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激發
康慧英
摘要: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的關鍵是在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本文從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談論了物理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物理;興趣;學生
目前,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的關鍵,是在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由接受知識的被動地位轉變為自己積極發現和獲取知識的主動地位。 在智力水平相近的情況下,非智力因素對學習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雖然不直接介入學習過程,但能夠引導和激發智力因素,推動學習過程順利進行,提高學習效果。興趣是產生注意力的基礎和求知的動力,正如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對發展學生智力和能力,推動和激勵學生學好物理,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是至關重要的。 要充分啟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要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 現代科學表明,人在愉快的時候,在有興趣的時候,學得最快,效率當然也最高。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習不是毫無表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中,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接觸、情感的交流、知識的溝通。”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茍言笑,仿佛這樣才是師道尊嚴,殊不知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氣氛中感到壓抑,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進入教室后,帶給學生的應該是一副愉快可親的面孔,教學中經常用眼神表示對學生的信任和鼓勵,用點頭、微笑等動作來表達對學生成功的肯定,在評價學生的回答時,要堅持以表場為主,時刻給學生以鼓勵。即使學生回答錯誤,也應聽他們把話說完,然后努力去發現其中的積極因素,給其某一方面、某種程度的肯定,尤其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更要特別鼓勵,消除他們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礙。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公正、熱情、恰如其分,還要發揚民主作風,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插話、提問和發表不同意見的機會,形成一種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 二、注重教師語言的錘煉 由于學科自身的特點,物理教師的語言更應該簡練、準確、恰當。如果語言能夠生動,會加大學生上物理課的興趣。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物理教師在平時的備課過程中做好充分準備。 1.利用好歌詞、詩句、諺語為物理教學服務 筆者在與學生共同學習參照物時,引入了“小小竹排江中游”, “滿眼風光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乘船以涉水,水去而船不徒矣”這類歌詞和詩句;在學習聲音時引入了“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在光的傳播一課,引入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比熱容這一課的教學中,引入了“城市尚余三分熱,秋光先到野人家”;在平面鏡一課,引入了“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這類詩句歌詞在物理課上的引用不勝枚舉,而且教師在物理課上如果將這些恰當的歌詞詩句信口拈來,學生常常會眼前一亮,既增加了師生感情,又增加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注意物理課堂語言的錘煉 在光學部分,筆者多次放慢語速告訴學生“我們看到物體,需要有光射入我們的眼睛”,這句話的應用,在學生辨別光路走向時,無需更多解釋,學生對箭頭正確的指向一目了然;在做光的反射實驗時,筆者特意放慢語速告訴學生“光沿著紙板射出”,兩個字沿著,使學生立刻了解到該實驗中紙板的用處。教師語言的錘煉需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平時注重語言的推敲和積累,教師語言簡練精確、通俗易懂,學生才會愛上物理課。 三、注意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學生的興趣愛好不是先天就有的,他們在青少年時期直接受著家庭、社會和學校等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受教師的影響最深:教師豐富的知識、生動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講解、頗有教養的舉止,甚至衣著整潔的外表,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喜歡模仿他們所敬慕的教師,愛屋及烏,自然也就喜歡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并且以學好這門功課感到由衷的愉快。 四、運用好物理學家的小故事及物理歷史故事 我們的教參上、物理學報上附有不少物理學家的小故事,教師自己平時也要注意積累一些科學故事,并且用自己的語言加工簡化,把它們拿到課堂上來,這些故事的引入對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大有裨益。 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筆者讓學生查找亞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頓對該定律認識的不同,并簡單講解他們的貢獻;在學習電話時,筆者給學生介紹電話發明權的爭奪;在學習磁時,筆者介紹了沈括。這些物理學家和歷史故事的引用都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五、加強學習目的教育,采用各種方法揭示物理世界中的知識珍寶 要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必須讓學生對科學本身產生興趣,進而使這一興趣由外部向內部轉化。 l.結合實際,貼近生活 平時備課時要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善于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或通過演示實驗引入新課。不少學生厭學是感到學了沒用,學的知識有時與現實生活相差太遠,因此,教師講課一定要盡量貼近生活,聯系實際。貼近生活,學生看得見,摸得看,易于理解;聯系實際,學生易于掌握。因此,教師要盡量把新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掛起鉤來,便于他們理解掌握。筆者在講“蒸發吸熱”時,從校醫室拿了一些酒精棉球,一一擦在學生的手背上,讓學生感受酒精蒸發時的那種涼涼的感覺,學生學習這一課的興趣特別高,效果也非常好。可見,抽象的概念要盡量結合實際,貼近生活,這樣做不僅便于學生理解,而且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印象,從而越學越有興趣。
Abstract: The decisive factor 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reform is to utmostly arouse students' initiative of learning physics in teaching and bring students' subjective role into full play. This paper talks about how to mo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n physics teaching starting off from cultivating students'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thus to improve physics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physics; interest;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