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高中教學物理教師要更新觀念
姜治林
摘要 有效教學是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確保教學效率不低于平均效率的教學。“有效”指的是教師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開展一段時間教學后,學生能夠有具體的進步;“教學”指的是教師組織、維持、引導學生學習的行為和策略。新課改下,實現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教學,是保障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必要手段。
關鍵詞 教學理念 試驗學科 學科聯系
一、教師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認為教學活動是一種生命活動,其性質是一種有序的創造性的文化活動。這種活動即人自身發展的需要,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它既是人發展的內驅動力,又是人發展的有意識的目標,包含著人的理想、欲望、情感和意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人格魅力示范、學習方法示范、思維過程示范、學習態度示范,為學生的創新學習提供科學精神典范和科學方法范例,是學習的示范者;教師根據學生的需要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是學習的組織者。教師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外部動力,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是學生學習的鼓勵者和學習興趣的調動者;教師鼓勵學生質疑,在質疑中開發學生深層次的創造潛能,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和學習的主體。
傳統教學中教與學的關系成了奴役化關系:把傳授知識當成學習,把知識和技能當成唯一目標,把知識當成教學目的或像擁有所有權一樣去占據課堂的時間和空間。物理教學如果在新課標下仍不能超越傳統教學模式,舊的教學弊端無從解決,我們的物理課堂教學則始終是一個復制文本的行為, 其實質是穿新鞋走老路。
分析形成這種傳統特點的原因,在于課堂教學活動是在已被設定的環境中進行,這種特定的環境中有需要完成的具體目標,客觀也就外在限制了教師和學生的頭腦,形成某種思維定式。教學活動是一種經驗和體驗活動,作為教師有先學的體悟,他們熟悉課程的難點和重點,也知道哪些知識學生學習起來有困難。當這種經驗和體驗與特定的環境和任務相結合時,就容易產生一種本能意識——把自己確立在“神圣”的地位,對自己崇拜,已有的體悟、經驗和方法不再成為有待探討的東西,反而成為直接傳遞的經驗和方法,這就導致了教學“模式”化,教師在課堂上擁有絕對的支配權力。我們要努力改變這種現狀。
作為物理教師應該科學地因人、因材確定每一能力的培養措施。如課堂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采用啟發、指導、講解、討論等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觀察自然現象,自己動手動腦做實驗,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確的結論;恰當地安排習題,培養其觀察和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通過對某一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識的應用的探討,組織學生進行必要的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培養他們的分析、概括、推理、抽象、想象、判斷等思維能力。
二、物理教學中要注重過程的教學新課標要求重過程和方法, 粵教版物理必修1 并沒有直接給出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而是先教學生沿著人類對落體規律認識過程和類似探究方法進行探究——影響物體下落快慢因素探討, 打點記錄自由落體運動信息, 觀察數據, 假定猜想, 分析和處理數據, 列表或做圖象 (s-t,s-t2,v-t), 定量得出自由落體規律. 我教學上確實是這樣做的, 進度似乎慢了, 但效果卻很好, 特別是學生對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的得出過程有一個切身的體驗, 體償到了得出物理規律的堅辛, 培養了尊重客觀事實的意識和堅毅的品格. 通過探究過程 ,學生對物理的研究方法和實驗數據處理方法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鍛煉了動手列表和畫圖能力, 這對他們今后科研能力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這決不是多做幾道自由落體運動題目所能夠達到的. 自由落體運動規律以前的教材是直接告訴學生的, 學生當然也不難記住這些規律及相關的公式,但這些規律得來的研究方法和艱苦過程學生是沒什么體會的, 學生的探究能力是很難從中得到培養的。
四、物理教學引導學生注意數學方法的使用, 加強學科間的聯系數學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物理學的發展都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此不再贅述。
至于在物理教學中過分數學化和忽視物理過程的分析,恰恰是沒有用好數學而不是“數學”的過錯。我們的認識是,首先要講清物理過程和物理實質,并充分運用好數學這一簡潔、準確的工具,促進和深化對物理問題的理解。在這次試驗課本的編寫中,著重加強了以下幾方面數學方法的講述和要求:對圖線有所加強。在運動學、熱學、電學中不但都加強了用圖線處理數據,還用圖線講解概念和規律。比如,在直線運動一章中對加速度概念的擴展,對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公式的推導等,都是應用圖線進行的。矢量的觀念有所加強。
除了力之外,對速度、動量等處都增加了矢量圖示。在運動的合成和分解中,也加強了矢量圖。比如,動量是矢量,學生會知道,但由于高中階段主要用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處理一維運動,因而動量的矢量性在具體問題中往往被淡化了,增加矢量圖(包括二維碰撞的矢量圖),目的是加深學生對動量矢量性的認識,便于正確運用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處理問題。
至于矢量的運算,則不做更高的要求。注意訓練學生用代數方法求解。列出方程,進行文字運算,聯立求解。還結合力的獨立作用原理和運動獨立性原理,引入正交分解法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