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患者的發病特點及護理
楊曉麗
【關鍵詞】 老年癡呆 發病特點 護理
老年癡呆是老年人常患的一類慢性、進行性精神衰退疾病,其病程隱蔽,進展緩慢,將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和家庭問題。老年癡呆根據其病因主要分為腦變性疾病引起的癡呆(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腦血管病引起的癡呆、混合型癡呆三大類。目前,對老年癡呆尚無特效或逆轉疾病進展的治療藥物,因此,加強老年癡呆的護理對于提高癡呆患者的生存質量、延緩疾病的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收集老年癡呆患者的病例,通過查閱病歷、文獻及與患者交談,對老年癡呆患者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其發病原因、特點,并進行相應的護理。
2 護理對策
2.1 一般護理
做好基礎護理,保持病床清潔、干燥,常用物品置于顯眼和易觸及的地方,以利于患者隨時使用。病室保持整齊、安靜,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引起外傷。另外,注意保暖,預防感冒,防治各種感染,特別是慢性肺部及尿路感染;保持口腔清潔,必要時做口腔特殊護理;注意加強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以防壓瘡發生。
2.2 調理起居飲食
起居應有規律,保證充足、高質量的睡眠,特別是精神興奮型患者更應注意。失眠者可給予小劑量的安眠藥,衣著宜適中,室溫宜偏涼。抑郁型大多喜臥多寐,應調整睡眠,白天多給一些刺激,鼓勵患者做一些有益、有趣的手工活動及適當的體育鍛煉。飲食宜清淡,饑飽適宜,不可吃刺激性食物,戒煙酒,多吃蔬菜。此類患者多有陰血不足,可給予清淡、營養豐富的食物,如桂圓大棗湯、瘦肉、雞蛋、魚等。而對那些體形肥胖者,則宜給予清淡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如芹菜、豆芽、黃瓜、香蕉、橘子等。忌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忌煙酒、咖啡、濃茶。
2.3 情志調理
2.3.1 注意心理調護
由于精神因素與老年癡呆關系密切,所以,做好老年癡呆患者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首先,要注意尊重患者,對老年癡呆患者發生的一些精神癥狀和性格變化,如猜疑、自私、幻覺、妄想,家人及醫護人員應理解是由疾病所致,要寬容、給予愛心。用誠懇的態度對待患者,耐心聽取患者的訴說,對于患者的嘮叨不要橫加阻擋或指責,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有些不能滿足的應耐心解釋,切忌使用傷害感情或損害患者自尊心的言語行為,使之受到心理傷害,產生低落情緒,甚至發生攻擊性行為,更不能因為患者固執、摔打東西而對其進行人格侮辱,或采用關、鎖的方法來處理。鼓勵患者,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有針對性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然后有計劃、有目的地與患者個別交談,解決其思想上的問題。注意掌握一定的談話技巧,使其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顧慮,以促進疾病的穩定與緩解。
2.3.2 病情觀察與特別護理
老年癡呆患者早期除了具有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行動緩慢等一般精神衰老的表現以外,個性改變是最常見和引人注目的癥狀,如患者變得孤僻、自私、冷淡、情緒不穩、活動減少、睡眠障礙等。通過病情的觀察,發現這些早期精神異常現象,可以及時進行醫治,以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對于意識障礙且處于興奮狀態者,要仔細觀察其有無發燒、尿潴留等異常,及時予以解除。對患者的某些反應,要給予一定的重視。對于有沖動、自傷、逃跑等病態行為的患者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安排專人照管。尤其對有自殺或逃跑企圖的患者要嚴加防備,同時進行精神安慰,不要責備,以免增加其對立情緒。
