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淺探知識經濟時代下的會計問題
佚名
摘要: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是一種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型經濟形態。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使會計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對傳統會計理論及相關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
關鍵詞:知識經濟;會計;對策 1知識經濟的涵義 人類社會發展經歷了農業經濟、工業經濟階段,現逐步開始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過渡。在農業經濟發展階段,土地是單一的生產要素;在工業經濟發展階段,前期的生產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勞動力與資本,后期則還包括企業家的管理能力和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到了知識經濟時代,最主要的生產要素當推知識,盡管土地、勞動力、資本等仍是不可少的生產要素,但已不再像工業經濟時代那樣至關重要,而知識卻在經濟發展中占主導地位。表現在國民財富中,人力資本所占比重已大大超出二分之一,而信息產業則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2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1)對會計對象的沖擊。現行的會計模式是以企業的價值運動作為自己的對象,對財富的認識主要局限于有形財富,對獲利驅動力的認識主要局限于有形資產。在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對象的沖擊具體體現在對會計要素的沖擊。會計要素的定義應根據形勢的發展及時進行修改,以更好地服務于會計目標。例如,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知識資源和人力資源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企業的無形資產在整個資產總額中的份額將超過有形資產。因此,資產及其他會計要素的內涵將發生變化。 (2)對會計目標的沖擊。關于會計目標,理論界形成了兩個學派:一是受托責任學派,二是決策有用學派。顯然這兩個學派在會計導向及信息質量特征的側重點上是大相徑庭的;在導向上,前者是面向過去,后者是面向未來;在信息質量特征側重點上,前者強調可靠性,后者則更著重相關性。知識經濟時代,會計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是會計發展的主旋律,代表了會計發展的方向。因此,未來會計的目標將是向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同時兼顧受托責任信息。 (3)對現代成本管理的沖擊。成本管理的對象應全面化。當前,普遍認為企業的成本管理只是對企業整個再生產過程中資金耗費的,即在供應、生產、銷售三個階段中的各種成本進行的管理,而卻忽視了抽產前產品的開發和設計過程的成本管理。在知識經濟時代,我種耗費支出將上升為整個產品成本的60%~70%。因此,也應把這部分支出納入到成本管理的對象之中且作為管理的重點。成本管理應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知識經濟時代,人的因素是決定企業成本高低的關鍵,成本管理要充分挖掘人的潛力并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人力成本問題成為整個成本管理的關鍵。 (4)對資產概念的沖擊。企業的經濟資源在工業經濟時代主要指物質或財務資源,通常表現為有形資產。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資源的主要表現形式為知識資源。知識資源是由人力資源和知識兩部分構成,其中人力資源是知識的載體;知識通過人的積累、運用、創新而發揮作用,是人的創造能力的源泉和動力。把人力資源和知識納入企業資產的范圍,無疑是對會計觀念的重大挑戰,它意味著傳統的資產概念將被賦予新的含義。資產范圍的擴展,將為會計的核心問題之一——資產計價帶來新的課題。 3加強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管理工作的對策 3.1樹立全新的會計觀念 (1)樹立面向未來的時空觀念。傳統會計采用的是一種面向過去的回顧型時空觀。通過對過去業務活動的記錄和總結,對過去的業績和行為結果做出評價,并以此指導現時事務。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的時空觀要由回顧型轉向展望型。通過對現在的認知。為更好地把握未來服務。第一,要建立面向未來的會計觀念和理論體系。第二,構建一種緊跟時代面向未來的會計組織結構體系及方法體系,使會計系統與周圍環境緊密地融為一體。第三,改變以定期結算為基礎的傳統財務報告。第四。利用網絡世界的時空優勢,構建網絡會計體系,實現會計的實時動態處理、在線管理及遠程控制等。 (2)樹立創新觀念。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整個時代的靈魂。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它滲透于社會的各行各業和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創新是知識經濟中最重要的經濟活動。因此。會計領域也必須具備創新的觀念。會計創新包括結構體系創新、理論創新和方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