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社區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佚名
作者:羅小明羅媛媛劉曉紅
俗話說“社區是漢堡包中間的餡,上有政府,下有百姓,最難為。”這反映出社區是一個上通下達的基層組織,主要是為居民提供服務,環境衛生、勞動就業、社會治安等都在社區的服務功能領域。社區工作簡言之就是以構建和諧社區為目標,并將各種分散的公共服務職能集中整合,“以人為本”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雖然社區服務總體運行態勢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社區服務存在的問題
(一)社區工作者隊伍存在問題
I、因社區工作負擔過重,社區工作者壓力過大等原因導致社區工作者隊伍不穩定,變動較頻繁。社區工作非常細,上級機關部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任務主要靠社區工作者去落實,“社區是個筐,什么都往里裝。”致使社區工作者感到工作和精神上疲于應付。一些年紀輕、文化程度較高、有技術特長的年輕工作者特別是男性社區工作者一旦有新的就業機會,便辭職走人,社區人員流動性大。2、社區工作者的整體結構不平衡。表現在:部分社區工作者由于年紀輕,缺乏經驗,工作能力不強,對社區工作的專業技能未較好地掌握;有的年輕社區工作者又不夠安心工作,影響了社區工作的開展;男性工作者偏少,對某些工作開展帶來不利;文化程度、專業水平參差不齊;任職前普遍沒有接受培訓,任職后培訓方式單一,參加人員缺乏全員性。3、社區工作者對關乎穩定等苗頭問題,不能以敏銳的政治意識及早發現,更談不上及時控制。部分社區工作者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工作待遇和八小時工作權利,致使社區工作者與居民群眾的親和度大為下降。由于社區承擔的任務重,而社區工作者工資少,收入與承擔的責任不平衡,影響工作的積極性,既無法穩定現有的社區工作者隊伍,也不能更大地激發社區工作者的潛力。4、社區工作者來源龐雜,有老居委會保留下來的、有社會招聘的、有下崗失業人員,他們許多人還是沿用政府行政管理的手段從事社區管理,與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社區自治功能的要求尚存在差距。另外,部分社區工作者工作效率不高,知識更新較慢,缺乏主動意識和創新精神。
(二)社區文化建設存在問題
1、由于對社區文化的重視不足,影響和制約了社區文化的進一步發展。2、由于社區經費來源渠道有限、數額也比較少,需要開展的活動又比較多,社區文化活動基本沒有專項經費,因此社區開展活動,很多都是社區居民自己掏錢做服裝、租場地、購道具等。3、居民對社區文化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趨勢,但現實中,社區文化活動的形式還是比較單一,針對面還不夠寬廣。這些與社區干部年齡老化、結構失衡、社區文化專干缺乏有很大的關系。由于一些社區委員會中基本沒有設文化專干,社區文化開展工作一般部是社區委員會其他干部憑借老一套經驗或依靠社區中熱心社區建設的文藝、體育人才等開展的,因此,形式略顯單一。
(三)社區環境治理存在問題
1、行政部門對社區自主管理的過度干預,使社區居委會事實上扮演著政府下屬行政機構的角色,社區的自治能力大大下降。影響和制約社區組織發揮作用的關鍵問題未完全解決,社區具有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職能未全面履行,條塊分割、條塊失衡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2、社區管理力量明顯缺員,與實際管理需要很不適應,使得社區對環境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社區無固定經費來源,不能將社區環境綜合治理納入常年規劃,難以對社區環境設施及時維護更新。3、社區居民環境意識仍舊淡薄,參與社區環境綜合治理的積極性不高。常常出現寵物咬人、存在衛生死角、雜物阻塞樓梯、停車難、亂擺亂掛等現象。
(四)社會弱勢群體服務存在問題
