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簡述及預測
方軍
2008-2009全球葡萄酒市場現狀
中國,印度,俄羅斯,韓國和新加坡等新興國家葡萄酒市場保持增長,而由于2008年全球葡萄酒產量過剩以及世界經濟放緩的,2009年的全球葡萄酒市場,無論是傳統市場還是新興國家,都將面臨全線增長放緩甚至收縮。
產能:全球“瘦身計劃” 智利異軍突起
2008年全球葡萄酒總產量為2694萬千升,同比基本保持不變。
從葡萄酒產量來看(不包含葡萄汁和葡萄漿),歐盟內各傳統葡萄酒生產國葡萄酒產量開始下降,由2007年的1636萬千升降至1616萬千升。其中法國葡萄酒產量從2007年的460萬千升降至2008年的414萬千升;西班牙也減產了近19%。
新世界葡萄酒產量增長顯著。雖然阿根廷產量降至146萬千升,但智利增長的86萬千升彌補了這一下滑。另外南非葡萄酒產量增長5%,約102萬千升;澳大利亞產量增長30%,達123萬千升;新西蘭葡萄酒產量增長39%,達20萬千升。美國去年葡萄酒產量與2006年基本相等。不過,據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預測,2009年南半球國家葡萄酒產量將下降6.1%,其中下降最嚴重當屬全球第六大葡萄酒生產國澳大利亞,降幅約為11.5%。
由于葡萄酒產能過剩導致的市場供求失衡將會越來越嚴重,因此目前各國不得不進行結構改革,實施各種葡萄酒限產減產的“瘦身計劃”,如減少葡萄種植面積等。
消費:新興“勢力”逆市上升
2008年全球葡萄酒消費量為2430萬千升,同比減少20萬千升,全球人均消費量為3.5升,處于四十年來最低點。由于去年人均葡萄酒消費量連續第三年下滑,今年可能連續下滑。
在全球金融危機和全球葡萄酒產能過剩的影響下,出現市場低迷、消費收縮的現象再所難免。與2007年相比,2008年世界葡萄酒消費量減少20萬千升。全球消費量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國等歐洲傳統葡萄酒生產國的消費降低。如2008年英國葡萄酒消費量同比2007年減少了3000萬升,而法國2008年平均每個家庭消費43升葡萄酒,低于2007年的47升。
但作為新世界代表的美國葡萄酒消費量卻超過意大利的260萬千升,達到272萬千升。此外,澳大利亞、捷克共和國的葡萄酒消費量也保持上升態勢,分別為50萬千升和18萬千升,南非、智利、新西蘭的葡萄酒消費量則保持平穩。
據全球飲料權威調研機構英國卡納地亞(Canadean)近期發布報告中預測說雖然目前全球處于經濟衰退時期,2009年葡萄酒需求量仍有望增長2%,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年增長率將保持約2.6%。在2009年及未來幾年里,全球葡萄酒市場將呈現出局部不均衡、總體平衡的穩步增長態勢。當然這一勢頭很大部份要得益于中國,印度,俄羅斯,韓國和新加坡等新興國家葡萄酒消費快速增長。
銷售:經濟環境導致銷售放緩或萎縮
從1999年以來世界葡萄酒市場的平衡已經受到威脅,其后全球葡萄酒市場一直延續著生產過剩的慣性。而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2008年法國葡萄酒銷量下跌10.5%,為137萬千升,2009年一季度的出口量下跌15%,出口額驟降近30%;而據意大利葡萄酒聯合會(UIV)數據顯示意大利葡萄酒出口量下降了7%,降至178萬千升;截止到今年前兩個月智利葡萄酒出口量8300萬升,同比下降18%。而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下滑11%,不足70萬千升,截止今年2月底澳洲葡萄酒出口額下跌15%,出口量下滑5%。
無疑,如果全球葡萄酒消費并不能保持同步增長,那么市場供求失衡將會越來越嚴重,直接將影響到葡萄酒銷售狀況。如今,不論法國、美國還是其它國家的酒廠都面臨著困境。過去六至九個月里,多數地區的葡萄酒銷量均顯著下降,英美市場境遇尤其糟糕。美國進口商為了減少庫存,不再大批量進口葡萄酒。葡萄酒減價銷售的情況比比皆是,有些商家甚至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出售。截至目前,多個國家消費者的都開始轉向低價品牌,更多時候在家消費。
