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肝性腦病的早期臨床觀察及護理38例
佚名
作者:姚茹 商玉蘭 肖莉 劉蕊
【關鍵詞】 肝性腦病
1臨床資料
收集200305/200512我院收治的各種病因的肝硬化患者160例,隨機抽取肝硬化38(男30,女8)例,平均年齡43.6(38~65)歲,平均病程6.8(2~20)a. 平均發生肝性腦病8.5(6~12)次. 首先針對此類患者進行肝性腦病風險性預測. 包括上消化道出血、感染、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和精神意外打擊. 其次進行早期癥狀觀察及護理,并根據護理中發現的問題,調整治療護理方案. 在38例患者中,18例由于消化道出血引發肝性腦病,其中12例經止血、排出體內積血后病情得到控制;9例酸堿失調的患者在給予積極修正后早期癥狀得到明顯改善;6例患者由于過食蛋白質而引發肝性腦病,經限制蛋白質攝入量、靜點精氨酸和六合氨基酸病情得到改善;5例患者由于腹腔感染而出現淡漠、抑郁、計算力減退,及時給予抗感染治療后得到改善.
2討論
肝性腦病是嚴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綜合征. 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極宜發生肝性腦病,若搶救和護理不及時,就會致生命危險,早期癥狀的觀察和護理極為重要[1]. 該結果提示預見性護理在肝性腦病的預防中具有積極意義. 護理內容包括: ① 肝性腦病的前驅癥狀觀察,多數肝硬化患者發生肝性腦病前有性格改變及行為異常的表現,如激動、沉默寡言、定向力和理解力減退等. 護士必許經常巡視病房,尤其在夜間[2],應采取與患者交談的方式詢問如年齡及10以內的加減法,如果患者回答問題時出現錯誤應考慮肝性腦病的前期. ②保持大便通暢,清潔腸道. 及時排出腸內積血,最好的方法是口服乳果糖,以使大便保持在2~3次/日為好,或用生理鹽水或弱酸洗腸. ③控制蛋白質的攝入. 每日40 g以下,鼓勵患者多食蔬菜及豆制品. ④給予高熱量飲食維持正氮平衡. 應保證每日熱量供應在5020~6694 kJ. ⑤ 維持電解質平衡,準確記錄24 h液體出入量,每日測體質量、腹圍1次,控制輸液量應少于2500 mL/d. ⑥密切觀察感染征象,嚴格無菌操作,加強病房管理,減少探視,避免交叉感染;⑦加強安全防護. 對躁動不安的患者應去除病房內一切不安全因素,必要時加床檔或約束帶. 慎用安眠藥以免誘發或加重肝性腦病. 但肝性腦病的早期癥狀與患者因病產生的煩躁、抑郁不易辨別,造成病情加重. 對1,2期患者的性格改善和行為異常,應予重視并嚴密觀察,協助醫師及早診斷,及時處理以控制病情惡化.
【參考文獻】
[1] 張傳蓮. 肝性腦病早期患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2003,9(4):257-258.
[2] 宋亞妹. 肝性腦病早期預防及護理[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0,9(11):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