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中藥穴位貼敷治療慢性支氣管炎56例

王寶玲 于智芬

【摘要】 目的觀察夏季中藥穴位貼敷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療效,進一步探討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方法。方法隨機選取門診就醫的慢性支氣管炎病人56例,首先用梅花針打通雙側的肺俞、膏盲俞、心俞、膈俞等穴位;然后取白芥子、細辛各20 g,元胡、甘遂各12 g,研末分3次用;再取生姜適量,搗爛、取汁,調和藥末;最后將調和好的藥末分攤于油紙上,分貼于雙側肺俞、膏盲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上,外用膠布固定,4~6 h后取下。每年夏季治療,治療3次為1個療程,每次治療間隔10 d。根據病情需要治療1~3個療程。于治療后的冬季觀察其療效。結果第1療程后,有3例痊愈、46例好轉、7例無效,有效率為87.5%;第2療程后,有18例痊愈,36例好轉,2例無效,有效率為96.4%;第3療程后,有45例痊愈,11例有效,有效率為100%。與未治療前相比,療效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夏季用中藥白芥子、細辛、元胡、甘遂等組方穴位貼敷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是有效的。

【關鍵詞】 慢性支氣管炎 中藥 穴位 貼敷

慢性支氣管炎是支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復發作的慢性過程為特征。病情緩慢進展,常并發阻塞性肺氣腫,甚至肺動脈高壓、肺源性心臟病。它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常見病,嚴重影響健康和勞動力。

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分為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外因有吸煙、病毒和細菌感染、理化因素(如刺激性煙霧、粉塵、大氣污染等的慢性刺激)、氣候、過敏因素等。內因包括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減低、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寒冷常為慢支發作的重要原因和誘因。慢支發病和急性加重常見于冬季寒冷季節。

咳、痰、喘為慢支的主要癥狀,臨床分為兩型和三期:單純型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喘息型除咳、痰外尚有喘息,并伴有哮鳴音;急性發作期指在1周內出現膿性或黏液膿性痰,痰量明顯增多,或伴有發熱等炎癥表現,或“咳”“痰”“喘”等癥狀任何一項明顯加劇;慢性遷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癥狀,遷延到1個月以上者;臨床緩解期指經治療或自然緩解,癥狀基本消失或偶有輕微咳嗽和少量痰液,保持兩個月以上者。本文介紹夏季中藥敷貼治療慢生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2003-01~2005-05期間在我院門診就醫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56例,年齡15~68歲,平均年齡(40±13.5)歲。所有患者都發病兩年以上,并且已確診為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由臨床醫生發給患者治療簡介并介紹治療方法,取得患者同意后,留取患者的詳細地址及電話號碼,以便聯系治療。

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根據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連續兩年或以上,并排除其它心、肺疾患時,可作出診斷。如每年發病持續不足3個月,而有明確的客觀檢查依據(如X線、呼吸功能等)亦可診斷。

1.2 治療方法首先選準穴位:肺俞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膏盲俞位于第4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3寸,膈俞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均為雙側穴位。用梅花針打通這些穴位。然后取白芥子、細辛各20 g,元胡、甘遂各12 g,研末分3次用;再取生姜適量,搗爛、取汁,調和藥末;最后將調和好的藥末分攤于油紙上,分貼于雙側肺俞、膏盲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上,外用膠布固定,4~6 h后取下。治療時間:2003年~2005年夏季。每年盛夏季節,治療3次,間隔10 d/次,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后與治療前1年比較,冬季不發病為痊愈;發病癥狀有不同程度的減輕或發病時間縮短為好轉;病情無減輕或加重為無效。

1.4 評價方法統計學資料、等級資料用Ridit方法。

2 結果

2.1 療效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療效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果見表1。表1 療效統計結果(略)

