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婁山山脈珍稀瀕危野生藥用植物資源調查研究
佚名
作者:林茂祥,劉正宇,韓鳳 申杰,任明波
【摘要】 通過調查研究,大婁山山脈的珍稀瀕危野生藥用植物共53科80屬99種,以南川、道真和武隆縣分布最多,分別為99種、58種和44種。文章分別對各植物的保護級別、效用、分布海拔、生境及地理分布作了介紹,對整個山脈的珍稀藥用植物資源進行了評價,并提出了一些保護建議。
【關鍵詞】 藥用植物資源; 珍稀瀕危; 大婁山
Abstract: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53 families, 80 genera and 99 species of rare and endangered wild medicinal plants were found in Daloushan Mountains. It showed that the resources in the counties of Nanchuan (99 species), Daozhen (58 species) & Wulong (44 species) were more than others. The grade of protection, utility, elev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every plant were also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 evaluation of the resources was given, and some protective suggestion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Rare and endangered; Daloushan Mountains
大婁山山脈,主體位于貴州北部,北端延伸至重慶西南部,地跨重慶的武隆、南川、萬盛、綦江、江津和貴州的道真、正安、桐梓、習水、赤水、仁懷、遵義、綏陽、務川、鳳岡等縣(市、區),是貴州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界山。山脈走向東北-西南,長約300 km,海拔一般1 500~2 000 m,山勢北陡南緩,最高峰為重慶南川的金佛山風吹頂海拔2251 m。由于處在亞熱帶濕潤氣候區,長期受太平洋濕潤季風氣候的影響,生物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因而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為此該山脈上先后共建立了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8個地區(省、市、縣)自然保護區。在多年來對該區域內的幾個自然保護區的植物資源調查和標本采集,和從2004年起對整個大婁山山脈藥用植物資源調查的基礎上,對該區域內的珍稀瀕危野生藥用植物進行了研究。
1調查研究對象及方法
調查對象為《中國植物紅皮書(第1、第2批)》[1,2],1997年國家林業部、農業部擬定的《中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1999-08-04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第一批)》[3],以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名錄》[4]中在該山脈有分布的野生藥用植物。采用調查訪問、野外實地考察與室內標本鑒定、資料整理相結合的方法,對該區域內的珍稀瀕危藥用植物的生境、海拔及分布區域進行了調查統計。
2 大婁山珍稀瀕危野生藥用植物種類及分布
2.1 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藥用植物國家近年公布的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中絕大多數的種類可以入藥,其中大婁山有分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用)植物天麻、黃連、杜仲、厚樸、黃柏(川黃檗)、朱砂蓮、八角蓮、金蕎麥、紅豆杉、盾葉薯蕷、絞股藍、五味子等,都是我國著名的中藥材。經研究統計,大婁山共有野生藥用植物 4 000 余種,其中屬《中國植物紅皮書》第1批的有45種(包括一級3種、二級18 種、三級24 種),第2批的考察種27種;1997年《中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有40種(包括一級8種、二級32種)。1999年《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第1批有41種(包括一級7種、二級34種)。經不重復統計,該山脈共有野生珍稀瀕危藥用植物99種[5~7],隸屬于53科80屬。具體種類及分布詳見表1。從表1中可見,大婁山山脈的野生珍稀瀕危藥用植物主要分布在該山脈北部的地區,其中分布最多的是南川99種,其余依次為:道真58種,武隆44種,綦江34種,江津34種,萬盛33種,正安33種,綏陽32種,習水25種,赤水24種,桐梓24種,仁懷11種,遵義11種,務川11種,鳳岡11種。
2.2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的原植物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88年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名錄,大婁山山脈有分布的藥用植物為16種,占全國47種的34%,隸屬于11科12屬。16種藥用植物中2級有5種,占31%;3級有11種,占69%。其中黃連、川黃柏、天門冬等為我國主產區之一。表明該區域的藥用植物有重大的保護價值和使用價值。分布最多的是南川15種,其余依次為:武隆13種,萬盛11種,正安10種,綦江10種,道真9種,江津9種,綏陽8種,桐梓8種,遵義7種,赤水6種,仁懷6種,習水6種,務川6種,鳳岡5種。見表2。
3 大婁山珍稀瀕危野生藥用植物評價
3.1物種極為豐富大婁山山脈分布的珍稀瀕危野生藥用植物物種極為豐富。其中珍稀瀕危植物(《中國植物紅皮書》第1,2批)72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997,1999)81種。在99種珍稀瀕危野生藥用植物中,蕨類植物7科8屬10種,裸子植物5科9屬11種,種子植物41科63屬78種。
3.2分布相對集中大婁山山脈生長的珍稀瀕危野生藥用植物主要分布于貴州與重慶交界的金佛山(南川)、大沙河(道真)、白馬山(武隆)等保護區內,海拔700~2 000 m的常綠闊葉林中。而且有不少的種類,如銀杉、黃杉、篦子三尖杉、朱砂蓮、胡豆蓮等在當地呈片狀分布,并形成一定數量的居群。這不但為上述珍稀植物自然繁衍創造了有利條件,還為加強物種保護提供了方便。
3.3特點非常突出大婁山山脈分布的珍稀瀕危野生藥用植物除物種極為豐富外,還具有植物類型起源古老,分布類型及區系成分復雜,僅分布于西南或我國的特有屬多,保護價值及潛在經濟價值高等顯著特點。孑遺植物有:金毛狗、桫欏、單葉貫眾、銀杉、黃杉、水杉、篦子三尖杉、紅豆杉、南方紅豆杉、櫸樹、鵝掌楸、厚樸、凹葉厚樸、峨眉含笑、水青樹、杜仲、珙桐、光葉珙桐、香果樹等37種。這表明大婁山是我國研究植物起源、區系分布和喀斯特地區常綠闊葉林植物居群成分組成及物種進化演變的極佳地點。
4大婁山珍稀瀕危野生藥用植物保護建議
4.1 加強宣傳教育力度進行生態意識、保護意識教育,使廣大的人民群眾認識到保護的重要性,并逐漸在其日常生活中形成保護當地生態環境、保護珍稀瀕危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自覺性。
4.2 加大處罰力度以《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森林法》《自然保護區管理法》《動植物保護法》等為依據,嚴厲打擊相關犯罪行為,加強貿易管制,控制資源開發,防止資源被進一步破壞。
4.3 加大相關研究及資金的投入應用植物遺傳學、生態學、分子生物學等手段,研究珍稀瀕危野生藥用植物的瀕危原因及機制,并根據不同物種的現狀,制定不同的保護措施。同時積極開展對重要保護物種的生態、生物學研究、人工繁殖、栽培技術研究。表1 大婁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藥用)名錄及分布 種名《中國植物紅皮書》表2 大婁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的原植物種類及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