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目前發展現狀
如今,世界的焦點在中國。置身于國際化的競爭環境中,中國酒業市場也真正成為全球化競爭的市場。作為當前葡萄酒消費量增長最強勁的市場之一和亞洲葡萄酒市場最主要消費國,中國有著極具光明的“未來”。對于外資葡萄酒生產商和經銷商來說:“不在中國,就在去中國的路上。”
進口葡萄酒早已吹響中國“集結號”。法國酒、意大利酒、美國酒、澳洲酒、西班牙酒……來自各國的葡萄酒在中國各地貨架上爭奇斗艷,這些新舊世界的葡萄酒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的追隨者。熱鬧的還有數字權威和行業媒體,更是“甚囂塵上”:增長、增長、還是增長……全球主要產酒國都將加快步伐,逐鹿中原。而中國作為是世界上葡萄酒消費增長最快的市場。
當2008年全國瓶裝酒進口葡萄酒總額達到了創紀錄的2.64億美元,與2007年相比增長了43.48%。據IWSR預測,中國在2012年將成為世界第七大葡萄酒市場,消費量將達到12億瓶。從2008至2012年,中國的葡萄酒消費量將增長36%,而在2009年就將超過十億瓶消費大關。預計在未來五年內,進口葡萄酒將占到中國葡萄酒市場份額的30%。
用數據說話——中國進口葡萄酒相關數據比較(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2006年—2008年中國主要葡萄酒進口國進口數據比較(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2006年—2008年 葡萄酒(非起泡類 小于2升) 中國進口總量
排名 國家 2006年/升2007年/升 2008年/升 08/07(同比增長%)
1 法國 6887283 15517251 22945458 47.87
2 澳大利亞 4582301 8783927 11628067 32.38
3 意大利 1845664 5113181 5053292 -1.17
4 智利 1243847 2646432 4206324 58.94
5 美國 1658827 2358539 3867322 63.97
6 西班牙 1797090 3399425 3140280 -7.62
7 阿根廷 244966 972202 1527657 57.13
8 德國 621366 1127856 1415592 25.51
9 南非 311597 643950 977344 51.77
10 羅馬尼亞 56499 156617 873420 457.68
2006年—2008年 葡萄酒 中國進口總量
排名 國家 2006年/升 2007年/升 2008年/升 08/07(同比增長%)
1 智利 30710252 71661871 47979990 -33.05
2 阿根廷 6592646 1464008 25170466 1,619.28
3 西班牙 28895663 9745732 10792181 10.74
4 法國 3075066 4708784 5413331 14.96
5 意大利 7500284 2275203 5016995 120.51
6 美國 1853501 3022873 4530009 49.86
7 南非 120508 530020 3127877 490.14
8 澳大利亞 15565176 11380103 3055297 -73.15
9 烏拉圭 0 48000 192030 300.06
10 葡萄牙 28380 157355 174650 10.99
2006年—2008年 起泡酒 中國進口總量
排名 國家 2006年/升 2007年/升 2008年/升 08/07(同比增長%)
1 法國 505722 679433 861071 26.73
2 意大利 145454 226452 288061 27.21
3 西班牙 45783 81959 188019 129.41
4 澳大利亞 58229 76892 121552 58.08
5 德國 46459 96278 80499 -16.39
6 美國 26500 23752 26768 12.7
7 阿根廷 90 297 20251 6,718.52
8 俄羅斯 0 900 18610 1,967.78
9 比利時 0 0 15465 0
