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農村中學物理分組研究實驗的整體程序
祝永祿
現行初中教材安排科學探究實驗16個,并且將探究的各個環節滲透于不同章節,讓學生在科學探究過程中,不僅學習物理知識和技能,還能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有助于養成科學實驗的習慣。因此,指導學生做好這些實驗。對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對物理知識的鞏固和運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讓學生走進實驗室,去看、多做、多想、多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能達到會看、會做、會想、會說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驗、理解、表達、實際運用的能力。那么,農村中學實驗設施相對薄弱,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讓學生走進實驗室,知道怎樣做、如何去做、應注意什么問題。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分組科學探究實驗能力,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分組科學探究實驗的質量,是我們農村中學物理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現將我在實際教學中對分組探究實驗的整體程序安排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課前準備階段
1. 分組:每組成員2~3人最為合適。人員過多會使實驗室噪聲過大,影響實驗和學習;人員過少,受學校器材設施條件限制,且達不到協作交流,共同研究的目的。每組可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實際的實驗動手操作水平,進行優、差結合。
2. 分工:每組選一名責任心強的作為組長,負責全面、接管實驗前儀器的領取登記,和破損登記工作。要求學生填寫實驗登記卡。
3. 實驗前必須用的器材、從質量和數量上給予保障。教師要事先協同實驗員進行抽查檢測,同時要親手預作實驗,測出每組的數據,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科學實驗的優良作風。
4. 對于分組實驗要充分考慮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儀器的準備工作,同時考慮實驗的拓展。
如在“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的實驗中,學生做完實驗后,可提出如何稱出一顆大頭針的質量。并同時要求實驗后依據科學探究七個環節,完成一份實驗報告。對于有些實驗,實驗前也必須作這樣的準備。
二、實驗操作前
1. 闡明中心,引入實驗。在學生動手之前,把學生課前預習的問題進行簡單提問,并扼要闡明實驗的目的及要求,突出實驗的關鍵和注意事項,使學生做前目標明確,減少實驗操作不當和誤差。
2. 看實驗錄像或教師演示,規范操作。每作一個實驗,組織看5分鐘學生分組探究實驗錄像,規范實驗操作程序同進應對第一次接觸的儀器進行介紹,使學生掌握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使學生養成規范操作習慣。
三、實驗過程中
1. 巡回指導,及時指正。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動手協作配合。同時對學生發現新問題及時啟發誘導,培養他們的實驗興趣。對動手能力差的學生做到重點指導。
2. 引導學生歸納結論。首先抽查學生的實驗結果,師生共同評估,讓學生歸納分析得出結論強調學生重視實驗數據記錄的真實性,及時引導學生對實驗誤差的分析。
3. 布置作業完成實驗探究報告。
四、實驗結束
清點儀器。讓學生填好儀器登記卡,養成愛護儀器愛護公物的好習慣,在實驗管理員核實后每組組長方可離開實驗室。
以上是我結合農村中學的實際情況對物理分組實驗探究程序的做法,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進一步探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