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鎮靜術在老年高血壓患者頸叢麻醉術中的應用
湯艷輝
【關鍵詞】 老年高血壓
頸叢阻滯麻醉對血流動力學有一定影響,加大老年高血壓患者術中風險。我們采用丙泊酚鎮靜術(PS)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頸部手術患者20例,年齡均大于65歲,有高血壓病史,其中男8例,女12例,隨機分為PS組和對照組,每組10例。
1.2 麻醉方法
術前30分鐘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鈉100mg,入室后開放靜脈,面罩吸氧,監測平均動脈壓、心率、心電圖、脈博血氧飽和度。麻醉采用1%利多卡因加0.3%羅哌卡因混合液行深淺頸叢阻滯,麻醉后PS組丙泊酚加入輸注泵靜脈輸注,根據血壓調整輸注速率。對照組未用鎮靜藥。術中血壓超過基礎值20%者使用降壓藥。
1.3 觀察指標
患者鎮靜效果根據Ramsay標準分級:Ⅰ級,患者煩燥不安;Ⅱ級,安靜合作,定向準確;Ⅲ級,僅對大聲命令有反應;Ⅳ級,入睡,對眉間輕彈反應迅速;Ⅴ級,入睡,對眉間輕彈反應遲鈍;Ⅵ級,入睡沒有反應。患者術中合作分數:1分,不合作;2分,稍合作,需固定四肢;3分,稍合作,但多語;4分,合作良好;5分,完全合作。滿意度:1分,非常不舒服;2分,比較舒服;3分,非常舒服。同時觀察患者平均動脈壓、心率、心電圖、脈博血氧飽和度,觀察時間為麻醉前基礎值、術中30min、術畢。
1.4 統計分析
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對比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內比較用t檢驗,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根據Ramsay標準,Ⅱ~Ⅳ級PS組9例,占90%;對照組僅4例,占40%,組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患者合作分數PS組(4.7±0.3)分,對照組(3.6±0.2)分,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滿意度評分,PS組(2.8±0.2)分,對照組(2.3±0.2)分,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PS組僅1例(10%)使用降壓藥,而對照組9例(90%)使用降壓藥。
PS組血流動力學平穩,降壓效果明顯,見表1。表1 兩組MAP、HR和SPO2變化(略)注:與基礎值比,* P<0.05; 與PS組比,** P<0.05。
3 討論
老年患者由于其衰老而發生的全身性退變及重要器官貯備功能的明顯降低,于麻醉-手術期間較年青患者易發生重要功能的失代償狀態,增加其危險性。據統計,老年人中50%~60%患有心血管疾病,尤其患有高血壓病老年患者,其心臟貯備功能明顯不足,易發生心功能不全[1]。
頸叢阻滯麻醉對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大,術中的應激反應對血流動力學也產生影響。丙泊酚具有鎮靜、降壓作用,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術中有利。本研究觀察到PS組患者血壓、心率控制較理想,Ramsay評分較滿意,PS組的滿意度高,合作分數良好,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丙泊酚具有良好的鎮靜作用,對循環抑制輕微,較少引起心律失常,代謝迅速完全[2]。老年人對藥物代謝緩慢,術中根據血壓變化調整丙泊酚輸注速率,可較好發揮丙泊酚起效迅速消除快,蘇醒徹底的優勢[3]。本試驗術中、術畢未見深度鎮靜,均于術畢較快蘇醒。丙泊酚對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患者入室后面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術中未見呼吸抑制而引起的缺氧表現。 綜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壓患者頸叢麻醉手術中采用丙泊酚鎮靜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劉俊杰,趙俊,主編.現代麻醉學.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852~861 . 2 杭燕南.麻醉手術期心律失常及處理.中華麻醉學雜志,1998,18(4):509 . 3 耿先行,宋琳琳,許幸,等.異丙酚復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麻醉比較.中華麻醉學雜志,2004,24(1):1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