10 智利 18679 3294 14205 331.24
從2008年與2007年同比來看,法國、意大利、美國、澳大利亞、智利這“五虎將”,仍保持著快速的增長勢頭。進口量平均增幅在15%以上。而意大利“葡萄酒”在經過07年進口低潮后,2008年打了個翻身仗。與此同時,阿根廷、南非作為新世界新軍開始發力。新世界國家葡萄酒市場形勢好于歐洲,主要在于產品性價比較高。
………………………………………………………………………………………………………
2007年-2009年(1月—4月)中國主要葡萄酒進口國進口數據比較(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2007年—-2009年(1月—4月) 葡萄酒(非起泡類 小于2升) 中國進口總量
排名 國家 2007年/升 2008年/升 2009年/升 09/08(同比增長%)
1 法國 4211771 6940849 9545273 37.52
2 澳大利亞 2787553 3621414 4679783 29.23
3 美國 601754 1332485 2653368 99.13
4 意大利 1350707 1649944 1932458 17.12
5 智利 681384 1239892 1670090 34.7
6 西班牙 822246 1211166 1239684 2.35
7 阿根廷 231452 367065 441167 20.19
8 南非 194974 336829 415274 23.29
9 德國 265980 492403 384694 -21.87
10 葡萄牙 248480 230438 257225 11.62
———————————————————————————————————————
2009年1月—4月 葡萄酒 中國進口總量
排名 國家 2007年/升 2008年/升 2009年/升 09/08(同比增長%)
1 智利 31808418 31827932 10251112 -67.79
2 澳大利亞 9067384 240691 4026841 1,573.03
3 阿根廷 144000 5485522 1706997 -68.88
4 美國 1028112 1269665 1483874 16.87
5 西班牙 5073713 3779303 634269 -83.22
6 南非 196180 222648 577778 159.5
7 法國 2223951 1367491 508588 -62.81
8 葡萄牙 40789 65680 95420 45.28
9 匈牙利 23958 0 48000 0
10 摩爾多瓦 0 0 48000 0
——————————————————————————————————————
2009年1月—4月 起泡酒 中國進口總量
排名 國家 2007年/升 2008年/升 2009年/升 09/08(同比增長%)
1 意大利 87645 81708 158487 93.97
2 法國 218263 244151 154960 -36.53
3 澳大利亞 22438 23889 26321 10.18
4 西班牙 32176 57406 25817 -55.03
5 德國 16514 4380 24365 456.28
6 美國 4095 4549 23466 415.85
7 巴西 0 0 15939 0
8 俄羅斯 0 8316 9504 14.29
9 比利時 0 0 9462 0
10 南非 450 947 6822 620.38
由此可見,2009年1月—4月,中國葡萄酒的進口市場依然是由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美國、智利、阿根廷、德國、西班牙這幾個世界主要葡萄酒生產國分割。從同比增幅來看,南非、美國、澳大利亞進口量增長較為突出,“新世界”國家正以較有優勢的性價比產品逐步挑戰“舊世界”產國在華地位。
再參照新舊世界兩個對華主要葡萄酒產國發布的官方數據:2008年,法國葡萄酒對中國市場出口與同期相比增長了4.3%,達2.57億歐元。而自2003年以來進口額已經猛增超過8倍,中國也居法國葡萄酒與烈酒第11大進口國。2008年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同比增長了26%,中國已成為澳大利亞葡萄酒亞洲最大的出口市場,同時澳大利亞也牢牢占據了中國第二大葡萄酒供應國的地位。
