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學設計:優質高效物理課堂的關鍵
仝越
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首先應從課堂教學上突破。不管怎樣的教師,都希望自己的教學有較高的效率,都追求在輕松快樂的課堂氛圍中成功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而高質量的教學設計是打造優質高效物理課堂的關鍵。關于教學設計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探討。
一要善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寓樂于教。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愿望,我們所有的計劃,所有的探索和理論統統都會落空。”所以培養學生的興趣至關正要,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生只有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主動地調動全部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教學情境創設包括課堂引入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索欲望,如通過實驗、教材插圖、交流與討論等途徑,引導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以問題為中心組織教學。比如在引入壓力的作用效果即壓強,我做了一個氣球壓在砧板上的教具,實驗后結合當時熱播湖南衛視里的人在砧板上再壓上石頭而沒有受傷的課件,學生的探索熱情立即高漲起來,為下面的教學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創設情境還包括創設合作情境和操作情境,培養合作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是否高效主要是看學生學習的效果如何;實踐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教學中創設操作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盡可能的給學生提供動手實驗嘗試的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探索知識的形成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總之,興趣對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
二要注重過程和方法。課程標準要求教學過程應該在三個維度上實現教和學的目標,即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課標明確提出要改變以往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把學習的重心向知識的探究轉化,
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從而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于創新的探索精神。物理新課程標準強調要注重科學探究其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來說,其基本過程具有五個要素:① 提出問題;② 進行猜想和假設;③ 制定計劃,設計實驗;④ 觀察與實驗,獲取事實與證據;⑤ 評價與交流。很多實驗的結論該放手有學生自主探討的決不能包辦,比如探究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等等。
五個要素只要老師適時點撥學生均可自主完成,完成后學生會有很強烈的成就感和在自主探究中既學到了知識又體驗了探索自然奧秘的樂趣。
三要恰當的教法和學法是打開優質高效學習之門的鑰匙。可以肯定地說,采用恰當合理的教學方法,才能讓教師高效率地教學,學生高效率地學習。教師掌握的教法越多運用的越恰當,課堂教學就越機智靈活,越充滿生機,學生獲得的學法指導越多越充分,掌握知識的水平就越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可是,很多情況下課改提出的探究教學在課堂上徒有其表,分組討論僅僅是形式上的合作交流自主互動,真正探討的只是小組的優生占據了主導地位,多數成員反而把小組當作避風港,逃避學習,所謂的“探究”實質還是教師“獨自”的教學舞臺,打擊“假互動”、“假探究”是落實打造高效課堂的保證;所以教師更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善于為學生創設提問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的要給學生質疑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大家都知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授之以魚”僅得一餐之用“,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所以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教師引導要突出“善于”二字,要引而不發,導而不套,含而不露,指而不明,要給學生留下自我選擇、判斷、聯想、發現和創造的思維空間。
四要準確定位師生關系,竭力推動學生參與。著名教育家斯卡納金曾說過,“如果孩子沒有學愿望的話,我們的一切想法、方案、設想都將化為燼,變成木乃伊”。可見,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要實施高效的課堂教學,就必須重視調動學習主體的積極性,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教育觀念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轉變,教師與學生兩個“角色”要準確定位與時俱進,教師好象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學生是“特邀佳賓”,前者的任務是:穿針引線、營造氣氛、創設情境、啟發誘思、調節控制、鏈接搭橋、轉換銜接、畫龍點睛、承上啟下、扶持幫助、“導富濟貧”;“特邀佳賓”是活動的主體,應給予盡可能多的活動空間與時間。教師既不能鳩占鵲巢、越俎代庖,也不能“放羊”、“牽牛”、“喂豬”、“填鴨”。同時要注意個體差異,問題的提問和設疑要找準對象。
五要教學環節要流暢自然合理有序。課堂教學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科的教學規律,做到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外到內,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有生活走入物理,再由物理走入社會,有序的最關鍵技巧之一是善于設計問題。設計巧妙適當的問題能引起學生興趣,激發探索欲望,引導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激發他們的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