療效經Ridit分析,P>0.05

2.2 治療后的復發情況經過3療程治療后,無一例復發,復發率為0。

2.3 不良反應除3例患者因貼敷時間過長(超過10 h),貼敷藥物部位出現水皰(局部處理后,無礙)外,其余均無明顯不良反應。 2.4 典型病例男,52歲,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有10年病史。每年冬季均有發病且較重,春季及秋季發病較輕,每年發病時間超過3個月。2003年夏季接受中藥穴位貼敷療法治療。第1天治療,首先將背部皮膚擦凈,干燥,由??漆t生取梅花針小錘,打通雙側肺俞、膏盲俞、心俞、膈俞等穴位(方法:用梅花針小錘規律地敲打穴位,直至穴位變紅為止)。然后將調好的藥末攤于約3 ㎝×3 ㎝大小的油紙上,貼敷到上述已打通的穴位上,囑其4~6 h后取下。由于某種原因,取下的時間超過6 h,造成敷藥的穴位皮膚形成水皰,來醫院消毒處理后無大礙。10 d后第2次治療,再間隔10 d第3次治療。

該患者2003年冬季不曾發病,2004年及2005年夏季繼續治療,至今不曾發病,慢性支氣管炎治愈。

3 討論

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的通路。經脈是主干,猶如途徑;脈絡是分支,譬如網絡。它們貫通上下,溝通內外,縱橫交錯,遍布全身,把機體的各個臟腑肢節聯系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使人體的各種機能活動保持相對的協調平衡。

俞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刺激這些部位,通過經絡的聯絡、傳輸、調節作用,能夠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所以,古代醫家并不是把俞穴看成孤立于體表的部位,而是把它看成與臟腑密切相關、和經絡不可分割的特定部分。俞穴不僅能夠治療該穴所在部位及鄰近組織、器官的局部疾病,還可以治療本經循行所及的遠距部位的臟腑組織的疾患,對不同狀態的機體能產生雙向良性調節作用。

肺俞、膏盲俞、心俞、膈俞同屬于足太陽膀胱經,為“背俞”主治各有關內臟以及與腑臟功能有關的組織器官病癥。肺俞主治咳嗽、哮喘、肺結核、肺炎、胸膜炎、背部軟組織勞損;膏盲俞主治肺結核、咳嗽、哮喘、貧血、盜汗、全身虛弱;心俞主治心絞痛、心律不齊等心臟病,神經衰弱、精神病、癔??;膈俞主治慢性出血性疾病、貧血、胃病、急性膽道感染、呃逆、食道痙攣、嘔吐、咳嗽、哮喘、肺結核、脊背痛、膈肌癱瘓。用梅花針打通這些穴位,起到對肺部疾患的治療作用,同時增加局部藥物的吸收。

白芥子,性味辛、溫,歸肺經,能夠溫肺祛痰,止寒痰阻滯,胸滿脅痛,咳嗽氣喘;能理氣散結,通絡止痛、止痰濕阻滯所致的肢體關節疼痛麻木以及陰疽流注;細辛,性味辛、溫,歸肺、腎經,可以散寒解表,治陰虛外感風寒,祛風止痛,治頭身痛、牙痛;可溫肺化痰,治肺寒咳嗽、痰多;元胡,性味辛、苦、溫,歸肝、脾、心經,可以活血行氣止痛,治氣血阻滯的各種疼痛,脘腹脅痛;甘遂,性味苦、寒,歸肺、腎、大腸經,能夠瀉水逐飲,治胸水、腹水、身面浮腫、痰飲積聚、咳逆喘滿,可消腫散結,治濕熱腫毒、瘡癤,熱結便秘。

運用中醫博大深奧的科學理論,中藥與穴位治療相結合,在不發病的夏季治療慢性支氣管炎,使患者在無痛苦、無不適反應的情況下得到了治療,且標本兼治,與既往每年發病時的痛苦、昂貴的醫療費用、抗生素的毒副作用相比,其優點是顯然的,值得臨床推廣。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