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授民族文化 提高民族素質——淺議歷史教學中的民族文化教育
孫建國
歷史教學首先必須讓學生認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并為它驕傲、自豪,然后轉化為自己的行動,成為一個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都具有強烈責任感的人。那么,作為歷史教師,應該如何在日常的歷史教學中使學生能夠珍視民族文化、提升自身文化素質、謀求個人的成功,最終實現國家的強盛?在這里我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關注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愛國情感
中國有百萬年以上的歷史,有數千年的文明史,有長期的歷史輝煌時代,中華民族曾對世界做出過許多的貢獻。在很早的時候,中國就有了指南針的發明;還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經發明了造紙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經發明了刻板印刷;火藥的應用,也在歐洲人之前。外國人曾把上述四項,合稱為中國的“四大發明”。可是我國古代在科技方面的發明,又何止上述四項!中國人對世界文明發展進程所造成的巨大影響,西方近代科學之父培根曾這樣說:“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這三項發明已經改變了這個世界的面貌。”我們歷史教師,假如認真地、充滿感情地將我國古代人民的這些偉大創造、高超的智慧、燦爛的文明,都給學生講得很具體、很生動,再聯系人類近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說明沒有中國古代的科技文化,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航海業、航天航空事業,就不可能有人類的現代文明,學生就會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而感到自豪,并轉化為把這些祖先的光輝成就發揚光大的行動。
中國歷史上也涌現了大量氣吞山河、萬古長存的英雄人物,他們熱愛家鄉、保家衛國、舍生取義的行為是激發廣大青少年愛國情感的強大動力。如通過講述西漢衛青、霍去病的事跡告訴學生有志不在年高,一個人只要有大志,有建功立業的本領,即使出身貧寒,也能夠脫穎而出,為國出力,實現自己的價值;通過講述明代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歷史,讓學生懂得一個和平穩定富強的國家是需要無數英雄人物的奮斗而換來的,而英雄來自于人民,又永遠活在人民心中,從而讓學生產生敬仰英雄的感情,形成熱愛祖國、服務國家的信念。
二、強化傳統美德培養,提高學生素質
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白壽彝曾反復強調,在當今的歷史教學中要首先教育學生“做人的道理,做一個文明的、有修養的、高尚的、有道德情操的人”,這是歷史教育在目前非常重要的目的和任務??墒牵捎诜N種原因,中國的一些傳統美德出現了缺失現象,不誠信、金錢至上等不良思想正在腐蝕著我們的青少年。所以,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今天,在歷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傳統美德教育尤其重要。
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上有許多各種各樣的歷史人物,有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和歷史典故,我們和學生共同學習歷史的過程就是和古人對話的過程,他們以自己的經歷、經驗告訴我們應該做一個什么樣的人。老師在講述這些內容時,必須具體化、生動化,用事實來告訴學生結論,一定要避免說教和理論化。如學習春秋戰國的儒家思想時,老師可以多講一些孔子和他的學生的具體故事以及在論語中記載的很多經典語言,使學生既領略到中國珍貴古籍的魅力,又記住了很多孔子教給我們的做人的道理。 課后,還可布置學生閱讀于丹的《論語心得》和背誦《論語》名句作為課外作業。再比如講述南宋歷史,講到岳飛和秦檜,一個名垂千古,一個遺臭萬年,為什么他們的下場迥然不同?在學生了解了這兩個人后,讓學生從他們的品行去分析。最后學生得出結論,因為他們一個品行高尚,精忠報國,大公無私,光明磊落;而另一個卑鄙猥瑣,賣國求榮,自私自利,是民族敗類。通過學習,學生懂得了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永遠受到人民的熱愛。
三、注重古典美文欣賞,陶冶學生情操
腹有詩書氣自華,只有不斷地學習積累,把豐富的知識靈活運用于日常工作和社會交往中,才能游刃有余。如魚得水。要讓更多的中國人散發出“氣自華”的氣質就必須培養學生熱愛中國文化的興趣,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歷史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無論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都離不開歷史。學習歷史的課程是接觸認識本民族和世界各國最優秀民族文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假如我們能夠做一個正確的引導者,學生不但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學知識,從古文中吸取文學營養,從美學上提高自己的素質,從整體上提高他們的文化修養,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閱讀、寫作、畫畫等各種高雅的興趣。
我國古代的文學藝術呈現出一片姹紫嫣紅、氣象萬千的氣派。不僅名家多,成就高,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國數千年的文學藝術不僅極具思想性和現實性,而且具有高超的藝術技巧,是后世文藝作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的創作源泉,是我們加強自身修養的最好營養品。所以,我們要好好利用歷史課堂,帶領學生誦讀《論語》、《莊子》、《詩經》、《離騷》等,吟唱浪漫美麗多情傷感的唐詩宋詞,閱讀明清四大名著,欣賞多姿多彩的古代繪畫、書法、雕刻藝術……在這樣的學習中,文化的種子已經悄然地在學生心里種下了,將來他們無論干什么,無論走到哪里,那種特有的中國文化浸潤的氣質都會在他們身上體現。、
優秀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驕傲、世界的瑰寶,是發展先進文化的基礎,是實現現代化和大國崛起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個人走向成功的銳利武器。我們必須以歷史課堂為陣地,在學生中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培養一代又一代具有中華文明認同感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高素質的中國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