1、社區養老機構跟不上老齡化社會的發展趨勢,老年人的醫療保健不能在社區得到完全的解決,社區的老年康復中心基本上沒有。另外,社區對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顧方面所提供的服務不足。2、為婦女兒童服務的設施,有的社區沒有,有的社區建立了但是處在低水平上。3、下崗、失業和特困戶在社區只能為他們解決一半“低?!眴栴}。4、殘疾人在社區沒有自己的綜合活動中心,社區基本上沒有建立無障礙設施。
(五)就業服務存在問題
1、目前一些街道對社區創業促就業工作既無專項經費支持,又無專業人員進行創業指導;而街道(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和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站也無資金扶持,再加上此項工作目前沒有納入政府年度考核范圍,還有一些社區沒有真正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全市社區創業指導服務網絡還不夠完善。2、社區居民、下崗失業人員組織起來創辦社區服務經濟實體,其優惠政策難以落實(包括扶持資金、技術指導、項目設計、場地落實等。3、從思想觀念來看,社區居民對社區服務業中的家政服務、鐘點工、保潔工等存在種種偏見,再加上從事這些工作一是待遇明顯偏低,二是臟苦累,所以相當一部分人不愿意干。
二、相應的對策
(一)社區工作者建設方面
近年來,社區工作者隊伍總體素質有了顯著提高,但與新形勢的要求和所承擔的任務相比,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因此要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必須造就一支專業化、職業化、規范化的社區工作者隊伍。1、擇優錄用,綜合考察。按照“年輕化、知識化、能服務、懂管理”的要求,可以從外部招聘一些素質好、能力強、年紀輕、學歷高、熱愛社區工作的大中專畢業生、復員退圈盈唐山經濟。
伍軍人和下崗職工,保證一個社區一名大學生;也可以內部錄用一些經驗豐富,工作方法獨特的原有社區工作人員,充實社區工作者隊伍。按照公開平等的原則,實行筆試、面試和綜合考察,擇優錄用,建立老中青相結合,知識與經驗相結合的社區工作者隊伍。2、強化培訓,提升能力。各社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對社區工作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并完善社區工作人員的培訓制度。可以采取正規教育和短期培訓相結合的方法,對社區工作人員進行系統的崗位培訓,通過專家授課、現場考察、交流經驗等方式,促使其改進工作方法,豐富社區工作者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提升其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和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的能力。3、有效激勵,調動積極性??梢酝ㄟ^嚴格考評、年度表彰、獎勵先進等措施,強化管理,調動社區工作者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吸引和留住高素質的人才。 (二)社區文化創新方面
1、喜聞樂見的文化宣傳。可以制作以刊登傳統美德、格言警句、生活資訊或以廉政、科普、禮儀常識為主的生活版畫,也可以舉辦書畫、手工藝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等,形成具有民俗特點的社區文化。2、豐富多彩的文體生活。社區可以組建合唱團、舞蹈隊、書畫沙龍、健身隊、時裝隊、英語班、戲曲班等,也可以根據社區的文藝骨干特長,在街道門前廣場和社區小廣場設立了音樂角、流動電影、交誼舞會等文化活動點,為社區居民搭建了展示自我的文化舞臺。以“構建和諧社區、共創美好家園”為主題,鼓勵廣大社區居民群眾積極參與,開展各種有針對性的文藝匯演,還可以組織廣大居民開展社區趣味動運會或舉辦少兒文藝展示會等活動。3、激活寓教于樂的文化活動室。老年文化活動室根據不同群體的個性文化需求,開展心理健康、社交禮儀等主題教育,創建并形成具有不同群體特點的主旋律文化,著眼提升社區文化品味,舉辦歌唱舞蹈、朗誦、器樂演奏等不同形式的社區文化活動。青少年文化活動室主要針對寒暑假期間青少年學生及團員青年開展法律知識講座,象棋友誼賽、參觀黨史教育基地等,結合廉政文化進社區,組織青少年及團員青年開展廉政文化系列活動。4、貼近百姓生活,舉辦各種聯辦活動,突出社區“活動多、受眾廣、特色足、載體新”的鮮明特色,比如廉政文化談心角、動漫演示講座、社區畫刊等新載體。
