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傳承與變異:從《吃碗茶》看中國文化的延續
高萬里 馬海燕
論文關鍵詞:中國文化傳承與變異霍爾文化身份
論文摘要:文學是人類精神文明的象征,在人類發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華裔美國人是一個平凡而又特殊的群體,文學也是他們表達自我、完善自我的手段。經過一個多世紀,華裔美國文學已成為美國多元文化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在美國文學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華裔作家朱路易的《吃碗茶》探討了中國文化在華人社會里的延續與斷裂以及華裔美國人面臨的困境和融入當地社會的方法。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美國民權運動和女權運動的影響下,美國華裔文學取得了快速的發展。朱路易的《吃碗茶》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這篇小說是被評論界公認的華裔文學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其所表達的確實一個很沉重的話題,那就是“單身漢社會”對華裔美國人的影響。后來這部小說被拍成電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中國人無論走到哪里,中國文化意識會根深蒂固地埋在他們的心中,但其所處的社會又不能完全接納中國文化,甚至會排斥中國文化。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接受西方文化,可是中國文化對他們的影響是根深蒂固、難以抹滅的。當他們完全西化后,很多人卻尷尬地發現自己成為了“香蕉人”,他們具有中國人的外表,依附的卻是美國主流文化,這使他們不得不反思自己遭遇的困境?!冻酝氩琛匪从车恼沁@種中國文化在美國的斷裂,但同時也在變異中得到了傳承與延伸。書中所反映的身份問題也是本文所探討的重點:處于美國邊緣社會的華人,怎樣在繼承中國文化的同時又能更好地融人當地主流社會。
一、小說背景
美國是個“大熔爐”,是一個具有多元文化的國家,相對來說,文化上是比較相互包容的。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少數族裔像非裔、華裔卻始終受到主流社會的排斥,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文化上都難有立足之地。尤其是華人,在美國歷史上曾背負過“黃禍”的罪名,使華裔在美國的生存尤為艱難。在這樣一個存在嚴重種族歧視的環境中,為了生存,華人不得不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唐人街”。其實這就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是美國中的“中國”,一個“國中之國”,這也使得中國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得以繼承?!皢紊頋h社會”是一個畸形的社會,從19世紀中期一直延續到了20世紀中期。其直接原因就是1882年美國通過的《排華法》以及后來陸續實施的排華法案。除了禁止華人婦女進人美國與丈夫團聚外,美國各州還頒布法律禁止種族之間通婚,這實際上宣判了華人必須過著禁欲的生活,把華裔同主流社會割裂開來。直到1943年,美國廢除所有排華法案,才使華人社會有個好的發展機會,才慢慢恢復到一個“正常”的社會,但“單身漢社會”所遺留下來的后果及苦難卻不可能由于法案的廢除而隨之消失殆盡。唐人街歷史上長期的“單身漢社會”不僅影響了經歷過那段社會的人,并且對他們的子孫后代的文化身份問題產生了影響。
二、內容梗概
《吃碗茶》是朱路易唯一的一部小說,被認為是“首部也可能是最后一部”不帶任何偏見色彩、真實客觀地描述紐約華埠社會的小說。
《吃碗茶》講述的是新老兩代華人的故事,兩位男主人公,王華基和其兒子王賓來,其實都是“單身漢社會”的受害者。王華基十幾歲時就懷揣夢想和同鄉一起赴美,后回鄉成婚并且得知妻子懷孕后又返回美國。王華基不能接妻子去美國主要是美國排華政策,而且還有中國文化的原因,“父母在,不遠游”,兒子出去賺錢了,兒媳就要在家侍奉父母,這就實際上就是對華人家族延續的扼殺,家族延續在華人單身漢社會里變成了一種奢望。
王華基的兒子王賓來在廣州農村長到17歲,然后到紐約與父親團聚,王華基開了一家麻將館,自知不能給兒子做個表率,就懇請王氏會館館長王竹庭把兒子送到小餐館里打工。但王賓來受同室的誘惑去找妓女,后來不僅單獨出去漂妓,甚至讓妓女上門服務。
二戰時,由于華人在戰爭中的勇敢和美國與中國結盟,華裔也相應受到了較好的待遇,許多歧視性政策就是在這個時期被取消的。根據1947年通過的《戰爭新娘法》修正案,李美愛,也就是王賓來的新娘就是這個時期來到美國的。雖然婚姻是在父母包辦了進行的,但兩人都很滿意對方。
在紐約,李美愛不需要侍奉公婆也不需要外出工作,一下子過起了衣食無憂的日子,但問題也接踵而至。當時的紐約唐人街還是以單身漢居多,王賓來則每天在餐館忙碌,因此無人交流的美愛實際上過著軟禁一般的生活。她想工作,丈夫不讓;她想要個孩子,可丈夫偏偏性無能。終于有一天,美愛被老單身漢阿桑誘騙失身,以至懷孕。聽到妻子婚外戀的消息后,王賓來恨自己無能,卻有自知理虧,無可奈何。王華基一怒之下割去阿桑的一只耳朵,算是給他一個教訓,又在王氏會館館長王竹庭的主持下把阿桑永遠趕出紐約唐人街。
后來,王賓來用中醫的藥茶治好了病,他也由餐館侍應生提升為主廚,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都在穩步上升,他們又計劃著生個孩子。這也算是比較美好的結局。
