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溝通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作用
宮平
任何工作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良好的溝通,如果沒有相互的溝通就沒辦法使工作正常進行。溝通分為非語言性溝通與語言性溝通,而我們所工作的環境——醫院臨床護理,面對的是生活在各個不同層次的人群,所以如何運用溝通技巧,建立和諧護患、醫護、護護關系,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減少醫療糾紛,達到醫患利益最大化,同事之間團結完善化。現將個人總結報告如下。
1 護患溝通
1.1非語言性溝通
1.1.1形象 護士的第一印象直接影響護患關系,所以護理人員在職業規范的范圍內,注意自己的儀表端莊,舉止文雅,言談得體,能給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取得信任。
1.1.2運用傾聽技巧收集資料 耐心傾聽預示我很尊重你、關心你,傾聽時根據實際情況與患者保持一定距離,站姿得體,眼睛注視病人,面部表情應隨病人病情和情緒而變化,在病人敘說時要全神貫注,并適時給予反饋,如微微點頭,輕聲應答,以表示你還在聽,重要的是不要隨意打斷病人的訴說,在病人停頓時適時插話或提問,以將話題引向深入。
1.1.3微笑 最好的心理護理莫過于發自內心真誠的微笑,一個看似簡單的嘴角上揚動作卻有著不簡單的文明理念傳達,比如一個鼓勵性的微笑,就能給予患者無限的力量去戰勝病痛;一個肯定的微笑,就能使患者有倍增的信心看到希望!所以工作中多一份微笑就多一份信任,多一份親切。
1.1.4肢體語言 一個輕微的小動作往往能夠替代更多的語言,比如安慰性的輕拍、握手,都能給患者以鼓勵,增加信心戰勝疾病。
1.2語言性溝通
語言的文明在我們人類使用上是各方面溝通的藝術。西方醫學之父波克拉底早在公元前400年就說過“醫學有兩件東西可以治病,一是語言、一是藥物”,所以說語言溝通是醫療手段之一。面對不同的患者在護理過程中使用不同的語言方式,比如對于性格急躁的要避免爭吵,使用寬容的與安慰的語氣平復;對于慢性格的人要熱情耐心,可以巧問引導病人從速切入主題。很多患者生病住院會產生憂郁、焦慮狀態,而此時需要我們的護理就是心理疏導,要適時的給予安慰,用優美的語言激勵贊同患者,患者會產生快樂、自尊和自信心理,從而配合治療。所以說語言溝通是門藝術,輕柔的語言,呵護的語氣,更能拉近護患的距離。 2 醫護溝通
臨床工作中醫護的溝通很重要,除了上述的多方面的非語言性的溝通,更多的是語言的溝通。醫護之間的沖突往往是不能夠理解彼此的意會,勤問一句,或許彼此就不會有更多的隔閡。有的醫生在家屬的錯誤意念重醫輕護的思想干擾下,不尊重護士,不管任何場合下大呼小叫指責護士工作。其實任何的人與人之間最起碼的是尊重,尊重別人的時候就是尊重自己,所以往往出現這樣的情況,護士會不知所措,這時候就要學會溝通。微笑應對,積極工作,事后可以婉轉的提出來,在更多時候用寬容的心面對一切。在醫生有錯誤的時候及時指出來,避免了事故、避免了醫患的糾紛,大家是個團體,目的的共同性使得我們要團結一起,所以及時的與醫生溝通是我們必不可少的工作。
3 護護溝通
護士群體是以女性為主,而女性的生理因素對心理的影響較為明顯,如經期出現煩躁、焦慮不宜勞累等,可能會出現溝通障礙,所以在這時候要積極調整心態,彼此理解,互相關照,簡短的問候就能拉近彼此的距離。在受到無理家屬的羞辱后,往往需要的是心理的平復,姐妹疼惜的愛撫,鼓勵的話語都是最好的溝通方式。有些護理人員不能接受家屬或患者的指責,又不能吵,只好把氣撒在彼此姐妹之間,這樣行為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增加護護之間的矛盾,所以我們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好自己,做好與他人的溝通。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各種溝通技巧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建立和諧的醫療環境,促進身心健康,促進病人早日康復!
參 考 文 獻
[1]李小芬.運用溝通技巧 建立和諧護患關系 中國應用護理雜志 2010年20卷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