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藥聯合封閉療法治療帶狀皰疹43例臨床效果觀察
陸莉
【摘要】 目的 觀察中西藥聯合封閉療法治療帶狀皰疹的效果。方法 對43例帶狀皰疹患者采用板藍根注射液、利多卡因、病毒唑、維生素B1針劑混合后局部封閉治療,觀察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治愈40例,治愈率93%,顯效2例,好轉1例,總有效率100%。結論 中西藥聯合封閉療法治療帶狀皰疹有較好療效。
【關鍵詞】 中西藥聯合 ; 封閉療法 ;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一種神經和皮膚同時受累的皮膚病,多在春秋季發病,常見于成年人及老年人。該病病程長,治愈難度大,特別老年患者,預后較差[1]。筆者自2007年以來采用中西藥聯合封閉療法治療帶狀皰疹90例,療效顯著,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43例患者均系本院住院和門診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齡38~69歲;病程5~30d;皰疹部位在胸背部20例,腰腹部13例,四肢7例,頭部3例。
1.2 臨床表現 皮膚簇集性水皰,排列成帶狀,沿周圍神經分布,有明顯的沿一側周圍神經疼痛,呈針刺樣、刀割樣或燒灼樣,伴或不伴瘙癢,部份皰疹并潰破。
1.3 治療方法 主要以板藍根注射液、利多卡因、病毒唑、維生素B1等藥物按容積比例分別為2ml∶2ml∶1ml∶1ml,混合后沿皰丘疹周邊進行封閉;對面積范圍較大者第二日可以根據情況再次進行封閉。同時,根據情況適當輔予鎮痛,補充維生素等治療,對潰破可能合并感染的輔予口服或靜脈滴注抗生素藥物治療。
2 治療與結果
2.1 療效標準[2] 治愈:癥狀、體征消失,皮膚感覺無異常;顯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仍有輕微疼痛,皮膚散在結痂;好轉:癥狀明顯減輕,體征大部份消失,仍有局部疼痛,少量皰疹分布;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
2.2 治療結果 治愈40例,治愈率93%,顯效2例,好轉1例,總有效率100%。治愈時間最短5天,最長30天,平均10天。
2.3 典型病例 某男,41歲,因頭面部皰疹7天收入他科,給予靜脈滴注抗生素、維生素、激素及外用藥膏等藥物治療兩天,病情仍繼續惡化;筆者會診,查見患者右側頭皮及上眼瞼周圍皮膚大量皰疹(以矢狀面為界),并已大部份潰破,創面上覆蓋藥膏,右顴面部紅腫明顯;即給予生理鹽水清洗創面,消毒后按上述方法施予封閉治療,同時靜脈滴注抗生素預防感染;第二日,大部分皰疹已開始萎縮消退,顏面腫脹減輕,無明顯新的皰丘疹出現,對少數未消退的再次進行封閉;第三日,全部皰疹明顯消退萎縮,續靜滴抗生素。第四日,部分皰疹開始結痂,無新皰丘疹出現,紅腫明顯消退。患者疼痛感明顯減輕,堅持帶藥出院。7天后門診隨訪,大部分痂皮已經脫落,無新的丘疹出現,部分遺留永久性皮損,時感神經痛;后門診隨訪一次,述天氣變化偶感短陣疼痛。
3 討 論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由于缺乏有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一般全病程大約需要2~4周,病毒嗜皮膚和神經的特性導致皮膚潰破和神經性疼痛,往往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帶狀皰疹目前仍是難治的頑癥之一。
本治療方法主要通過局部治療既減少全身用藥引起的副作用,又可以有效的阻斷疼痛傳導路徑,阻止疼痛的惡性循環,顯著提高止痛效果,減輕或消除疼痛。并且能有效抑制局部炎癥反應,加速潰破皮膚的修復進程,縮短治療時間,特別是在早期治療能明顯的減小創面、減輕疼痛、縮短病程,并且減少或減輕后遺癥的發生;另一方面節減了昂貴的抗病毒治療費用,減少了醫療資源的消耗。本方法簡便易行,門診即可進行,值得臨床進一步探討應用,尤適宜于基層醫院及廣大社區醫療站等基層醫療單位。
治療中應注意以下兩點:(1)本治療方法不主張創面涂藥,易于皮損并發感染,擴大創面。(2)早期無嚴重并發癥時不使用激素治療,因過早使用激素不利于抗病毒治療且易并發皮膚感染,延緩病程,給病人造成更多痛苦及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