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靜脈麻醉在小兒扁桃體摘除術中的應用
黃宏剛
【關鍵詞】 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 靜脈 麻醉 小兒扁桃體摘除術
小兒扁桃體摘除術中由于患者年齡小,手術創(chuàng)傷大,操作需在口腔內進行,術后要求盡快清醒,給麻醉處理帶來一定困難。近年來,我們將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靜脈麻醉用于小兒扁桃體摘除術,麻醉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擬行扁桃體摘除術患兒50例,ASAⅠ~Ⅱ級,男28例,女22例,年齡2~10歲,體重10~32kg,隨機分為芬太尼組和瑞芬太尼兩組,每組25例。
1.2 麻醉方法
術前30min肌注杜冷丁1mg/kg,異丙嗪0.5mg/kg,阿托品0.01mg/kg,開放靜脈后,面罩吸氧。瑞芬太尼組緩慢靜注0.1mg/kg咪唑安定、0.10mg/kg萬可松、1.5mg/kg丙泊酚、1μg/kg瑞芬太尼,經口明視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呼吸頻率14~20次/min,潮氣量10~15ml/kg,吸、呼比為1∶2,調整通氣參數使保持在3.5~4.5kPa。以微量泵輸注瑞芬太尼(0.05~0.20)μg·kg-1·min-1、丙泊酚(0.25~0.50)μg·kg-1·min-1,根據BP、HR調整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輸注速率,手術結束前5min停止輸注。 芬太尼組以靜注咪唑安定、萬可松、丙泊酚,3~4μg/kg芬太尼麻醉誘導、插管,持續(xù)輸注0.25~0.5μg·kg-1·min-1丙泊酚,間斷注射芬太尼麻醉。術中輸入適量的平衡鹽液?;純鹤灾骱粑謴?、神智清醒后拔管,術后經鼻導管吸氧1~2L/min。
1.3 觀察指標
常規(guī)監(jiān)測ECG、HR、BP和SpO2、PETCO2。記錄麻醉恢復過程中出現吞咽反射時間、呼之睜眼時間和拔除氣管導管時間。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兩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PS軟件包,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病例麻醉效果滿意,手術順利,術中無吞咽,氣管內無誤吸血液和分泌物。HR、BP、ECG、PETCO2、SpO2均正常,均未發(fā)生手術及麻醉并發(fā)癥。兩組在手術結束后吞咽恢復時間、睜眼時間、拔除氣管導管時間具體情況見表1,顯示瑞芬太尼組清醒時間明顯短于芬太尼組(P<0.05)。表1 麻醉恢復情況的比較與芬太尼組比較,P<0.05
3 討 論
小兒扁桃體摘除術多在全麻下進行,麻醉應滿足下列要求:①由于手術操作在口腔內進行,手術直接刺激敏感的咽喉部,要求足夠的麻醉深度以使下頜松弛,咽部活動受到抑制并清除各種不良反射;②手術時間短,術后要求盡快清醒;③扁桃體血運豐富,分泌物多,需注重防止誤吸;④需防止氣管導管受壓或脫出氣管,保持氣道通暢,保持充分供氧。
丙泊酚作為新型速效靜脈麻醉藥,具有起效迅速、體內消除快、恢復迅速完全的特點,目前廣泛的應用于麻醉誘導和維持。瑞芬太尼是純粹的μ受體激動藥,起效快,可迅速達峰效應,持續(xù)時間短,大劑量應用也不會延長作用時間,有文獻報道,全靜脈麻醉時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具有協(xié)同作用,合用時可降低各自藥物用量。我們將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靜脈麻醉用于小兒扁桃體摘除術,以丙泊酚、短效非去極化肌松藥和小量瑞芬太尼誘導插管,避免了深麻醉引起的術后恢復延長;術中主要以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維持麻醉,鎮(zhèn)痛鎮(zhèn)靜效果可靠,足以消除各種不良反射,而且輸注停止后血藥濃度下降速度兩者相當,停藥后迅速在體內消除,無呼吸抑制及蘇醒延遲,吞咽恢復時間、呼之睜眼時間和拔除氣管導管時間均明顯短于芬太尼組。
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靜脈麻醉應用于小兒扁桃體摘除手術,麻醉管理中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刮除增殖體致鼻咽腔水腫,插管前、術后可給予激素以預防呼吸道梗阻;②為避免手術操作對咽喉部黏膜激惹和血性分泌物吞咽所致的惡心嘔吐,可在手術結束前預防性應用抗嘔吐類藥物;③藥物清除快速,術中不宜過早停藥,術后應盡早使用鎮(zhèn)痛藥或鎮(zhèn)痛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