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性化臨床護理帶教的心得體會
羅春梅
【摘 要】 臨床實習是護理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護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必需途徑,也是護生由學生向護士角色轉變的開始。不僅為護生提供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培養護生良好的職業態度,以及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 的能力。
【關鍵詞】 臨床帶教;人性化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理論聯系實踐穿插在 整個護理學的教育中。臨床帶教工作至關重要,如何提高護生臨床帶教質量,培養職業能力強的實用型護理人才,是臨床帶教的一項重要工作。人性化帶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有賴于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互動能力。我院每年承擔著多所學校大、中專護生的臨床實習任務,通過這5 年的臨床 帶教,體會到臨床帶教工作應從以下幾個環節抓起。
1 護生進臨床科室前 加強護生職業道德培養
現在校護生多為80 后或90 后出生的,獨生子女比例較 高。自幼生活條件優越、嬌生慣養、唯我獨尊。進入醫院實習,要求他們轉變觀念,把病人當上帝當親人,成為為人民服務的白衣天使,這種角色的轉變會使他們產生失落感。為了盡快幫助他們適應 醫院環境,完成角色轉變,在進入醫院后,由護理部安排進行崗前培訓,內容包括:醫院環境及各項規章制度介紹、醫療安全教育、基礎護理常規操作練習、醫囑處理等,介紹護理界先進人物,感人事跡,對他們進行思想及專業素質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責任感和道德感;希望他們熱愛護理工作,忠于職守,發揚救死 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高度負責并充滿愛心和同情心;要求他 們進入實習崗位后,要衣帽整潔、儀表端莊,注意文明禮貌,謙虛謹慎,關心、體貼病人,不怕臟和累,有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
2 護生到科室后,由護士長召開教育,明確教學
目標和任務,介紹科室特色,指定教學組長和一對一帶教老師。再由教學組長首先介紹本科室環境,物品擺放的位置,專業開展情況、護理特色,提供帶教老師個人檔 案,包括老師個性、教學能力、工作業績 等[1]。護生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同學側面了解帶教 老師有關情況。
3 在帶教過程中,根據護生特點實行人文關懷[2]:
對性情急燥的護生,要強調動作的穩定性、準確性;對動作緩慢的護生,強調操作完成的時間性;對 外向型護生,要鼓勵其多思考,提高觀察病情、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對內向型護生要主動接近,有意安 排其發言與操作,培養其溝通能力;對自尊心強的護 生發揮其長處,對護生的進步應及時鼓勵表揚,有錯 誤及時指出,但要注意方法,使之心服口服。在帶教工作中體現人文關懷理念,強調尊重、關心、理解、信任護生,充分激發護生在工作中的積極性和自覺性[1]。讓 護生感受到教師的人性化帶教。 4 鼓勵護生主動提出問題并積極解決問題,實現自我價值。
在工作中,不僅要讓護生明白怎樣做,而且要讓他們明白為什么這樣做。如在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時首先讓護生詳細了解患者病情,復習相關知識,讓護生先采用通俗易懂方法試講,然后帶教老師補充和完善。在技術操作方面,帶教老師要先讓護生預習操作程序,然后看自己操作,最后指導護生操作,在臨床實踐中做到放手不放眼。請護生參與科室護理質量分析及安全,鼓勵護生對科室質量管理及護理安全討論會議防范工作提出自己的想法,護士長和帶教老師及時給予肯定和講評。另外,帶教老師從生活上應多關心護生,多送溫暖,幫助其解決 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熱情邀請護生參加科室組織的各項活動,使護生對科室產生歸宿感。
5 加強護生心理素質培養由于護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加之患者對護生操作不信任,會造成護生緊張焦慮、依賴、缺乏自信的心理。
作為帶教老師應具有樂觀開朗、耐心細致、敏感而富有同情心的心理品質,做到“帶思想、帶作風、帶技術”,強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意識。應尊重護生,“請”字當頭,“謝”字當尾,少批評,多鼓勵,協調好護生與患者之間的關系,幫助護生勇敢面對,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而應以服務對象的需求為重心,學會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虛心向同學、老師及周圍的人學習。
總之,實習學生的培訓是護理人力資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從事專業的早期給予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培訓指導,有利于他們盡快適應臨床環境,有利于從學生到專業人員的角色轉變,有利于他們的專業成長和發展,有利于護理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因此應引起護理管理者及護理帶教者的重視,適應專業的發展,不斷改進并完善實習生 的培訓,以促進護理隊伍的整體建設。
參考文獻
[1] 邱桂華,李文珍,吳君.新形式下帶教實習生、護生的難點與對策[J].護士選修雜志,2002,17(10):764.
[2] 吳素清.個性化臨床帶教模式新初探[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