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護理在老年肺癌病人術后的應用
阮巧
【摘要】 目的 評價將舒適護理應用于老年肺癌術后病人, 減少術后并發癥。方法 針對病人的特點, 給予病人持續人性化的關懷和細致的護理, 為病人提供舒適環境, 增進生理、心理舒適, 提高病人的舒適感,減少術后并發癥,提高護理質量。結果 有效恢復呼吸功能,縮短不舒適和治療時間,減輕不舒適的程度,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結論 舒適護理強調個性化服務, 確立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
【關鍵詞】老年肺癌 手術 護理
舒適護理是使病人達到最愉快的狀態, 或縮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真正從生理、心理、社會、精神幾方面達到舒適的目的[1]。肺癌是胸外科的常見的疾病,目前,采用外科手術是治療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患者對所患疾病的憂慮心理重,擔心手術是否成功,而且術后留置胸腔閉式引流管,尿管,氧管,靜脈輸液管道以及心電監護儀的各種管道和連線,使患者更容易產生恐懼、焦慮、煩躁的心理,我科于2008年1月以來將舒適護理融入肺癌手術病人的護理工作中, 取得滿意的效果, 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86例, 男52例,女34例,年齡67~82歲,平均年齡73歲,肺上葉癌32例,肺中葉癌10,肺下葉26癌例,肺全切18例,經治療和護理均治愈出院, 住院天數12~25天。
2 促進舒適的護理
2.1 心理的舒適護理
2.1.1 護士保持美好的形象,衣著整潔、得體, 舉止大方, 語言溫和, 操作熟練、準確, 使病人感覺舒適。
2.1.2 詢問病人的感受、關心病人的需求, 及時解除其思想顧慮, 如病人對血性引流液感到焦慮, 告知術后胸腔閉式引流引出血性液會逐漸減少, 讓病人不必過分擔心。出現病情變化時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表示對其病情的重視, 提高病人的舒適感。
2.1.3 對于家屬及親友 探視、陪伴不限制, 做到陪而不護, 給予病人親情的支持, 滿足病人的心理及社會需求。
2.2 促進生理舒適
是指環境的溫度、濕度、光線等所帶來的舒適感,以滿足患者的環境的要求,保持病室的整潔、安靜,避免干擾過多,保持空氣流通,床墊硬度適中,被褥清潔、柔軟,室溫控制在22~25℃,濕度60%左右,并注意集中治療的時間,以保證患者有重組的休息和睡眠。
2.3 臥位的舒適護理
患者全身麻醉清醒后,如血壓平穩,取半臥位,在頭頸部下墊一軟枕, 協助翻身, 緩解長時間體位受限造成的疲勞或發生壓瘡。臥床期間告知病人床上活動的重要性,并協助其進行適當的床上活動, 如屈、伸 四肢, 活動手指、腳趾等。術后拔除胸腔閉式引流管后,協助早期下床活動, 增進四肢、骨骼的舒適。
2.4 疼痛的舒適護理
疼痛對老年術后來說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反復疼痛可導致患者精神緊張,機體抵抗力下降,而且還可以限制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活動能力,極易發生并發癥[2]。要充分重視病人對疼痛的表達, 通 過術后留置硬膜外鎮痛泵、聽音樂、心理暗示等措施使其降低 疼痛程度。解釋使用術后鎮痛泵的意義及使用方法,必要時實用鎮痛劑,以保證病人的休息, 協助翻身時動作輕巧, 保持軀干與四肢在同一軸線上, 減少切口皮膚牽拉,減輕疼痛。
2.5 胸腔閉式引流的舒適護理
胸腔閉式引流瓶低于引流管皮膚出口平面60~100cm的位置,長玻璃管應在液面以下3~4cm,觀察引流液顏色、性質、量及水柱波動情況, 若每小時引出鮮紅色液超過200ml,連續3小時,提示有活動性出血,立即報告醫生緊急處理。每2小時擠管一次,向患者說明胸腔閉式引流的重要性,并告知有關注意事項,翻身時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壓,脫出,每日在嚴格無菌技術操作下清洗引流瓶一次,
2.6 保持呼吸道通暢的舒適護理
清除痰液仍以患者自行咳出為首選,這是排痰最有效的方法[3]。患者采取坐位或半臥位,先行幾次深呼吸,于深吸氣末屏氣,繼而咳嗽,連續咳數次,使痰咳到咽喉部再用力將痰咳出,而且先深吸氣可以開放肺泡,從而促進被壓縮的肺泡在術后盡快膨脹,給患者提供咳嗽、咳痰的有利條件,協助患者咳嗽,加強呼吸道濕化,霧化吸入治療,定時翻身、拍背,促進有效排痰。
2.7 呼吸功能的鍛煉
2.7.1 教會患者腹式呼吸和縮唇呼吸,腹式呼吸:身體放松,取半臥位或坐位,左右手分別放在胸前和腹部。縮唇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吸氣時用鼻吸入,呼氣時用口呼出,縮唇攏似吹口哨狀,持續慢慢呼氣,同時收縮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動幅度,緩呼深吸,吸與呼的時間之比為1:2或1:3,每分鐘呼吸7-8次,如此反復訓練,每分鐘10-20次每天2次。
2.7.2 吹氣球 囑患者深吸氣,將氣球吹脹,吹大,促進肺復張,擠壓出胸腔內積氣,積液。
2.8 出院的舒適護理 通知病人可以出院, 協助病人整理物品。 指導其出院后的飲食、營養、休息、功能鍛煉知識的宣教及定期復查和化療的重要性,告知病人求助電話, 出現問題及時咨詢、就診。
3 討論
舒適護理是通過護理活動讓病人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或盡最大可能縮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 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療,減少并發癥發生。我們通過對86例老年肺癌術后病人提供環境、生理、心理、社會全方位的舒適護理, 減輕了病人的痛苦和心理壓力, 大大提高了病人住院的滿意度及醫療服務質量, 充分體現了現代護理以人為本的重要意義。
參 考 文 獻
[1] 魏天星.臨床實施舒適護理的探討[J].上海護理,2005,5(1):62.
[2] 尹志勤.周郁秋.影響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04,19(9):76.
[3] 任光國. 周允中主編. 胸外科并發癥的預防和治療[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