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結束,現代農業起航!
福來顧問
在全國“兩會”即將召開的2月13日,《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由國務院公布,這是我國首部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是今后5-10年現代農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接著在“兩會”召開期間的3月8日,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這是促使小農變成大農,使農業產業規模化、農村企業龍頭化,打造現代農業發動機的戰略舉措。
《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和《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的出臺具有重大標志性意義:標志著黨中央、國務院在“三化同步”(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中高度重視農業現代化;標志著發展現代農業從理念要求變成了實際舉措;標志著現代農業發展在國家政策的頂層設計上有了總體部署安排;標志我國推進現代農業發展進入最重要的發展時期。所以說,2012,是中國現代農業的元年!
部署現代農業的必要性和及時性
此時部署現代農業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
首先,我國已經具備了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的基礎和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糧食連續八年增產,農業科技貢獻率、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53.5%和54.5%。同時,我們已經初步構建了強農惠農富農的政策體系,經營體制機制日趨完善,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不斷發展壯大,工業化、城鎮化的引領推動作用更加明顯,科技支撐更加有力。這時候提出農業現代化發展規劃是適時的,具備了大發展的基礎。
其次,補齊農業現代化的短板是我國全面現代化的當務之急。全面的現代化是“三化同步”的現代化,目前“三化同步”的短板是農業的現代化,補齊短板,才是真正的全面的現代化。當前我國農業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農業科技貢獻率還相差20個百分點,農業生產人畜力比重仍接近50%,農業發展依賴水土資源消耗、靠天吃飯的局面仍沒有根本改變,這說明落后的農業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短腿。現在就是要加快現代農業的發展,以實現與工業化、城鎮化的平穩協調發展,打牢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實現真正的強盛。
臺灣的精致農業受到全世界的贊譽和矚目,就是在80年代以后從傳統農業轉型升級而成的。其中的經驗值得借鑒。
當時臺灣農業的發展遇到許多新的問題與困難。農村勞動力老化,農地閑置嚴重,農地面積零碎狹小,農業產品結構失調,農田污染嚴重等。這與我國農業現狀有許多相似之處。面對困局,臺灣當局大幅調整農業政策,改變過去重視“量”的增加,轉向“質”的提升,將農業發展與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環境的改善相結合,追求“生產、生活與生態”的良性循環。1984年,臺灣提出發展“精致農業”,即發展以“經營方式的細膩化、生產技術的科學化以及產品品質的高級化”為特征的農業生產。1990年,還臺灣提出“農業零成長”。這些政策,一是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提高農產品質。如開發與推廣優質米,開發多產期與高價值水果等。二是推動農業生產企業化、自動化與科技化,以提高農業生產力,促進農業升級。三是發展森林、海洋游樂與休閑農業。四是培養核心農民,增加農民福利。五是將部分不具競爭力或污染性的農牧業生產移向島外。從此,臺灣農業步入了質高價優良性循環發展軌道。
現代農業,誰來領航?
我國的現代農業是什么?現代農業簡單地說就是“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從建設過程和途徑來看,現代農業就是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組織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
這是官方對現代農業的概括闡述,而我對現代農業的理解集中在一個字:“新”。現代農業是與傳統農業截然不同的新興產業,是中國未來具有最大發展潛力、農工一體的航母群型產業!
為什么稱現代農業為“新興”產業,因為傳統農業太落后:產業規模實在太小太散,經營模式實在太老太舊,附加值實在太薄太低,品牌力實在太軟太弱。一句話,我國現在的農業產業及產業鏈后端的食品行業太不工業!太不現代!長期以來,許多我們一日三餐消費的糧食、水果、蔬菜、鮮肉、海鮮、禽蛋和調料這些進廚房上餐桌的農產品,沒有加工、沒有標準、沒有品牌。現代農業將把傳統農業徹底打破,即將重建一個新興的現代化產業。
從中觀和微觀的角度看現代農業,現代農業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打通、全產業鏈掌控的產業化農業,是深加工的增值農業,是可信賴可追溯的品牌農業,是完全進入現代化市場的食品業,是技術先進管理先進的工業,是工業化的人才和管理才能振興的新興產業!從這個角度上看,誰能夠在未來領航現代農業呢?我認為這樣的企業一定是:對現代農業有著深刻理解、對現代大規模工業生產有著充分的把控、對社會資源有著別人無法企及的調配、對現代品牌營銷有著豐富的經驗、對全球性高端管理人才有著充足的儲備的企業,包括現有的農業龍頭企業、食品龍頭企業和以互聯網為特征的高科技龍頭企業。
傳統的農業產業要想轉型升級為新興的現代農業產業,特別需要外來因素打破原有的條條框框,從思想觀念、到產業構架、到經管模式、到人才結構,都需要打破和創新,所以,越是非農企業進入這個產業越是能夠成功,這就是我為什么極為看好聯想、萬達等做現代農業的原因!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發展現代農業永遠是國家級戰略方向,未來中國的農業不再是基礎,在一些地區,現代農業將成為主導產業。對此,從事農業產業的企業家們和想進入農業產業的企業家們一定要認識到位。
全國“兩會”閉幕,現代農業起航。你在想什么?你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