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文化對現代設計的深遠影響研究
張娜
論文摘要:鑒于中國現代設計的發展的現狀,對中國國內的具有代表性的設計作品進行簡單表述及簡要分析,就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對現代設計領域的重要影響作以闡述。在現代設計語言中的創作設計作品,逐步形成具有“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設計風格。 論文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文字,設計元素 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涉及的范圍也相當廣闊——標志設計就是其中之一。現今人們對標志并不陌生,在經濟信息文化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無論是用于公眾和社會活動的公用標志,還是用于商業性質的商標或是有關專利的專用標志,都可謂是無處不在。 一、設計與文化 中國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逐漸形成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就這一點來說,是勿庸置疑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涉及的范圍也相當廣闊,中國書法、中國傳統圖案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它在對世界各國人民展現它的魅力。中國書法藝術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形態,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光輝的承傳并獨具審美性。它有著最基本的三大要素——結字、墨法、章法。正如書法理論家鐘明善先生所言,“它起于點畫用筆,基于單字結構,成于章法布局,美于風神氣韻……”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直接反映出了一個國家的文化積淀和這個國家主要民族的心理共性。設計在不同的國家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和特征,這時它對各國文化的一種反映,一種詮釋。在我們中國,雖然設計還沒有形成一種民族風格,但是中國文化對設計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在中國的美學理論中,不均衡是一種形式,均衡是一種形態。所謂均衡是雙向選擇的結果,它可以促進事物發展,達到完美與統一。從美學的角度來認識,美產生在平衡與不平衡之間,這是認識美的方法,歷代中國碗家正是運用了中國的美學思想,才得以產生了中國畫獨到的藝術構思的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國傳統哲學體系的構圖理論。 二、中國文化與設計的結合 從設計的角度來講,標志是平面設計的一種,是具有相當視覺美感的一種藝術造型,但它同時也是實用美術,它在商品經濟中所起的作用和創造的價值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因此近年來標志成為了CI策劃的主要內容,它不僅僅是一種符號,一個產品的名稱,更是商品制造商的代言人和企業形象的象征,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現代商品社會中,標志屬于現代設計的范疇。可是現代設計是不是就等于要將傳統摒棄、淘汰甚至與之隔絕,又或是束之高閣,否則就是陳舊過時而體現不出創意感和時代感呢,當然不是。我們從近年來一些膾炙人口且深入民心的標志設計的佳作中不難看到設計者是如何將傳統圖案與現代設計互相結合,互相融為一體的。 1,中國文字與設計元素 中國銀行(圖1)是中國金融商界的代表,要求體現中國特色。設計者采用了中國古錢與“中”字為基本形,古錢圖形是圓與形的框線設計,中問方孔,上下加垂直線,成為“中”字形狀,寓意天方地圓,經濟為本,給人的感覺是簡潔、穩重、易識別,寓意深刻,頗具中國風格。中國銀行標志之所以能夠給人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我想這主要還是得歸功于一直以來人ffJX"I象征財富的古代銅錢形象的根深蒂固的認識吧。 中國電信的標志(圖2)是以“中”字及中國傳統圖案的回文作為基礎,經發展變化而成的三維立體空間圖案,寓意為四通八達的通訊網絡,象征中國電信時時暢通,無處不達,形象的表達了中國電信的特點,科技、現代、傳遞、速度、發展,該圖案裝飾效果強烈,并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感,可以說是將傳統文化運用得極具現代感的經典之作。 北京王府飯店的標志(圖3)也是此類設計的佼佼者。王府飯店地處北京王府井,是一家五星級飯店,此地原是清朝皇室官宦的居住地,飯店的建筑外形具有中國傳統古典風格,所以該標志采用幾何圖形構成,以中國“方勝盤長”吉祥圖案為基本形,經變化成垂直和水平直線構成上下左右對稱的正方形,有秩序的經緯穿插,表現出王府飯店的規范管理、優秀服務的含義。在細節處理上,作者在四角處的線條有意斷開,意在描繪“井”字,暗示飯店位置,同時“井”字寓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意。圖形中問的“王”,既是五府飯店的第一字,又代表飯店在同行中的王者地位。在標志設計中融人傳統文化,不僅是將本土文化自我延續,在世界信息交流方面也表現出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對樹立我國的國際形象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2,中國傳統文化與設計元素 中國傳統向來推崇以和為貴、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的處世哲學,而最能形象生動表述出這一哲理的,則要算“太極圖”(圖4)——陰陽魚合抱、互含,兩條魚的內邊銜合得天衣無縫,兩條魚的外邊是為正圓。通過這個“太極圖”,祖圣和先賢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道理,在一個統一體之中,凡是有利于對方的,便有利于整體的和諧統一,也就必然反過來有利于自身,這個“太極和諧原理”,無論個人之間、家庭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乃至人類與自然之間,都是廣泛適用、概莫能外的。而在設計這個概念中,我們則把這種形式稱之為“互讓”。也正是因為這個太極圖所蘊含的深刻意義,聯合國選定中國傳統太極圖案作為2001年8、9月問在南非舉行反對種族歧視世界大會這一盛會的會徽。設計者對太極圖案進行了藝術加工,將黑白兩色的陰陽兩極增加了不同層次的灰色作為過渡,象征著各國人民雖然種族、文化及地域不同,但在這個世界里他們卻能取長補短、和睦相處。這個標志,不僅是把中國文化推向世界,更重要的是把中國一向主張和平共處的原則和團結友愛的民族精神向世界傳播。現今最有代表性的莫過于2008北京奧運會的標志了。
中國印章古時稱作璽、印、寶、章,“印章”、“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等,是歷史上出現過的各種習慣稱呼。古印章流行于古代,其古樸、稚拙的風貌體現著不同時代的人們對于美的理解與追求,浸透著歷史的深沉和神秘的美感。其中有一類圖畫入印的印章,這就是肖形印。肖形印是我國在先秦即已有之的印章形式。兩漢是古肖形印的興盛時期。那一時期的肖形印,有刻畫民族崇尚和神話傳說的“四靈印”、“虎印”、“鹿印”、“風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等印章圖案,也有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各類肖形印,如“鼓舞印”、“鼓瑟吹竽印”、“長袖舞印”等印記圖形,還有“牛耕印”、“雜耍印”、“馴獸印”等從不同側面反映漢朝人生活、娛樂情景的印章形式。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晚在戰同時代,我國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同時也是信譽的標記。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印章的使用范圍擴大為表征當權者權益的法物,是當權者權力的象征。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從文化與審美的角度,品位她的美,挖掘她的深厚內涵。作為一個現代設計者應該“上下而求索”。“上索”于中國悠悠幾千年的文化、哲學和藝術,下索于當代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設計技術,加之于自身慧根和悟性的揉合,并考證于當今的潮流世態,從而沒計出既具有民族性、藝術性,又世界性、時代性,且符合實際應用需要的作品來。中國文化可以并且必然會作用于國內設計,并將主導國內設計師的創作思路和創作手法。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和擴張,中國文化進而會對世界設計產生廣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