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安全意義
孫瑞華
內容摘要:全面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是維護產業安全的戰略舉措。針對WTO后過渡期我國產業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本文從深化體制改革、突出科技創新、加快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加大行業重組、培育企業核心能力以及主動運用WTO貿易規則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等方面就如何全面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提出一些對策。
關鍵詞:產業競爭力 產業安全 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是以新的發展觀做好維護產業安全工作的戰略舉措,這關系到我國能否處理好外貿發展速度與結構、質量與效益的關系,實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關系到我國能否成功應對加入WTO后過渡期的復雜形勢,從根本上解決當前貿易摩擦和各種貿易壁壘的影響。由于影響產業國際競爭力和產業安全的因素十分復雜,因此,提升產業競爭力以維護我國產業安全的基本對策思路應當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有利于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的國際因素,充分調動一切有利于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的國內因素,主動適應國際貿易形勢和國際市場要求,積極發揮產業政策的作用,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基點,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產業結構優化和產品結構升級為基本路徑,同時積極運用我國作為世貿組織成員的各項權利,依法維護國內產業的合法權益。 充分認識國際貿易形勢對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的新要求 盡管我國是貿易大國,但產業國際競爭力總體不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從近幾年《世界競爭力報告》中我國的排名遠不及印度,就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現實狀況。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我國產品出口市場過分集中,美國、歐盟、日本三大經濟體和中國香港占近70%;另一方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及高附加值的出口產品比重很低,在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知識、人才競爭激烈的形勢下,我們應當有憂患意識,看到我國一些產業確實存在著生存和發展的危機。 當前的國際貿易形勢對我國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的加快,國家保護國內產業的形式也越來越多,不再局限于使用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等貿易救濟措施。特別是發達國家以知識產權保護、技術標準等非貿易壁壘為武器,加大了保護國內市場的力度。由于我國出口商品大多為勞動密集型產品,技術水平相對不高,受環保因素影響較大,國外對我國實施的這些技術性貿易壁壘,使我國出口的化工產品、機電產品、農產品、紡織品、建筑材料等都已經或即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面對越來越多的各種各樣的貿易壁壘,我國產業應當充分認識到產業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絕不能因為當前出口貿易的高速增長而失去正確判斷,必須從根本上采取切實措施提高產業整體競爭優勢。 深化體制改革,突出科技創新 經濟體制對產業競爭力的培養具有重要影響,在不同的經濟體制下,產業經濟活動的決策主體、信息傳遞方式、動力機制、調節方式也有所不同。當前我國經濟處于從傳統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轉軌中,市場秩序比較混亂,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主義造成產業分散,市場分割的現象比較普遍,新舊兩種體制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要素資源的合理配置,影響了產業競爭力的提升。要提高我國的產業競爭力,促進產業發展,必須突破影響產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積極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轉變政府配置資源的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培育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制度環境。 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是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技術創新是產業競爭力的制高點,是產業發展的源泉和取得長期競爭優勢的基本保證。國內外經驗表明,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對一個國家和地區產業經濟的安全和繁榮起著關鍵性作用。目前我國產業技術水平不高,大多還處于產業鏈低端,附加值不高。隨著我國經濟逐步融入國際化,技術創新在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特別是要形成產業持續的競爭力,保持持續增長的空間,就必須在技術創新上有新的作為,即把產業發展的基點放在技術創新特別是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以至擁有核心技術的基礎之上。因此,必須制定和實施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設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把產業競爭力的優勢定位在高科技含量上。 當前,我國的各類產業,無論是成熟產業還是新興產業都面臨著技術進步的艱巨任務。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業能力,要建立企業技術創新動力機制,強化競爭力發展主體意識;優化技術創新的發展環境,積極培植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產業競爭力總體水平提高;加速科研、教育體制改革,強化技術創新的發展基礎;增加技術創新經費投入和技術創新人員數量,以提高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重視觀念、體制和經營戰略上的創新,鼓勵創造和創新,并通過建立國家創新體系等措施來增強創新能力。 加快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 目前我國產業結構的主要問題是高度化總體偏低,極大地制約了我國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以及加快產品升級換代,是提高我國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從整體來看,一國不可能在所有產業都具有國際比較優勢,更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都具有競爭優勢。目前,我們應立足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國際比較優勢,加快這些產業的設備更新與技術進步,盡快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的質量與附加值,實現勞動密集型產業與產品的升級,進而形成強大的國際競爭優勢。但是,僅僅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難以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更難以在國際競爭中實現較高的附加價值。所以,要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同時,引導出口企業進行產品創新,優化產品結構,采用國際標準生產,加快產品升級換代,最終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