依據上述數據比較圖可以看出:從2006年至2009年4月,十大葡萄酒生產國出口至中國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尤其2008年表現突出,與07年同比增長27%。2009年1-4月與08年同比略為收縮。
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優劣分析
暴利結束,理性回歸
近年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家政策的扶持,進口關稅大幅下調,國民收入和購買力不斷提高。而且在金融危機后,中國并沒有因其過度放緩經濟的增長,在今后仍會保持7-8%穩定增長。隨著國外市場持續低迷,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各主要葡萄酒產國的“避風港”,成為其全球的戰略布局重要組成部份。從近期一直持續不斷的各國商務機構、葡萄酒組織來華熱潮可見一斑。
其外比較突出的數據則是中國的葡萄酒過低的人均消費量。面對全球葡萄酒目前近2700萬千升的年產量,而目前中國葡萄酒總產量不超過70萬千升。雖然現在中國葡萄酒人均年消費量僅0.4升,但這也意味著中國有著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市場空間和基礎。
由于國內葡萄酒市場的快速增長整個酒行業乃至社會消費的亮點。專業人士對進口葡萄酒的關注度明顯高于國產葡萄酒。面對進口葡萄酒進入門檻低,利潤及品質優勢及成本的不斷降低,似乎相對于其他酒種而言擁有更為廣闊的“錢景”。而伴隨著市場發展和進口商們的運作。在一些主流城市中,無論是餐飲、商超、便利店、專賣店還是夜場,都可以看見進口葡萄酒的身影。雖然在餐飲和商超這樣的重點渠道,進口葡萄酒還無法與國產葡萄酒抗衡,但能進入并陳列就已經足夠,這是戰略上的準備,隨著進口葡萄酒文化的逐漸深入,消費氛圍一旦形成,將可能快速掌握渠道的主攻權。
同時與前十年相比,當初信息不對稱的進口葡萄酒暴利時代已結束。精明的消費者會發現,無論是在賣場、專賣店,甚至是路邊便利店,100元以下的進口葡萄酒已經比比皆是;100-200元區間的已經成為各大酒商爭奪的主流區間;高端與奢侈品級基本被進口酒把持。可以說,市場上一些國產葡萄酒的主流價位,進口葡萄酒都已基本覆蓋。而且文化需求的多元化,葡萄酒認識提升和消費愈理性,市場在競爭中逐步規范,中國消費者能夠更容易接觸并接受,來自各國更具性價比的豐富葡萄酒產品。
市場資源過分透支
我國葡萄酒市場目前的規模還非常小,2008年國內葡萄酒消費量僅占整個酒飲行業約為1.5%,而人均消費量也僅為世界和亞洲發達國家人均水平的5.6%和33%,無不顯示出這個新興的消費市場還并不夠成熟。所謂“革命尚未成功,大家多需要努力”。
雖然19世紀末,中國就出現了首家葡萄酒生產企業,但真正現代意義的葡萄酒概念、消費和產品的引入不過近20多年。即使今天當葡萄酒已經成為一種現代生活的時尚潮流之時,大部分國人對它的理解程度和鑒賞能力仍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大多數中國消費者沒有能力和習慣長期消費葡萄酒,又對葡萄酒文化缺乏了解的情況下,自然很難成為長期穩定的葡萄酒忠實消費群體。國內的葡萄酒市場還沒有真正的培育成熟和認同,虛化起來的繁榮,只是看上去很美。
鑒于葡萄酒行業的“誘惑”,不少的業內外的人士、資金紛紛涌入進口葡萄酒的“淘金潮”中,全國各地雨后春筍般扎堆涌現的大小代理商(進口/經銷)。無數的各類酒經銷商們都開始把重心在向進口葡萄酒傾斜。近兩年進口葡萄酒數量的增長,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代理商數量爆發性的增加導致葡萄酒在渠道上的囤積,雖然一定程度上豐富和造就了消費者的購買增長,但在比較浮躁的局面下,過多的催生了這個行業非理性的增長的泡沫。
面對進入門檻越來越低(看似很低)、產品結構與營銷模式同質化現象開始嚴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隨著整個葡萄酒行業的“繁榮”,葡萄酒經營的銷售模式也面對激烈的驚蜇遭遇挑戰,發展也面臨瓶頸。相信很多進口商都感覺到了競爭壓力,在渠道和網絡,甚至消費群方面已經嚴重重疊。
