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叢培娟
[摘要]中職學生數學基礎差,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濃厚,本文從教師的自我素養、教學方法及師生溝通的藝術三方面闡述了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從而使數學更好地為專業教學服務,為學生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情感素養 教學方法 學習興趣 師生溝通藝術
人的成就或學習的好壞,既需要聰明才智,更需要飽滿的學習熱情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數學學習也一樣,有人說“天才就是入迷”,這是說“入迷”(屬興趣)在成才中起了作用。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積極激發學生的興趣,造就更多的人才。
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首先要關注自我的情感素養
第一,要擁有一顆愛心。愛心是一種由衷的熱情,是一種自我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的確,作為一名中職教師,心理壓力大,學生數學基礎差,有的學生從小學到初中數學都沒及格過,學習興趣不濃厚。但這一切,當我們走上講臺,當我們面對那些可愛的學生時,都應該把它輕輕地卸掉,用真愛的陽光去灑布教室的每一個角落。只有我們真摯的情感“投射”到學生的心靈上,才會喚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成為打開學生心靈的金鑰匙。試想,一走進教室我們就是一副疲憊的面孔,一開口就是一種有氣無力的語調,學生有問題教師就覺得不耐煩,這樣的課堂能吸引學生嗎?這樣的老師能受學生歡迎嗎?學生又怎能有興趣學習呢?
第二,要善于表達情感。國外心理學家曾得出這樣一個公式:信息的總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調+55%面部表情。一個眼神,一句溫馨的話語,或者走到學生的身邊看一看他們的解題過程來表達老師的關注。
第三,要善于控制情感。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當你走上教師的崗位,決心把自己的一生獻給塑造人的崇高事業的時候,要記住,你可能有陷于難以控制、時常發生的矛盾情緒之中的危險。要做火熱的情感和冷靜的理智融為一體的大河,而不可匆忙地、貿然地做出決定。這是教育藝術永不干涸的源泉之一。”教師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很多復雜的糾紛,這就需要用理智來控制自己的內心沖突,善于寬容的對待學生,而不應把不恰當的喜怒哀樂帶到教學中。在《中國教師:專業素質的修煉》一書中提到“我心中的理想教師”這一話題,并指出人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該具有這些優秀的素質:
(一)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
(二)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
(三)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四)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該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
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
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關注自我的情感素養,努力成為學生心中的理想教師。
二、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其次要把握數學教學方法
第一,我們要端正自己的數學教學觀,要相信大部分學生是能理解數學并能積極的運用好它的。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天體的運動軌跡是橢圓,摸彩票的問題和概率有關,住房貸款問題與數列有關……可見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而且數學的分支繁多,而人們在理解世界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上又往往是風格迥異。因此,我們不能因為某些學生暫時在數學學習上沒興趣,而對他們失去熱情和信心。
第二,我們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尤其對我們中職院校來說更多的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風格,“以長促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介紹數列時,向同學們生動講述數學家高斯的故事,這不僅能激起學生的興趣,更使得一部分同學通過對人物的理解實現對數學內容的理解;在容易使人糊涂的“弧度”課上,教師故作無奈道“喔、喔,要氣死我了!”玩笑之余,讓學生記住了一個枯燥而有用的數字(1度=0.017456);同時多舉些與數學有關的趣味性例子,比如怎樣一筆畫下奧運五環,怎么畫正方體比較快;這些都能給學生帶來興趣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自信。
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學生興趣培養的橋頭堡。因此我們要精心設計、把握好教學策略與方法,努力使數學課堂成為學生獲得知識與幸福的源泉。更好的為專業課程服務。 三、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最后要掌握師生溝通的藝術
我們知道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是在師生之間的溝通中進行的。溝通是教師實現教育目標、滿足教育要求、實現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激發學生興趣的主要途徑。師生在交往溝通時,如果教師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和感情,學生與教師的人際關系必然僵化,那么,教師無論怎樣良苦用心,學生也不會接受,并從內心深處抵觸教師的所有言行,包括知識的傳授。可以說,學生是先喜歡教師,再喜歡教師所提供的教育。因此,我們要掌握并積極運用好師生溝通的藝術。
第一,對學生應無條件的尊重。“尊重是人類最深刻的需求”,無論這個學生是表現優秀的學生還是基礎非常差的學生,無論這個學生是在積極回答問題還是正在課堂上搗蛋,我們都要學會尊重,而且是發自內心的尊重。因為只有尊重,才會有平等,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溝通。
第二,與學生溝通是要學會同感。所謂同感就是如同感受自己的內心世界一樣感受他人的內心世界。
第三,與學生溝通時要真誠,以喚起學生的信任感。在學校中,幾乎每個老師對學生的期望都是出自良好愿望的,是出于對學生的好心。但是,不是每個老師的良好愿望和好心都會得到學生的接受,這其中有一個原因是不同的老師在與學生溝通時,學生對他們的真誠度的高低感受不同。所謂真誠,就是真實地表達自我。
比如,有一次,我找一個學生談話,問他為什么不做數學作業,他不回答我。見此情形,我就輕聲地對他說了一句“是不是每次布置的作業你感到特別困難,不會做”,他馬上回了一句“那些作業我一個都不會做”。聽了這句話,我誠懇地問他“以后你就把每節課對應數學書本上的例子抄下來作為作業,可以嗎?”他愉快地接受了,而且以后再也沒有缺交數學作業。在這個過程中,我以愛和尊重為前提,在同感中真誠地與學生進行了一次愉快和有效的溝通,因此取得了比較好的教育效果。
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使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關鍵,當然作為老師也要注重學生的人格修養,習慣的養成,堅強的毅力等等,這都需要我們在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中深刻領會與積極探索。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積極關注自我的情感素養,精心的組織教學,掌握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掌握師生溝通的藝術,那么我們一定能成為學生喜歡的教師,我們的課堂也一定是受學生歡迎的課堂,我們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一定會在學生全面發展的數學素養及專業教學中取得巨大的成功。
[1]喬家瑞.數學基礎版.語文出版社,2007,4.
[2]金堂.全腦思維訓練游戲.石油工業出版社,2006,6.
[3]朱永新,袁振國.中國教師:專業素質的修煉.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