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肝硬化病人的臨床護理
張會霞
【關鍵詞】肝硬化護理
肝硬化是由多種病因長期反復地作用于肝引起的進行性、彌漫性的肝疾病,是各種慢性肝病發展的晚期階段。病理上以肝彌漫性纖維化、再生結節和假小葉形成為特征。晚期以肝功能障礙和門靜脈高壓為主要特征,并且累及全身多系統。肝硬化發展到晚期,可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感染、水電解質紊亂、原發性肝癌、肝腎綜合征等并發癥,預后較差。好發于35~50歲,男性多見。
1臨床資料
本科于2006~2008年共收治肝硬化腹水102例,其中男80例,女22例,年齡在24~70歲,平均47歲,其中好轉86例。主要臨床表現為:極度乏力,食欲明顯減退、惡心嘔吐、腹脹、腹痛,雙下肢水腫,尿量減少,我們加強了心理、飲食、皮膚、腹水的觀察和護理,取得較好效果,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2臨床護理
2.1 一般護理
2.1.1 休息代償期可參加輕體力活動,失代償期應臥床休息。病人臥床休息,保證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平臥位可增加肝、腎血流量,利于肝細胞的修復,改善肝功能,增加尿量;可抬高下肢,減輕水腫;腹水或腹脹嚴重者并伴有氣急者,協助病人取半臥位,以緩解呼吸困難和腹脹,使病人感覺舒適。
2.1.2 飲食護理其原則為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飲食。
(1)蛋白質:肝硬化腹水多伴有低蛋白血癥,給予病人高蛋白飲食,以提高血漿蛋白含量,并促使肝細胞修復和再生,保護肝。①在病情穩定情況下,供應蛋白質1.2~5g/(kg·d)或80~100 g/d為佳,其中50%應來自生理價值較高的動物蛋白,如瘦肉、魚,注意葷素搭配。②如果肝功能顯著減退或出現肝昏迷先兆的病人,為減輕肝負擔和減少血中氨的濃度,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應嚴格限制蛋白質攝入量,不超過20g/d。
(2)碳水化合物: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和糖類。提供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可減少蛋白質的消耗,減輕肝負擔;碳水化合物能保持肝細胞內糖元含量,使其用于肝組織的構成和增生,以保護肝。因此,肝硬化腹水病人在完全休息條件下,膳食熱量以2100~2400kcal/d為宜,供給碳水化合物350~400 g/d,即可保證機體需要,但病人除了飲食外,不宜加食過多的糖。
(3)脂肪:硬化的肝使膽汁合成及分泌減少,使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嚴重影響。膳食脂肪過多,不僅有礙消化,而且容易在肝內沉積,引起肝功能減退。脂肪以40~50g/d為宜,以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為佳。
(4)維生素:病人極易引起各種維生素的缺乏。應鼓勵病人多進食含維生素豐富的蔬菜、水果、粗糧、蛋黃、瘦肉、動物肝等食物。
(5)限制水鈉:限制水、鈉的攝入是治療腹水的重要措施。
對于有大量腹水而少尿的病人,可選擇無鹽飲食。病情好轉,腹水減少,尿量增多后可選擇低鹽飲食,1.5~2g/d鈉鹽。大量腹水病人,每天除主、副食、水果中含的水分外,一般不再增加水的攝入量,液體總入量包括輸液,不超過1500 mL/d為宜。 (6)食物細軟,禁酒:肝硬化伴食道靜脈曲張病人,易發生上消化道出血。故食物應細軟、清淡、易消化,以半流質或軟飯為佳,少量多餐。禁食煎炸、油膩、堅硬及易脹的食物,忌酒。
2.1.3 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以消除肝臭味,增進食欲,減少繼發感染的機會。
2.2 病情觀察密切觀察并記錄病人生命體征、意識狀態,有無嘔血、黑便、腹水及肝腎功能等改變,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2.3 心理護理對久治不愈的慢性肝病病人的悲觀失望情緒,護理人員要用溫暖的語言來關心安慰病人,使他面對現實,平靜的接受治療,對病人予以生活上照顧,盡量減輕其病癥,使病人早日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4 用藥護理
2.4.1 利尿劑常用利尿劑主要有袢利尿藥、噻嗪類利尿藥、保鉀利尿藥和碳酸酐酶抑制劑四類。長期單一使用某種利尿劑,常引起病人水、電解質和酸堿紊亂,注意監測體重、血電解質和酸堿度等變化。目前主張聯合用藥,以加強療效,減輕不良反應。
2.4.2 抗病毒藥①拉米夫定(賀普丁)宜口服,常見不良反應有上呼吸道樣感染癥狀、頭痛、惡心、腹痛腹瀉;腎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婦禁用。②阿德福韋(賀維力)常見不良反應有輕度血紅蛋白升高、疲乏、頭痛、胃腸道反應等,該藥不宜與食物同時服用。使用過程中不可隨意停藥。③聚乙二醇干擾素儀α-2a宜避光保存,常用皮下注射,治療過程中當中性粒細胞低于0.5×109/L或血小板計數低于25×109/L時,考慮停藥。干擾素治療可導致肝衰竭,因此肝功能失代償病人禁用。同時有過敏史者禁用。
3討化
向病人及家屬介紹肝硬化的病因及誘因,指導病人加強營養,勞逸結合,生活規律,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淋雨、酗酒和過度勞累,防止各種感染。代償期病人可從事輕體力活動,但不應過度勞累,鼓勵增加臥床休息時間;失代償期病人,應臥床休息。肝硬化病人常易出現煩躁、激怒的情緒變化,作為病人家屬應注意體諒,并加以疏導,多與病人交流溝通,及時發現并改善病人不良的情緒;病人可通過休息、放松、娛樂、與人交談等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指導病人按醫囑用藥,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所用藥物名稱、劑量、方法、療程、療效和不良反應,防止病人自行停藥或減量。慎用各種藥物,因大部分藥物都在肝代謝,所以應盡量減少各種用藥,避免使用含氮藥物、麻醉藥、安眠鎮靜藥和嚴重影響肝功能的藥物;如病人有嚴重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應把藥片研成粉狀。有腹水者,告知定期測體重、腹圍,并做好記錄;注意及早識別病情,使用利尿劑者,應記錄尿量,如出現軟弱無力、心悸,考慮出現低鉀、低鈉血癥;如病人出現性格、行為改變,考慮出現肝性腦病;惡心、嘔吐暗紅色或咖啡色液體,解黑便,考慮上消化道出血,均應立即就診。
參 考 文 獻
[1]王吉耀.現代肝病治療學[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9.
[2]葉維法,鐘振義.肝病治療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