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護理
楊莉莉 章春玲
婦科惡性腫瘤包括卵巢癌、 子宮內膜癌、宮頸癌、 絨癌等,據報道婦科惡性腫瘤居婦女全身腫瘤發病的首位,嚴重影響著婦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1] ,做好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護理,根據心理變化制定相應的護理對策, 使病人消除心理障礙,提高生活質量, 順利度過治療關, 有助于病情的改善和緩解,從而延長病人的生命。
1.婦科腫瘤病人的心理問題
1.1恐懼
擔心害怕死亡即將來臨,尤其是在被診斷為“癌癥”初期的患者,會由此而引起恐慌和懼怕,似乎死亡就要來臨,惶惶不可終日。癌癥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由于癥狀加重或病情惡化,或道聽途說所患的癌癥如何可怕,這也會進一步產生恐懼心理,認為癌癥是不可治的“絕癥” ,心里慌張與害怕的心態困擾患者的思想。由于腫瘤病程長、預后差,因而患者思想負擔重,有的患者失去治療信心甚至產生輕生念頭。難以接受現實,對疾病產生悲觀消極的心理。
1.2 懷疑
懷疑心理,惡性腫瘤患者確診前可有疑癌心理,懷疑自己的病可能是惡性腫瘤,患者心情緊張,坐臥不安,到處求醫,要求做各種特殊檢查等。多數患者得知患惡性腫瘤時會有一個震驚時期,稱為“診斷休克” 。處于震驚狀態的患者極力否認惡性腫瘤的診斷,如懷疑診斷報告有錯誤,這是一種保護性反應,為使自己經受得住癌的打擊。為此,不可過早地勉強患者放棄他的否定去面對現實。對于失去理智的患者,要多理解和照顧,并注意保護患者。當患者漸漸意識到自己是患惡性腫瘤時,便會陷入極度的痛苦之中,這時更需要護士的體貼和關懷。
1.3 夫妻生活改變
患者得了婦科腫瘤首先考慮到將影響夫妻生活,尤其年輕婦女、未育、文化程度高者。有的患者認為自己不可能再有幸福的家庭,或擔心失去家庭.對人生失去信心,情緒低落,意志消沉,甚至絕望。
1.4 經濟問題
對本來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昂貴的醫療費用給全家生活帶來巨大影響,還顧慮術后失去正常勞動能力,無法維持正常家庭生活。
2 .心理護理措施
2.1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實施心理護理前, 最重要的就是取得患者的信任,護士不僅需要提供生活護理, 治療配合,還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作為一個教育者應提供有關心理和疾病的知識,讓患者認識所患的疾病[2]。同時經常深入病房, 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讓患者感覺到護士的關心,使患者發自內心信賴護士。
主動幫助患者分析引起焦慮的原因, 鼓勵患者表達她們的情緒和情感,評價其癥狀; 主動與患者交流, 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以誠懇、 關切的語言安慰患者, 介紹同類疾病治療效果較好的病例, 指導患者正確認識疾病,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通過建立信任的護患關系, 準確評估, 收集患者生理、 心理和社會方面的資料, 找出患者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制訂相應的心理支持措施[3]。
2.2 加強護患溝通
研究顯示,腫瘤患者非常需要獲得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 護患溝通是獲得這些支持的主要途徑之一。加強與患者溝通, 了解其心理狀況,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保持情緒穩定、 心情愉快、足夠的睡眠[4]。并指導其掌握音樂療法、 行為療法、 放松療法等自我心理疏導的方法[5],學會自我心理平衡的技巧,做好自我護理。 2.3 實施個性化護理
根據癌癥患者的文化、 認識、 素質等不同,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對于文化層次較低、 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患者采取隱瞞病情真相的護理保護措施, 與她們談話時,要熱情、 耐心、 細致, 使她們在精神上減少恐懼心理,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對知識修養高、 性格開朗樂觀的患者進行試探性的交談, 知道其已經對自己的病情略知一二時, 應以必要的醫學知識、 心理知識與之溝通。著重指出消極情緒可以使患者機體早已存在的神經內分泌失調進一步加劇, 嚴重影響下丘腦對機體的神經內分泌調節,促使腫瘤的快速增長, 導致病情的惡化[6], 護士需應用醫學知識耐心解答患者的提問,為其提供有關術后性生活的資料等。部分受術者會因為喪失生育功能產生失落感, 護士應協助護理對象度過哀傷過程。對于化療患者, 要鼓勵病友間交流,分享感受, 促進患者克服化療不良反應, 幫助患者度過脫發等所造成的心理危險期。
2.4 提高家屬的參與性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 是防止癌癥患者復發, 鞏固療效的物質保障及精神支柱,家庭成員對患者的理解、 支持、 關懷、 疏導和幫助可提高其對各類事件的應激能力。家庭成員都要陪同患者一起經歷確診、 手術、 化療等各個階段。家屬參與護理對患者本身就是一種心理支持和鼓勵。婦科腫瘤患者由于卵巢或子宮的切除, 體內內分泌發生變化, 患者常會出現莫名其妙的焦躁,情緒波動很大,尤其作為配偶, 可幫助、 督促、 觀察和安慰患者,配合醫生強化心理治療;同時夫妻間默契有利于促進患者同家庭其他成員、 醫務人員的溝通和協調。要鼓勵家屬參與一些護理患者的工作,因為家庭是有機整體, 當患者有難時,家庭扶持一把,同樣能鼓起她們的勇氣, 使她們頑強的生活,充分發揮患者潛能,與疾病抗爭。
2.5 創造良好的修養環境
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增強患者心理治療的效果, 使患者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積極配合治療。保證患者有充足的睡眠, 規律的生活, 除了重危患者外,都應有適當的活動和娛樂。護士應切實為患者著想,根據每個患者的情況幫助和指導她們適當的看書報, 聽收音機,有條件的定時組織患者做健美操、 保健操或健身氣功等。這些活動既可以滿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又有利于分散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有利于調節情緒。
3.小結
婦科腫瘤病人是一組特殊的病人, 她們既要承受手術、化療、 放療帶來的生理上的巨大痛苦, 又要承受生殖器官的喪失 、性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更年期綜合征 、性功能的改變等,給他們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病人敏感又難以啟齒,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反應,通過積極的護理措施,和護理人員情商的培養,使患者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支持,對疾病樹立治療信心, 提高心理應對能力。
[1] 成靜, 王高華.女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心身相關研究進展[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1, 15(3) : 174-175.
[2] 楊曉燕, 李玲.婦科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J] . 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 2006, 3(4) : 64-65.
[3] 張瑜, 王曉璐.老年胃癌患者化療期心理干預措施及其效果[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0, 27( 2B) : 260-261.
[4] 蔡春霞. 卵巢癌術后化療中不同止吐用藥方案的療效觀察與護理[ J] .全科護理, 2010, 8(11A) : 2844.
[5] 覃惠英. 癌癥患者心理護理研究現狀與展望[J] , 山西護理雜志, 1999, 13(1) : 19.
[6] 李淑琦. 心理學與心理衛生[M] . 北京: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1999: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