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構建初中物理和諧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汪素梅
摘要:和諧課堂是初中物理教學追求的最高目標和最高境界,對于如何構建初中物理和諧課堂這個問題,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fā),認為可以從構建師生關系的和諧、教師施教與學生需求的和諧、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的和諧、教學目標與素質教育的和諧等四個方面著手,營造民主、平等、自由、合作、進取、互愛的教學氛圍,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最優(yōu)化。
關鍵詞:構建初中物理和諧課堂
“和諧”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是社會各方面的追求,也是初中物理教學追求的最高目標和最高境界。“和諧課堂”,就是要在教學各方面追求一種“度”的平衡,營造民主、平等、自由、合作、進取、互愛的教學氛圍,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最優(yōu)化。對如何構建初中物理和諧課堂的問題,我在教學實踐中有以下幾點粗淺的思考,請專家學者賜教。
一、構建師生關系的和諧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就是要構建平等對話、互相尊重、用心溝通的師生關系。教師應該怎么做呢?
1、充分認識愛是教育的靈魂。。列·尼·托爾斯泰曾說過:“如果教師只有對事業(yè)的愛,那么,他是一個好教師;如果把對教育帶來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他就是個完美的教師。”
2、教師要用平等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學生。教學中發(fā)現(xiàn),班級里往往存在著一部分學生想象、思維和動手等能力發(fā)展不平衡,教師要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閃光點,以優(yōu)勢帶動劣勢,融入集體學習。比如有的學生雖然成績不理想,但是動手能力較強,教師可以為這部分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自我展示的機會,如義務維修小電器、實驗設計、手工制作等等,幫助他們找回學習物理的自信。
二、構建教師施教和學生需求的和諧
初中學生剛接觸物理學科,對物理知識充滿了好奇和渴求,也希望物理的有趣能為他們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由此可見:
1、學生渴望感受物理的適用性和趣味性。在教學中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生產和生活實際,注意把理論知識與學生熟悉的日常現(xiàn)象和具體實例結合起來,比如浴室利用水蒸汽液化放熱來燒水、由于光的折射筷子斜放入水中會變彎等等,使學生認識到物理就在身邊;另外物理概念規(guī)律等知識應盡量從實驗中探究得出,讓學生親身感受物理的客觀存在和科學性。
2、學生渴求科學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學好物理,就是要指導學生會讀書、細觀察、多動手、勤動腦,在上課、實驗、練習等多方面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除了簡單的方法介紹和經驗交流,教師的示范作用也很重要。比如在講一個力學題時,老師要帶領學生讀清題意,畫出示意圖、受力分析,思考適用的力學原理,列式解題,寫出答案。教師分析推理的過程,實際上也應該是學生解題的思維過程,這時候,教師示范得是否到位,也會影響學生正確學習方法的掌握。 三、構建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和諧
如果把教學內容比喻成馬的話,那么教學手段就是鞍,好馬要配好鞍。教學手段運用得恰到好處,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初中物理來說,不妨從以下幾點做做嘗試:
1、通過師生互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建構。教師要為學生設置主動參與教學的空間,在交流與合作中實現(xiàn)教學共贏。比如要測量大氣壓強的值,教師可以把實驗器材如注射器、彈簧秤、刻度尺、吸盤、鉤碼、沙子等發(fā)給學生,發(fā)動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老師對學生設計的方案進行總結后,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實驗操作、得出數據。學生一次性將數值測量在誤差范圍之內是很難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存在哪些問題,研究改進方案重新實驗,這樣,教師的引導與學生主動學習就實現(xiàn)了有機的結合,有利于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培養(yǎng)。
2、自制小實驗活化教學內容。自制小實驗要簡單、可操作、不占用太多的時間。小實驗的運用,可以起到設置問題情境的作用。比如在講蒸發(fā)一節(jié)內容之前,用紙巾蘸水在黑板上將復習的內容寫下來,學生開始感覺莫名其妙,抖起精神想揭開謎底,當蒸發(fā)的概念講完后,黑板上用水寫的字已經消失了,老師回過頭來問這是什么現(xiàn)象,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回答,饒有興趣地理解了蒸發(fā)的概念。
3、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設備作為輔助教學手段紛紛走進了課堂。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很多,除了情景上的展現(xiàn),多媒體技術還可以把教師設計的細節(jié)內容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突出教學重點難點的把握,比如文字描述中有很多關鍵詞和語句,可以通過動畫和色彩等效果來著重提示。
四、構建教學目標與素質教育的和諧
物理學科素質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思維素質和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德智美勞四個方面獲得全面發(fā)展。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構建與之相吻合的三維教學目標,使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潛移默化地形成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上述四個和諧的構建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教學各方面的和諧促進才能為構建和諧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實現(xiàn)有效構建,教師在課余時間要注重鉆研教材、教法以及學生的特點,積累日常現(xiàn)象、小實驗以及物理名人的趣聞、經歷和典故,體會物理學的思維方法和博大精深,為構建初中物理和諧課堂不斷充實“后備箱”和技術支撐。
[1]金輝.胡仲偉.汪浩.運用信息技術自主建構物理知識.丹江口教育信息網,2007.10.12。
[2]朱永新.楊樹兵.創(chuàng)新教育論綱.《教育研究》,1999年第8期。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4]覃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十七大報告輔導讀本》,人民出版社,2007.10。
[5]張瑋.關于構建和諧物理課堂的幾點思考.《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