好象目前不少盲目“進入者”因為資金和預期壓力,都在低價拋貨;而為降低運營成本,幾乎大家都在市場上找價格更低的進口葡萄酒,這些都促使得進口葡萄酒的市場價格不斷探底,陷入艱難境地。
同時“價格之亂、品牌之亂”成為行業發展的最大隱患。中國的葡萄酒在中國的持續普及和推廣工作一直在被一些進口葡萄酒國家、酒商和國內的代理商們“耕耘”著。但當貼著五花八門標簽的進口葡萄酒充斥泛濫得讓消費者無從下手之時;當市場競爭演繹到原始低級的價格戰,仿冒擦邊的“劣酒飲料”大行其道之時。過分被透支的市場資源必然會給盲目的進入者以教訓。例如,3月成都糖酒會期間,某“卡斯特”100元/箱;而現在經銷商很容易拿到28元/支左右的AOC級別法國酒,并很輕松在國內灌裝各國散裝葡萄酒,成本低至12元/支左右。
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2009年預測
■ 銷售左右走——向上走,品牌為王;向下走,價格為強。目前中國消費者主要看兩大因素:品牌與價格。2009年進口葡萄酒銷售也有兩大主題:一是低價,二是“傾銷”;目前最好賣的進口酒有兩種:一是低價酒,好走量,逐漸進入國產酒渠道;二是名莊酒,有知名度有利潤空間(因為渠道復雜,存在豐厚的利潤空間)。不過因為酒價“透明”,又缺乏大規模市場推廣的利潤空間和相關市場支持,所以市場上進口葡萄酒“超級大品牌”很難出現。
■ 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性價比將唱主角。連擁有諸多世界名莊的法國,也連續三年在華不遺余力的推廣“隨時隨意波爾多”,向中國消費者推介100款在華零售價為100-350元之間的波爾多葡萄酒。而名莊酒一般是指向性消費,商務消費居多。隨著越來越多性價比更高的進口葡萄酒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市場,進口葡萄酒與國產葡萄酒價格已經是“短兵相接”。相對國外的葡萄酒市場,國內市場消費層次偏低,可以預測零售價從30元至60元的中低端市場空間,未來將是進口葡萄酒增長空間最大的一塊。
■ 目前最有利的合作趨勢:鼓勵本地灌裝——目前在全國各地,自行購進生產線、在國內灌裝進口葡萄酒的現象也日益增多,已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從包裝、人力、運輸等多方面節省成本考慮,相比于原瓶進口,灌裝的進口葡萄酒在嚴格保證產品質量的情況下,價格更具優勢。其實國產主要葡萄酒企業大量進口原酒灌裝早已不是什么新聞。
紅葡萄酒占主導地位,但選擇品種差異化開始出現,這是消費逐漸成熟的表現。目前市場的極大豐富化使得消費者有了更多的“舌頭體驗”,除了紅葡萄酒中傳統的卡本納(赤霞珠)與梅洛(美樂),現在西拉、黑比諾、歌海納、桑切維斯開始被更多人接受和喜歡。而白葡萄酒、桃紅酒、起泡酒等品種都有增補性增長,更多作為人們日常餐酒選擇。
■ 伴隨競爭加速,市場將洗牌。保持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最基本要求是:專業、專業、還是專業。如今市場上好的葡萄酒是隨處可見,能讓品牌脫穎而出的,已絕不僅僅是葡萄酒的質量了。那么所經營的企業必須能夠提供更大的服務價值,有清晰的質量聲譽和美譽度。所以尋求進口葡萄酒銷售模式的創新與突破仍是一個最基礎和核心的要求。目前大多進口葡萄酒經營模式都是通過分銷到零售終端(如專賣店/餐飲/超市/夜場)等傳統渠道接觸消費者。當然也有一些進口商選擇越過這些傳統渠道,采取所謂的“直接營銷”模式等(如網上商城)。不過越開越多,體現專業性的葡萄酒專賣店正沖擊著大賣場渠道、甚至大型餐飲店。但是每個經營者的背景與掌控資源的不同,很難去照搬所謂他人的已“成功模式”。
■ 其實,葡萄酒行業未來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將是經濟持續增長下消費人群的增加和人均消費量的增長。眾多業內人士看好國內葡萄酒市場,也是基于國內一直增長的經濟速度和消費升級態勢。但仍要說明的是,中國市場依然是一個潛在性市場,而不是一個現實的市場。2009年中國葡萄酒行業在經過一段經濟繁榮和過度擴張之后,將在環球經濟情況和國內消費理性回歸的前提下,平穩地回落到適度的增長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