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賀龍軍
論文摘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當前高等教育重點課題之一,目前高校大學生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現實背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新的挑戰。文章就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問題 措施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學生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學生的價值觀呈現實用、多元化趨向。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開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1.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重視與加強。200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途徑方式及主要任務等,是目前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綱領性文件。2005年的“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首次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召開的專門會議,胡錦濤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先導。
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質明顯提高。為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有關部門和各高校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許多措施。教育部和地方政府通過建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師資培訓基地以及選派留學生等方式,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人才。這些專家學者已經走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線崗位,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堅力量,這就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素質和整體水平。
3.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是與時代同步的。當代大學生從小就接受良好正規的教育,思維敏捷,接受能力強,很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他們關心國家大事,時政要聞,關心社會生活等,愛國熱情高漲,尤其對社會熱點、焦點、難點問題更是感興趣。當代大學生目睹了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國際地位聲望的提高,經濟的快速發展,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極大改善,使得他們更加認同我國改革和發展的政策,更加認可黨的路線方針。因此,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對新事物、新思想比較敏感,而且他們思維活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更加的積極向上,他們更加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更加對我國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滿信心。
二、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西方思想文化及市場經濟帶來的負面問題。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大學生面臨著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某些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對大學生有著不良影響,極大的削弱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對大學生的指導作用及地位,使一部分學生淡化政治理論的學習,致使政治理論知識貧乏。另外,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大學生的思想觀念中功利趨向比較嚴重,致使他們過分看重物質享受,個人主義滋長,道德觀念錯位,奉獻意識淡化,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很大阻力。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1)大學生大規模擴招導致輔導員、專職班主任數量不足。我國實行大眾化教育體制以來,大學生數量迅速增加,輔導員、專職班主任數量嚴重不足的問題日益明顯,事務性管理逐漸成了學生工作的主要形式。為了維持日常的工作,許多輔導員、專職班主任只能以管代教,以管代育,深入了解學生的時間越來越少,感知學生思想問題的敏銳性日益減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日常事務所取代,行政式的命令、紀律處理成了維系正常秩序的重要手段。(2)高校課程設置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部分高校很注重對專業知識的教育,對大學生的品德培養重視不夠,在基礎課和專業課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多。思想政治教育只拘泥于“兩課”教學,并且“兩課”教學的課時相對不足,還存在有些“兩課”教師的教案常年不更改的現象,影響教學質量。(3)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化和形式化。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行以教師授課為主導的單一的模式,教學內容過于理論化,一般常識理論都會被認為是高深莫測的理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多不能從大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問題,對一些大學生熱衷和關注的新事物、新現象不能給予相應研究和及時指導,形式化現象嚴重。
3.大學生思想政治學習表現為被動。當代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的主動學習意愿不強,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不重要,對于自身成長是可有可無的知識,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學習。表現為課上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課下又不能主動復習,到考試時,就只能臨時發揮求及格。上課教師在學生的影響下,授課積極性嚴重受到影響,如果教師責任心不強,只是照本宣科,沒有吸引學生的內容,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就再一次被打壓。 三、加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線,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指引個體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科學價值體系,是人才強國、科教興國的戰略決策,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一要積極營造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良好學習環境,在學習與實踐中鞏固和強化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二要創新教育載體,努力使大學生在身心愉悅中實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在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引導過程中,必須充分認識和尊重大學生在價值選擇過程中的獨立性和自主選擇性,用他們感興趣、喜聞樂見的方式去傳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三要緊緊圍繞主流文化教育主線,培養大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結合時代特點,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啟發大學生,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大學生,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大學生,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影響大學生。
2.建立全員育人理念,構建科學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越來越被國家和社會所重視,人才的培養不單單是“智”的培養,技術的培養,高校在培養人才同時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建立全員育人,德育為先的理念。一要多方面、多渠道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滲透,學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應該責無旁貸的發揮其作用,但同時家長和社會都有義務、有責任去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充分發揮他們的育人職能;思想政治課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主陣地,但輔導員、專業課教師及管理者都應發揮他們的育人功能,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部門、共青團、學生會以及各種社團組織有機整合,打造全員育人的環境。二是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考核。考核應當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入手,首先是建立對教師考核機制,要將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課程設計內容、科研水平等進行評定,對綜合考核結果優秀的教師給予獎勵,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其次對學生的考核。要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科學評價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成績,建立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兩條渠道相結合的規范考評體系,將社會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同等看待,將綜合成績記入學生檔案。
3.建立穩定的、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高等學校應當建立獨立的、直屬學校領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二級機構。統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負責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和相關管理工作;負責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教學科研梯隊建設等?!备咝R⒋髮W生思想政治教育團隊,促進思想政治理論教研成果。一要創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機構,加強教師人才隊伍培養。按照中宣部、教育部文件精神組建二級機構,站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開設思想政治、道德修養以及形勢與政策、法律、心理教育、公關禮儀、職業指導等全部課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形成強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攻勢。二要加強理論研究,為實踐育人提供理論支持和決策依據。以專家學者、指導老師和學生骨干為主體成立研究隊伍,密切關注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準確掌握大學生思想動態,總結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規律,為實踐育人提供工作指導和決策咨詢。
4.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增添思想政治教育活力。隨著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世界范圍內各種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國際思想文化領域斗爭更加復雜,我們只有不斷的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才能更加牢固的占領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主陣地。一要立足教育內容創新,加強校園紅色文化建設。高校要挖掘自身的寶貴歷史資源、傳承光榮傳統,汲取中華文明的豐富營養;要深入開展紅色文化建設,引導大學生開展“唱紅歌、傳箴言”等活動,建設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要拓展跨院校文化溝通交流的新渠道,適應信息化和國際化的要求,組織精品校園文化活動,不斷凸現校園文化的新亮點。二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實踐融合,通過實踐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豐富多彩的實踐內容、活潑多樣的實踐方式是使大學生從枯燥的本本說教中解脫出來,欣然地接受理論并轉化為自覺行動的關鍵。社會實踐的方式、內容可以從專業學習、勤工助學、就業指導、服務社會等多方面加以考慮。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不同,教育的效果也不同。
5.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自身發展相結合,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人文主義教育觀主張,教師和學生都是教育主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克服傳統的以師為本,將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機結合起來,才會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一要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增強大學生的自覺意識。高校要注重調動大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學校教師的教育引導作用,引導他們與時俱進,大膽創新、健全自身人格,學會自我管理。教育工作者要做到“潤物細無聲”,把解決大學生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引導學生。二要根據大學生的內在需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讓學生主體覺得易于理解和接納,可以滿足他們成長性需要。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充分調動他們自覺學習、自覺創新的積極性,不斷滿足他們多層次、多方面的需要。要堅持以人為本,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致力于自我完善,更加渴望學習,樂于創造,接受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