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PICC溶栓后的心理護理
魏占惠
外周靜脈置人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靜脈(肘正中靜脈、貴要靜脈、頭靜脈)穿刺插入導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靜脈的方法。PICC在直觀下進行操作,程序簡單易掌握,而且導管易固定,不易滑脫,不限制患者手臂的活動,在床旁即可進行。近年來,PICC在臨床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是為腫瘤患者化療期間建立良好的靜脈通路。并且能有效保護上肢血管網、解除藥物對外周血管的損傷,但是,作為一種創傷性操作,亦可導致一些并發癥的出現,其中靜脈血栓形成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其中導管堵塞是導管留置過程中除感染之外最常見的并發癥。患者發生血栓后易出現對PICC的不信任心理,臨床中經常遇到患者溶栓后反復詢問,反復檢查,對醫護人員的解釋不相信情況做好溶栓后的心理護理在臨床就十分重要了。
舒適護理模式又稱“蕭氏護理雙C模式”,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會性上達到愉快的狀態或者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選則28 名患者隨機分成2 組,治療組給與常規治療的同時同時將舒適護理模式貫穿于治療的全過程,減輕患者的不舒適,提高了患者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入選患者28 例,均來自保定市第一醫院血液科住院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對照組、實驗組。
2 方法
2.1 實驗組按照舒適護理模式的護理理念針對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狀態制定個體化的舒適護理計劃并實施,對照組只進行常規的護理指導和健康教育。出院時對照兩組患者的相關知識掌握度及患者滿意度、患者配合治療情況(完成治療患者數)。
2.2 護理
患者一般都存在焦率、恐懼心理,責任護士通過與患者溝通交談全面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安慰和引導患者正確對待疾病,耐心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治療的作用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且針對不良反應所采取的治療及護理措施,同時介紹成功接受治療的病例,消除不良信息的干擾,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3 結果
表1兩組效果比較
組別例數相關知識掌握率護理滿意率
實驗組14100%100%
對照組1496.23%91.56%
P值〈0.05〈0.05
P值 〈0.05 〈0.05
3 討論
3.1 溶栓護理體會
3.1.1 空注射器用20 ml優于用5 ml,因為每次抽吸的量大,可以及時的將溶開的血栓吸出。 3.1.2 尿激酶的濃度開始時應該用到最大,以便快速溶開,經驗證明2 萬單位/ml濃度較高、便于操作,比較適宜。尿激酶只有在溶開的瞬間才會有極少量進入體內,因此高濃度的尿激酶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如果病人凝血機制差或有出血傾向,為了保險可以在溶栓的后期降低尿激酶的濃度,這樣會更加安全。
及時進行末端剪管,及時剪掉尾部可以大大縮短溶栓時間[2]。
3.2 舒適護理
舒適是指個體身心處于輕松、滿意、自在、沒有焦慮、沒有疼痛的健康、安寧狀態中的一種自我感覺。舒適護理是主動護理過程,對于護士來說,要認真評估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的狀態,研究患者的舒適需求以及舒適措施,設法消除患者的不舒適,同時個體對舒適與不舒適的感受存在著差異,要用動態的觀點注意這些個體差異。從表1 可知實驗組患者對于相關知識掌握率和對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對于患者來說,滿足需求,消除不舒適,加強護患的溝通,縮短了病程,同時提高了患者的滿意率。舒適護理摸式順應護理學科的發展,真正體現護理工作是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
參考文獻
[1] 蕭豐富.蕭氏舒適護理模式[M].6版.臺灣:臺灣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9.
[2] 錢榮立.主編.糖尿病臨床指南[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201-209.
[3] 王曉燕,余燕朝,公慶華,等.中心靜脈導管堵塞原因及對策[J].護理研究,2007,21(6):1519-1521.
[4] 陳海紅.PICC堵管再通處理方法的臨床探討[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6):45-46.
[5] 繆景霞,周小平,張蘭英.留置PICC帶管出院病人的家庭健康教育[J].護理研究,2003,17(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