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不得”的農業需要“不著急”的企業家群體
黃江偉
“雙軌制”思維沖突。近些年圍繞食品安全的負面報道層出不窮,一方面在于消費者及社會各界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在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快速發展的食品工業與食品農業在產業鏈銜接出現了諸多難以調和的矛盾。其中就有“雙軌制”思維的沖突,在農產品原來采購環節,基本遵循的是“成本利潤思維模式”,壓低原材料以保持總成本的市場競爭力。而在生產企業環節又是一種“品牌消費思維模式”,消費者信任你,你就是老大,消費者不再信任你,你就靠邊站。因此,品牌影響力越大,安全風險越大。因此,匯源進入農業源頭的初衷是安全的訴求。
“產業化”思維擴展。有段子簡述各個產業特點:第一產業養牛養羊,笫二產業殺牛殺羊,第三產業吃牛吃羊,第四產業(文化產業)吹牛皮出洋相。縱向一體化戰略是不少企業進行產業化擴展的重要路徑,深耕農業,既是匯源目前核心業務穩固發展的需要,又是其多年各方資源優化整合發揮效益的重要領域。從匯源果汁,到匯源果肉、匯源果仁,匯源從產品層面正在試圖從果汁專屬類品牌向“匯源果業”綜合類品牌縱向延展。同時匯源農業基地的建設、養殖業的介入等,讓“匯源農業”的產業支撐也逐步豐滿。伴隨著消費者工廠、基地參觀的“企業工業旅游”的繼續深化,“匯源農業觀光休閑度假”現代服務業也有機會進一步開發結果,如此這般將會形成涵蓋第一、二、三、四諸多產業的“匯源農業產業集團”的整體架構。
“戰略性”思維謀劃。我們經常說,很多發展的階段是無法逾越的,你在溫飽的時候,要求責任、高尚顯然有些不合時宜。中國企業經歷改革開放三十余年的風雨波折,有了一定的經驗積累,亦有了一定的胸懷城府,并且越來越多企業家達到了一定的人生境界。朱新禮政府官員下海、牽手資本大鱷德隆系、可口可樂收購因反壟斷被禁止,還有一路上波及企業的各種危機及江湖故事等,波波折折讓企業家更加成熟,更加堅定地將企業戰略性的謀劃放在更大的版圖、更長的時間、更多的利益關聯方等多方面去思量、去權衡,也更能夠從未來發展的視角來布局腳下每一步前進的步伐。
農業是“急不得”的產業,需要的不僅僅是“天時、地利、人和”。搞農業的企業家群體“不著急”,是因為他們要種植“耐心、良知、擔當”,等待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本文刊載于2014年《商界評論》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