(三)社區居住環境方面
社區在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為居民營造一個優美、舒適、方便和適于居住的空間,使社區成為了人居環境最佳社區。1、培養社區居民的環境意識、公德意識。為構建和諧社會,社區可以開展“綠色社區”考評活動,創造整潔、優美的社區環境,或創建“安全文明小區”活動,培育法律環境;結合推進社區警務室的建設,開展經常性、群眾性的法制教育,消除各種社會不穩定因素,將社區的綜合治理滲透到每個角落。2、抓環境衛生,保居民健康。社區環境衛生水平的高低,反映了社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精神面貌及文化素養,關系著居民的身心、身體健康。社區工作者要切實強化對社區日常衛生的檢查指導,并將社區環境管理規范、環境問題投訴電話等環境管理制度公示上墻,并有環保記錄、環境建設檔案等種類環保檔案,并指定人員負責。社區物業也要積極配合社區的工作,做到垃圾日產目清,公共設施及時維護,建立垃圾房,垃圾袋裝化、拆違建綠。
(四)便民利民服務方面
街道社區以服務居民為重點,充分挖掘轄區內的各種資源優勢,按照“項目化運作、市場化管理、產業化發展、社會化服務”的思路,加大社區服務業市場管理力度,開發服務項目,采用房屋租賃、合作經營、吸引社會力量投資等多種方式,興辦小市場、小門點、小公司,使社區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展,服務方式從分散經營、零星服務、個別活動逐步向產業化、實體化、規?;?、社會化方向轉變。1、社區居委會可以自籌資金成立便民復印店,話吧等便民服務點,這些看似規模小、不起眼的便民服務點,能幫居民解決不少難題,居民也就不用再東奔西跑了。2、社區也可開辦社區家政服務公司,提供一些代辦服務,如代買糧、菜、牛奶、日用品,代請醫就診,送孩子入托,或小型縫紉和服裝加工服務,或小型修理業,如修電器、修表、修自行車等等。3、印制“愛心救助卡”,發放到困難家庭或老弱病殘的手中,卡的正面要印有社區每個工作人員的姓名、職務、工作職責及服務內容、聯系電話;卡的背面應印有服務項目,基本涵蓋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能方便居民生活,又能轉移居民的家務負擔,緩解居民在衣、食、住、行以至學習、娛樂等各方面的難題,使他們能夠安居樂業,從而形成覆蓋大街小巷、滿足居民需要的多方位、廣角度的社區服務體系,在極大地方便社區居民生活的同時,增加社區經濟創收,拉動經濟增長,擴大社會就業。
(五)再就業服務方面
在勞動力資源嚴重過剩的情況下,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大批下崗和失業職工,再加上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和日益龐大的新增就業人口,使就業崗位更加短缺。這就要求社區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服務工作,以人為本,滿足其就業需求,構建和諧社會。1、社區要積極開展再就業培訓及職業介紹服務,大力開發就業崗位,形成區、街道、社區三級全方位、多層面的就業網絡。既培訓了再就業人員又安置了下崗失業人員。2、社區對困難群眾也可以開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崗位、送服務”的活動,落實創業專項貸款和貼息優惠政策,以鼓勵失業人員自強自立、自主創業幫助失業人員自謀職業,或與轄區企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切實解決下崗失業人員特別是生活困難的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和生活困難問題。3、社區居委會可以充分發揮密切聯系居民的優勢,協助政府摸清困難群眾的真實情況,把所有符合條件的特困失業人員都納入“低保”范圍,既做到“應保盡?!保挚梢员苊狻板e保”。保證低保資金的足額發放,不斷改善低保服務工作方式、方法,注重引導有勞動能力的低保人員,積極參加社區公益性勞動和就業培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