臺餐飲企業可以快速的實現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全方位管理和監控。同時,可以把餐飲服務供應鏈上下游的供應商、客戶等進行全面的業務協同管理,從而實現高效的資金周轉,顯著提升企業的生產力和運營效率。
5.小結
電子商務是一種柔性化定制、個性化服務的生產方式,它與餐飲業具有經濟學意義上的同構性。特許經營、連鎖店、品牌效應、電子物流配送等都是電子商務的強項,正因為餐飲的分散,才特別適合于網絡的聚集,所以餐飲業不僅適合發展電子商務,而且有可能成為最先贏利的行業。(來源:首都交易學報 編選:免費論文下載中心)
[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 research.cnnic.cn/html/1279171593d2348.html,2010-07
[2]姚家弈.管理信息系統[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