三、中國文化的傳承與變異
中國處于一個半封閉狀態的大陸性地域,并且植根于農業社會的基礎之上,與之相適應的就是孕育出了倫理類型的傳統文化。正如黑格爾所說:“中國純粹建筑在這一種道德的結合上,國家的特性便是客觀的家庭孝教。 華人“單身漢、’雖然生活在美國的土地上,其實與當地人并沒有太多的接觸,因此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是毫無疑問的。他們這些華人基本上都是聚集在唐人街的,接觸最多的白人就是警察、妓女之類,所以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要小。
家族意識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在國內很多人家都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而很多華人卻是孤身一人漂洋過海來到美國的。在本土,他們就生活在中國文化傳統中,但他們來到美國時,處在陌生的美國文化包圍中,他們建構了屬于自己的地理空間,那就是唐人街。家族在這里就演變為宗親會,小說《吃碗茶》中,王氏會館和平安堂這兩個組織在唐人街社會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川,很多事情都是通過這兩個組織解決的。
作為王氏會館的會長的王竹庭德高望重,在安排王賓來的工作、婚事,處理李美愛的婚外戀以及由王華基蓄意傷人的事情上都扮演了比任何人都重要的角色,可以看出在唐人街這個社會中,個人命運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家族首腦人物手中。中國傳統的家族意識在唐人街封閉保守的社會環境中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國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作,很少遷徙。古語有云:“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年鴉片戰爭后,很多中國人不得不背井離鄉前往美國,他們去美國的目的就是賺錢,然后回鄉過安逸的生活,因此早期的移民中幾乎都是男性。像故事中的王華基就是一個人去美國賺錢,然后把賺的錢寄回家養活家里。因此這些人始終覺得白己在美國就是一個過客,將來總要落葉歸根的。
華人“單身漢”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是毫無疑問的,但是當他們在異國他鄉面對陌生的文化時,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放棄某些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而去學會別人的生存方式。
早期的移民基本都是男性,而且很多都是結了婚的、或者中途回國結婚又去美國淘金的。為了生存,他們基本做的都是別人不愿意干的上作,千女人干的活,如洗碗、洗衣服等。排華法阻止華人妻子去美國與丈夫團圓,禁止白人女子與華人結婚,使他們被迫過著單身生活,也就談不土什么家庭觀念,全家團聚的傳統理想在這里就成了泡影?!冻酝氩琛分型跞A基經常幻想與家庭團聚的一天,在他看來,與妻子團聚,贍養父母是義不容辭的“神圣義務”。
中國歷來都是男性主宰的社會,女子都是男子的附庸品。“男尊女卑”的觀念在中國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在唐人街這個特殊的環境中,重男輕女的思想已經大大減弱了。中國素有生個兒子傳宗接代的觀念,但在這里,華人女性非常稀少,女孩子也被視為掌上明珠。女孩子在唐人街也會受教育,而不會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困擾。
每個到美國的華人當初都懷揣一個夢想,那就是衣錦還鄉,落葉歸根,但真正實現這種夢想的人很少I=10很多人都是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客死他鄉,也有一些華人在美國生活了數十年,漸漸認同自己的美國身份?!冻酝氩琛分械睦顒偩褪且粋€代表,落葉歸根的夢想徹底破滅之后,不得不在所謂的“外國”扎下根來。
四、“文化身份”的定位
英國文化學者斯圖爾特·霍爾在討論“文化身份”的問題時指出,“身份”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經由文化塑造和建構出來的,并且在這個塑造和建構的過程中,“身份”因尋著不同的歷史、文化、社會、政治和經濟的訴求,處于一種變更、移位、涂抹、同化和抵抗的“運動”狀態。
《吃碗茶》中王華基剛到美國時.抱著一種賺了錢就回去的念頭,但事情并不像預期的那樣順利,他不得不適應美國社會。后來,他的兒子王賓來也來到了美國,體會著他們父輩所遭遇的酸甜苦辣,但通過自己的奮斗和別人的幫助,終究過上了比較滿意的生活。
身處美國的華裔不一淪他們愿不愿意落地生根,他們和他們的后代都已經扎根于美國這個社會中了。他們很多人都是白手起家,克服重重困難,創建華裔美國人的歷史,這本身就是與傳統文化的分離,是他們原本“文化身份的喪失”。
華人要在美國生存,一定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學習西方的精華,頑固地堅持祖國固有的文化是行不通的,立足于自己的優秀文化傳統,學習西方文化的精華,這才是華人移民應有的立場和生存之道,華人“單身漢”正是通過這種方法才得以在惡劣的生態環境中生存了下來川。只有不刻意否定、逃避自己的民族屬性和文化根源,才能更好地融人美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