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陳志坤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新課改的要求,更是時代的要求。那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呢?我認為,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應該有與之相適應的,能促進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教學方式。就目前來說,數學創新教學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 、開放式教學:這種教學在通常情況下,由教師通過開放題的引進,在學生參與下解決,使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本質,品嘗進行創造性數學活動的樂趣。開放式教學中的開放題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結果開放,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結果;二是方法開放,學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三是思路開放,強調學生解決問題時的不同思路。
2 、活動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讓學生進行適合自己的數學活動,包括模型制作、游戲、行動、調查研究等,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數學、理解數學、熱愛數學。
3 、探索式教學:采用“發現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形成、規律的發現、問題的解決等過程。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應當在數學教學中充分有效地結合上述三種形式(當然不僅限于這三種形式),通過逐步培養學生的以下各種能力來實現教學目標:
一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敏銳的觀察力是創造思維的起步器。那么,在課堂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呢?第一,在觀察之前,要給學生提出明確而又具體的目的、任務和要求。第二,要在觀察中及時指導。比如要指導學生根據觀察的對象有順序地進行觀察,要指導學生選擇適當的觀察方法,要指導學生及時地對觀察的結果進行分析總結等。第三,要科學地運用直觀教具及現代教學技術,以支持學生對研究的問題做仔細、深入地觀察。第四,要努力培養學生濃厚的觀察興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只有學生感興趣的學習,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的參與。
二、培養領悟力。
數學領悟力是可以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逐步成長起來的。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應該善于啟發學生認識和理解所學的知識,并能熟練的掌握數學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過培養學生的領悟能力,優化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讓學生達到“真懂”的地步。
三、培養想象力。
想象是思維探索的翅膀。數學想象一般有以下幾個基本要素。第一,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豐富的經驗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擺脫表象干擾的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執著追求的情感。因此,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學生學好有關的基礎知識。其次,根據教材潛在的因素,創設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誘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另外,還應指導學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類比、歸納等。 一個懂得如何學習的學生在課堂上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一個好的教師也應該懂得怎樣來培養和保護學生的想象力。有時候,學生的想象力可能是“天馬行空”,甚至是荒唐的,這時候教師還要注意引導:解題是否浪費了重要的信息?能否開辟新的解題通道?解題多走了哪些思維回路?思維、運算能否變得簡潔?是否有方法的創新?能否對問題蘊涵的知識進行縱向深入地探究,梳理知識的系統性?能否加強知識的橫向聯系,把問題所蘊涵孤立的知識“點”擴展到系統的知識“面”?為什么有這樣的問題,它和哪些問題有聯系?能否受這個問題的啟發,得到一些重要的結果,有規律性的發現?能否形成獨到的新見解,有自己的小發明?等等。通過不斷地想象,讓學生的思維能夠持續飛翔,從而不斷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四、培養發散思維。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比如訓練學生對同一條件聯想多種結論;改變思維角度,進行變式訓練;培養學生個性,鼓勵創優創新;加強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思等。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開放性問題的出現,不僅彌補了以往習題發散訓練的不足,同時也為發散思維注入了新的活力。下面是我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一個例子,事情緣起于一本教輔讀物的一個練習題:
五、培養(誘發)學生的靈感。
在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捕捉和誘發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靈感,對于學生別出心裁的想法,違反常規的解答,標新立異的構思,哪怕只有一點點的新意,都應及時給予肯定。同時,還應當應用數形結合、變換角度、類比形式等方法去誘導學生的數學直覺和靈感,促使學生能直接越過邏輯推理而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六、培養討論習慣。
創新教育要求師生之間形成民主平等的和諧氣氛,要為學生思考、探索、發現和創新提供最大的空間,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和探索的基礎上,進而形成有利于學生主體精神、創新能力健康發展的寬松的教學環境和教學體系。在課堂教學中,允許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展開討論,這能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討論的過程實質是相互競爭、相互誘導、相互激活的過程,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象在討論中一旦被觸發,有如激流奔放,甚至可以形成洶涌的創新思維浪潮。如對習題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的討論,對 數學實際問題的討論等,均能吸引學生思考,拓寬思維的空間,激活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去思考問題,進而發出創新思維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