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遠農村地區兒童保健服務現狀分析與對策
楊桂鳳
【摘要】 目的 了解邊遠農村地區7歲以下兒童保健服務狀況,為改善本地區兒童保健服務質量,提高兒童健康水平提供依據。方法 對河池市11個縣(區、市)兒童保健年報資料進行分析。結果 兩年間,本地區嬰兒、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呈下降趨勢,但仍明顯高于2006年廣西平均水平。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7歲以下兒童保健覆蓋率分別為45.00%、38.32%,兒童保健服務利用率較低。結論 加大對農村貧困地區兒童保健公共衛生事業投入,加強兒童保健人才培養,加強健康教育是改變貧困地區兒童保健落后狀況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 鄉村衛生服務;兒童保健服務
兒童保健事業不僅事關醫學的發展,更關系到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強盛。當前,城市和發達地區的兒童保健服務體系日臻完善,兒童健康水平不斷提高。但是由于地區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困地區兒童服務水平和兒童健康狀況與發達地區仍存在著較大差距。河池市地處廣西西北部,屬少數民族居住地區,地理環境惡劣,文化、經濟落后,兒童保健事業的發展相對滯后。通過對本市2006~2007年兒童衛生保健年報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找出差距,提出干預對策。
1 資料與方法 資料來源于河池市2006~2007年11個縣(市、區)婦幼衛生年報表。報表由村、鄉(街)逐級上報到縣(市、區)、市婦幼保健機構,經嚴格質量控制、計算機數據錄入、邏輯檢查后匯總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5歲以下兒童死亡情況 表1顯示,2006年與2007年相比,嬰兒、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呈明顯下降趨勢,年平均下降率為5.35%。
2.2 5歲以下兒童死亡構成比 從表2看,嬰兒死亡占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79.41%,新生兒死亡占嬰兒死亡的63.10%。可見要進一步降低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關鍵是要降低嬰兒死亡率;而要降低嬰兒死亡率,關鍵是要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因此,婦幼保健工作重點要放在圍生期和新生兒期。
表1 2006~2007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略)
表2 5歲以下兒童死亡構成比(略)
2.3 兒童保健有關疾病指標情況 2006~2007年比較,住院分娩出生缺陷發生率上升了6.98%,低出生體重發生率上升了60.32%,5歲以下兒童中、重度營養不良患病率下降了4.77%,見表3。可見加強出生缺陷和先天性畸形防治,減少低出生體重兒,是今后婦幼保健工作重點。 表3 出生缺陷、低出生體重、中重度營養不良發生情況(略)
2.3 兒童保健服務情況 兩年來新生兒訪視率相對保持在較高水平,年平均上升率為5.26%,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率和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變化不大,始終維持在一個較低水平,見表4。提示本市有半數以上的兒童未能進行體檢和得到保健指導。
表4 兒童保健服務情況(略)
3 討論
3.1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兒童狀況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社會發展的指標之一[1]。近年來,我市的兒童保健事業得到了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實現了《2001~2010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在2000年基礎上(2000年全市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28.79‰,34.08‰)下降1/5的目標要求。但由于本市大部分縣(市、區)均為農業貧困縣,經濟發展較為滯后,地方財政困難,婦幼衛生經費投入不足,給婦幼保健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極大的困難,2007年全市嬰兒、5歲以下兒童平均死亡率仍處于較高水平,高于廣西2006年報告指標(嬰兒、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9.68‰、12.60‰),且農村死亡率明顯高于城區。因此,要進一步降低全市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縮短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必須把工作重點放在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