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電子商務推動企業出口研究
周陳平
[摘要] 隨著Internet 網被引進商貿活動,電子信息技術在企業商貿活動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嶄新的商務運作模式,將給人類帶來一次史無前例的產業革命。
[關鍵詞] 電子商務 國際貿易 外貿企業
一、國內外貿企業利用電子商務現狀
根據CNNIC的第十九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我國的上網用戶總人數為13700萬人,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3.4%,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結果62萬上網用戶人數的221倍;上網計算機總數達到5940萬臺,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0.0%,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結果29.9萬臺的198.7倍;網絡國際出口帶寬總量達到256696M,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長88.6%,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結果25.408M的10103倍(參見圖)。從世界互聯網發展狀況來看,中國互聯網滲透率為9.4%,高于同等其他發展中國家,如印度的互聯網滲透率,相比高出了一倍。
圖2002年~2006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
二、外貿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從中國互聯網內部發展來看,尤其是城鄉之間,互聯網發展差異有增大的趨勢。尤其,在我國的外貿領域電子商務的開展仍不夠成熟。據商務部《2004~2005中國電子商務報告》,我國雖然有61.2%的外貿企業通過Email和EDI的方式與業務企業進行業務信息的交換,56.4%的貿易企業已經可以通過Internet進行產品宣傳和市場營銷,但是在國際結算、國際貨運、通關、檢疫等環節的電子商務實施仍處于初級階段。
1.企業電子商務開展的層次較低
擁有電腦的外貿企業,利用自己的網站或在專業網絡平臺建立企業主頁的比較少,而對產、供、銷、人、財、物等重要資源實現電子化、網絡化管理的企業比例就更低了,這也直接決定了出口企業開展電子商務處于較低的層次。
2.企業外部聯網的程度很高,但應用領域非常局限
從對外貿易企業的電腦聯網情況看,大多數公司已連接了外部網絡,其中少部分連接了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或者是連接了系統專用網,其余的基本上連接國際互聯網。很多企業都是單機與互聯網連接,彼此之間不能資源共享。
3.初期投入成本高
電子商務的投入成本基本上包括:網絡建設軟、硬件成本、企業管理者的學習成本、相關員工的培訓成本以及網絡維護成本,網絡資源被竊取的成本風險、知識產權和隱私權被侵犯的風險成本、誠信風險成本等等。
4.重建設,輕管理,管理散亂
有些企業建立起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后,缺乏科學的應用;或者因為對企業現狀分析不夠,一步到位地購買了大量昂貴的軟硬件設施,卻未能有效利用甚至根本使用不上,要保證信息化體系的有效運轉,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技術與管理人才。 5.中小企業技術裝備差,產品的科技含量低
從我國中小企業的產品結構和產業狀況來看,除少數高技術企業外,目前中小企業主要以生產初級產品和粗加工產品為主,所涉及的產業主要是加工業、制造業及服裝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這樣的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一般科技含量少、附加值低,隨著世界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急劇變化,將在國際市場上越來越缺乏競爭力。
三、企業開展國際電子商務的必要性
首先,電子商務是世界貿易的通行證,逐漸地取代了傳統的貿易方式和手段。
其次,通過信息化,企業可以降低成本,減少庫存,提高運作效率。
再次,通過信息化,實現企業內部網連接,每個人的工作信息都通過內部網共享,這樣既可以防范風險,又可以提高信息資源互通,大大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
四、企業如何開展國際電子商務
首先,企業應該提高思想意識,認識到利用電子商務走出去勢在必行,只有跟隨國際潮流才有可能獲得平等的貿易機會,才能在國際市場上占領一席之地。
其次,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1,通過自己的網站或專業服務于外貿公司的門戶網站及時發布和更新產品信息和獲取國內外信息;2,建立起EDI,通過網絡傳輸大批量的文件,實現無紙化貿易;3,實現電子資金轉賬和交易過程的全自動化。
再次,積極參與銀行、海關、保險、運輸公司、檢驗檢疫部門等的信息一體化建設。
最后,還要積極使用電子數據交換EDI貿易方式。
[1]趙風云: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企業中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展.商場現代化,2006年
[2]劉繼萍:我國外貿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戰略探討.中國經貿,2004年
[3]劉穎:我國外貿企業電子商務建設勢在必行.黑龍江對外經貿,2006年
[4]楊兆:電子商務再造國際貿易.硅谷動力,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