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造業動態供應鏈信息管理技術研究
李培良
[摘 要] 結合汽車制造業動態供應鏈的模式和特點,介紹了動態供應鏈狀態信息描述方案,設計了供應鏈數據倉庫數據管理模式,介紹了基于Web方式系統功能的信息交換模式,并介紹了在汽車制造業應用。本研究盡力使信息管理技術具備可推廣性。
[關鍵詞]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SCM);動態信息;數據倉庫
1 引 言 汽車制造業涉及的上下游環節非常多,供應鏈具有代表性。供應鏈管理基本要素為規劃(Plan)?采購(Purchase)?制造(Make)?運送(Deliver)?退貨(Return)等。汽車制造業物流供應鏈的主要特點是: (1)層次性:汽車整車制造企業與零部件企業在業務關系上是有層次的,這與產品結構的層次是一致的; (2)雙向性:在汽車制造業物流供應鏈的企業中,使用某一共同資源(如原材料?半成品或產品)的實體之間既相互競爭又相互合作,最終保證供應鏈系統整體最優; (3)多級性:隨著供應?生產和銷售關系的復雜化,汽車制造業物流供應鏈的成員越來越多。如果把供應鏈網中相鄰兩個業務實體的關系看作一對“供應—購買”關系,對于汽車制造業物流供應鏈這樣的網鏈結構,這種關系應該是多級的,而且同一級涉及多個供應商和購買商。供應鏈的多級結構增加了供應鏈管理的困難,同時也為供應鏈的優化組合提供了基礎; (4)動態性:供應鏈的成員通過物流和信息流聯結起來,但是它們之間的關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汽車制造業物流供應鏈中的節點企業需要動態地進行更新。而且,供應鏈成員之間的關系也由于顧客需求的變化而經常做出適應性的調整。 鑒于汽車制造業動態供應鏈的上述特點,本文結合實際探討的主要問題是:汽車制造業動態供應鏈質量信息交換方案;數據倉庫的基本問題:數據倉庫的模型,如何進行控制,信息交換模式。 2 動態供應鏈狀態信息描述 在敏捷制造和虛擬企業的運作中,根據動態供應鏈的需求,應建立一個科學?系統?全面的企業選擇評價指標體系和綜合評價方法。 對于企業戰略選擇的評價決策,如何確定一個科學合理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是評價科學化的基礎。下面以汽車行業為例說明企業評價指標體系,通常從以下3個子系統對企業進行綜合考察:產品(A系統);經營(B系統);行業(C系統)。 根據汽車制造業物流供應鏈的這些特征,對企業信息資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工作有: (1)數據元素標準:數據元素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信息單位,是數據對象的抽象。對數據元素的標準化管理包括數據元素的定義?命名和一致性管理; (2)信息分類編碼標準:包括分類編碼對象?編碼規則和編碼表的標準化管理; (3)用戶視圖標準:主要包括企業管理的一整套單證?報表?賬冊和屏幕格式等; (4)概念數據庫標準:概念數據庫標準包括數據庫名稱?標識?主關鍵字和數據內容列表,列表項可以是數據元素,也可以是數據元素組; (5)邏輯數據庫標準:在關系數據模型中,邏輯數據庫是一組規范化的基本表。 利用面向對象的方法來設計數據倉庫,即把事實?維?擴展信息包等都看作類,把數據分析過程看作是類的操作和交互過程。以星型模型為例,一個數據倉庫多維數據模型中的對象包括主題?信息包?事實?維?維層次?維類別和度量指標等。 這些基本對象構成了數據倉庫主題樹,一個要分析的主題可以有多個擴展信息包,每個擴展信息包由一個事實?多個維和多個度量指標組成,維下面可以有多個維層次和維類別。 數據倉庫主題樹對象模型的定義如下: (1)對象模型中的維。維具有獨立性,但它們常常是多層次結構的,并且可能具有非平衡性。維中的成員具有自己的屬性,包括基本屬性和由基本屬性推導出來的導出屬性。 