2.4 加強語言訓練
老年癡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語言功能障礙,護理人員要有足夠的耐心,利用一切護理、治療的機會,主動與患者交流。早期用單詞或短語加視覺信號來進行訓練,如卡片、圖片等。同時分辨失語類型,如命名性失語,主要為遺忘名稱,護理時要反復說出名稱,強化記憶;運動性失語,主要為發音困難,護理時要給患者示范口型,一字一句面對面地教。鼓勵患者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接受來自外界的各種刺激,對于防止智力進一步衰退具有重要作用。當然也應注意掌握用腦的藝術,比如勸患者在工作一段時間后到室外活動一下,以轉換興奮中心,并經常用手按摩頭部穴位,以提神醒腦,還可進一步教患者進行計算、書寫。
3 討 論
3.1 阿爾茨海默病理癡呆
起病緩慢,早期癥狀多種多樣,以近期記憶力障礙為最常見表現,1 d前或剛剛發生的事情記不清。隨著病情發展逐漸對往事也會遺忘,嚴重時出現完全性遺忘。其次以猜疑為最先出現的癥狀,隨著病情發展,精神顯著衰退,有心胸狹隘、反應遲鈍、愛鬧情緒和易發怒、睡眠顛倒的傾向。病情進一步發展時,計算能力減退,還可有認識障礙即精細思考發生困難,逐漸發展到對日常生活和常識的理解、判斷也發生障礙,如把褲子當成衣服穿。此階段可出現語言障礙,詞匯減少,言語單調,喃喃自語,或不能叫出物體名稱或完全失語。大多數患者還對時間、人物和地點的定向力產生障礙,如口面部不自主動作、厭食、大小便沾身等。神經系統檢查可出現病理征陽性和腱反射亢進。晚期患者完全臥床,生活全靠別人照顧,病程維持5~10年左右而死亡。
3.2 血管性癡呆
起病較迅速,病史中有反復多次的小卒中發作,多見于60 歲左右,半數患者有高血壓病史。病情呈階梯樣進展,即每發作一次卒中,癡呆癥狀加重一次。患者情緒易激動,記憶力減退,或有頭痛、頭昏、心悸、食欲不振等癥狀,晚期可出現明顯癡呆、粗暴、定向力障礙。檢查時可見明顯神經系統體征,如偏癱、肢體麻木、語言障礙等表現,腦CT或MRI檢查可查到腦梗死或腦出血灶。
3.3 混合性癡呆
同時存在有老年性癡呆和血管性癡呆的癥狀,有時鑒別較困難。
4 治 療
目前有關癡呆的研究與治療已取得很大進展,促智藥的研究和開發為癡呆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福音,血管性癡呆患者治療以改善大腦血液循環、促進大腦代謝為主要途徑。對于老年性癡呆至今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現臨床上關于老年性癡呆的治療設想包括:治療行為方面的癥狀,如躁動、攻擊、壓抑、焦慮、冷漠、睡眠或食欲改變等;治療癡呆的基本癥狀,如記憶、語言、注意力、定向力、智能等;減低疾病的進展速度;延緩疾病的發生。而短期的治療設想是指代替或促進現有的神經元功能,主要指神經遞質系統;中期的治療設想是建立防止神經元死亡以延緩疾病進展的方法;長遠的治療設想是進一步理解老年性癡呆的病因及病理過程,來控制發病過程,從而達到預防、改善、治愈或阻止疾病的進展。藥物治療只是老年性癡呆防治措施中的一個環節,除了服藥以外,還應重視患者的心理調節、語言訓練、護理等諸多方面,才能取得好的療效。
5 結 論
老年癡呆患者的護理是一項艱巨的工作,護理工作者要付出極大的愛心、耐心、細心和毅力,同時還需要親屬和看護者正確地理解老年性癡呆的特點,采取積極態度,使癡呆老人能生活在一個充滿親情與關愛的環境中,避免歧視和虐待老人的情形發生。對于大多患者而言,實施正確的心理護理和精心護理比藥物治療更重要。患者家人對患者是否關心、是否配合治療,直接關系到治療的成敗。不論何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治療,也不能對患者持厭惡或敵視的態度。
通過對老年癡呆患者的護理我們認識到,對老年癡呆必須早預防、早發現,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一絲不茍地做好護理工作,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減輕家庭負擔,使家人得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