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
張曉明
論文關鍵詞: 初中物理;探究式學習;探究能力
論文摘要: 初中是學生開始學習物理的起始階段,在這一階段就大力提倡探究式教學,對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自學能力,有著關鍵的作用,并且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可為其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
探究式學習是指教學過程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
“探究學習”強調學生學習方法與過程,探究式過程和方法適合在理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是教授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自我汲取知識的能力。“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正是在新課程標準下所生成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符合新一輪國家基礎課程改革的要求。這種模式能讓學生通過自身的經歷和體驗,不僅獲得了物理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能讓學生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形成科學的精神和科學的探究觀。
一、初中物理“探究學習”的課堂教學基本結構
1、指導預習、討論交流
課前給學生布置預習,讓學生有目的的地看書,交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把這些問題在課堂上共同討論,讓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展自己的見解。
2、定向思維、實驗探究
選擇核心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在探究活動進行的,提出問題,猜想成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和論證,評估、交流等過程中創造機會讓學生動腦、動手,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科學態度和探索精神。
3、導學導議、歸納新知
在實驗探究的基礎上,抓住重點、難點引導學生思考、開展討論,最后由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掌握重點。
4、鞏固應用、反思質疑
設計跟學生聯系較密切的問題、練習等,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中引起對知識的探索,提出質疑。
5、課外延伸、自主探索發展
通過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做課外實驗,以期獲得對物理學習的不同經歷和體驗。這只是一般的結構,具體教學中應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靈活運用。
二、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在課堂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經常處于一種探究的沖動之中,學生在強烈的探究欲望之下會積極主動地去想,去做。
例如:在“平面鏡”教學中,教師做魔術表演“水淹蠟燭”:轉盤上豎直放一塊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玻璃后的某一位置放一只透明的杯子。調節轉盤,使學生透過玻璃清晰地看到杯中也有一支“點燃”的蠟燭。往杯中倒水,當水面漫過燭焰時,發現燭焰沒有熄滅。這是什么現象呢?怎樣形成的?學生的欲望被激發起來了,于是有了探究的過程。 又如在“慣性現象”一節,可首先演示“擊出木板,雞蛋落入水杯”的驚險實驗,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然后向學生展示一幅“兩個學生在行駛的火車上,沿列車行駛的同向或反向跳遠”的投影片,并提出如下思考題:這兩位同學誰會跳得更遠一些呢?同學們想得出正確答案嗎?想揭開實驗中雞蛋沒隨木板飛出而落入杯中的奧秘嗎?引導學生探究“慣性、慣性定律”后,得出滿意的答案。
教師創設的問題情景,只有當學生感到需要問個“為什么”、“是什么”、“怎么辦”的時候,思維才會真正啟動起來,才能讓學生盡快進入狀態,為自主探究作好準備。其中教師最常用、有效的方法有設計實驗、直觀教具、掛圖、物理故事、生活實例、多媒體技術等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三、 將探究方法貫穿于實驗教學的始終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不斷地體會和應用實驗研究的方法,增強學生運用科學研究的方法,增強學生運用科學研究方法的意識和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充分利用實驗的優勢,讓學生通過科學探究的過程,通過自己的思維模式不斷地向科學的思維模式發生順應,潛移默化地接受科學方法的教育,對培養學生創新素質具有重要意義。中學物理研究的方法有很多,運用最多的是以下幾種:(1)控制變量法;(2)轉換法;(3)類比法;(4)理想化法;(5)歸納法。
四、探究教學要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
“探究教學”還要求讓學生親自、主動地去探究,給學生一種科學有效的探索真理的途徑和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動手技能,不能只滿足于驗證一條規律或發現一則已被證實的理論。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增加學生自己探索知識的活動量,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們這一年齡階段所特有的好動性、表現欲,從而有效地發現學生的個性并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的作用不是把學生當容器,向學生灌輸知識,教師責任更重要的是啟發、誘導、幫助學生主動、積極、創造性地學習,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提昌探究式學習,讓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充分發揮學生主動能動性。使物理教學不僅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而且還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
1 徐衛華.高校課堂:模式與案例[M].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12.
2 趙恒孜.淺析物理教學中思維定勢的二重性[J].物理教師,2000.
3 劉佐成.弱化思維定勢的作用,強化物理創新思維訓練[J].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