根據維的以上特性,建立維的對象模型定義如下: ①定義維Dimension為D,其值域為dom(D)={dm1,…,dmn},其中,dmi(i∈N)是該維的成員,并且在dom(D)中存在有自己有向非循環圖G<M=(V,E)來表示維成員之間的關系。G<M=(V,E)定義如下:V=dom(D),Edom(D)×dom(D)。對于任一(dmi,dmj)∈E,dmi<Mdm是圖G<M的一條邊。 ②定義維等級:Levels(D)={I1,…,In},n∈N,其中集合(dom(I1),…,dom(In))是dom(D)的子集。 ③定義{L是等級上的有序關系:Ii{Llj當且僅當dms∈dom(Ii)且dmt∈dom(Ij):dms{Ldmt。 ④定義維類別:Type(D)={t1,…,tn},n∈N,其中集合{dom (t1) ,…,dom(tn)}是dom(D)的子集。 ⑤定義維層次:一個維層次是一個線性有序的等級序列。Hierarchy (D)={h1,…,hm},m∈N(當m=1時,表示該維中只有一個層次結構,否則為多層次結構)。 (2)對象模型中的度量。對象模型中的度量具有依賴性,它和維共同反映多維數據對象。其中,維度具有靜態變量性質,度量具有動態變量性質。度量存在沿著所有維都是可加的?沿著部分維是可加的和沿著任何維都是不可加的3種情況。另外,度量也可分成基本度量和由這些基本度量導出的導出度量。度量的對象模型定義如下: 定義度量為Measure(m)=<CM,E>。其中CM為度量屬性;E為度量可執行的操作,如Sum?Average等操作。 (3)對象模型中的事實。在數據倉庫和聯機分析處理的應用中,事實正是人們所關心的內容。事實由多個維度和度量來共同反映。維用于反映事實的觀察角度,度量則反映事實的特征屬性。根據事實的以上特性,建立事實的對象模型定義為: 定義事實為Fact(f)=<Fname,D1,…,Dp,M1,…,Mq,E>。其中Fname表示事實名,D1,…,Dp是與該事實聯系的各個維;M1,…,Mq是與該事實聯系的各個度量,E為以上定義的事實的基本操作。 (4)對象模型中的信息包。數據倉庫及進行數據分析和查詢的聯機分析處理是建立在多維數據模型的上的。這種模型以數據信息包的形式展現多維數據,事實中滿足了一定條集合就形成了一個數據信息包。操作就是基于數據信息包的基礎上進行的。對數據信息包的常用OLAP操作有:上卷(Roll-up),下鉆(Drill-down)等,根據多維數據信息包的以上特性,建立數據信息包的對象模型定義如下: 定義信息包為Package=<Pname,D1,…,Dp,M1,…,Mq,C,E,OE>。其中Pname代表信息包名,D1,…,Dp是與信息包的條件元組,E為以上定義的立方體的基本操作,OE為立方體的OLAP操作。 3 供應鏈數據倉庫設計 供應鏈信息交換是實現和實施供應鏈信息管理系統的關鍵階段。信息共享也是供應鏈質量管理的自組織特征的體現。數據倉庫技術從本質上講,是一種信息集成技術,它從多個信息源中獲取原始數據,經過加工處理后,存儲在數據倉庫的內部數據庫中。通過向它提供訪問工具,為數據倉庫的用戶提供統一?協調和集成的信息環境,支持企業全局的決策過程和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深入綜合分析。 供應鏈數據倉庫系統包含4個組成模塊(如圖1),分別是: (1)數據模型管理模塊:用來完成數據倉庫系統數據模型的設計; (2)數據轉換模塊:用來對各個供應鏈質量管理基礎數據源的數據進行抽取?清洗?轉換,整合到數據倉庫模塊的數據結構中去; (3)數據倉庫模塊:包括輸入數據緩沖區?數據倉庫核心存儲區和數據倉庫數據管理3個數據存儲組件,用來存放面向決策支持應用的大量綜合數據并對數據倉庫進行管理; (4)數據展現模塊:將數據倉庫模塊中的數據以OLAP分析?企業信息門戶等多層次的應用方式展現給具有不同需求的最終用戶,輔助他們做出科學?合理的業務決策。 利用面向對象的方法來設計數據倉庫,即把事實?維?擴展信息包等都看作類,把數據分析過程看作是類操作和交互過程。以星型模型為例,一個數據倉庫多維數據模型中的對象包括主題?信息包?事實?維?維層次?維類別和度量指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