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歌曲淺析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湯紅娜
摘 要:歌唱是聽覺藝術,它的藝術感染力最終要靠聲樂演唱來體現,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號變成聲音的過程,是一個藝術再創造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二度創作”。當你拿到一首歌曲時,如何著手把譜面上的東西唱活呢?我認為,要對歌曲進行分析和二度創作。
關鍵詞:聲樂演唱 情境 情緒 語調 句法 表演藝術 表演心理
一、 情境與情緒
演唱的情境與情緒是歌唱者表演至關重要的因素。欲使觀眾得到情感美的享受,首先要搞清楚歌曲的準確情境和情緒,從而沿著情境和情緒的指引,而發生和發展歌詞思想情感。因此說,歌曲的情境是情緒和情感表現的基礎和依據,沒有情境就不能更好地表現情緒和情感。當我們對朋友講述一件事情時(或者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我們開頭總是以內心視覺見到所說的東西,然后才說出自己所見到的情景。反之,別人給我們講述一件事情時,我們先是用耳朵去領會對我們所說的事情經過,同時又似乎眼睛也見到了我們所聽到的事情經過(所謂聽,不僅是用耳朵)。也就是說,聽者,不僅是耳朵聽到了,也意味著在眼睛里見到了所說的事情;說者,就等于描繪視象。
因此,在歌唱表演中,首先要在自己的頭腦中喚起內部視覺意象,這種意象是在歌曲規定的情景中所創造出來的。要使歌曲思想內容“說”得真誠可信,就必須懂得用自己心里視覺看到歌曲情境中的意象,并且還要設法清楚地看到你的想象虛構,給你明顯而形象地描繪出歌唱的一切。
要是能做到上述各點,那么要唱的歌詞,即詞作家的話,就會變成演唱者自己的話,歌曲的情境就變成演唱者自己說話的情境,當演唱者以自己內心的視覺看到他(她),想像出他(她)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怎樣生活、同誰在一起生活的時候,歌曲的情境就比較清楚了,此時,演唱者似乎已進入歌曲的情境中去,仿佛演唱者就是曲中人了。例如《十五的月亮》(石祥詞,鐵源曲)的前面兩句:“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這兩句歌詞規定了這首歌曲事件產生的情境?!笆宓脑铝痢笔侵浮爸星锕潯保崔r歷八月十五的團圓節,每逢佳節倍思親,人們仰望月亮,思念親人情更深。詞作者找出思念親人最甚的時間,即團圓節,然而團圓節不能團圓,因為丈夫要“保衛國家安全”,妻子“擔負全家重任”,這是丈夫與妻子、嬰兒生活情境。如果是男聲演唱這首歌曲,可謂演唱者一定假使自己是巡邏在祖國邊防線上的解放軍(這就是角色),在“團圓節”晚上,仰望明月,思念家鄉的妻子、嬰兒,以及父母。如果是女聲來演唱這首歌曲,可謂演唱者一定假使自己是看守嬰兒、孝敬父母、夏種農田的妻子,在團圓節晚上,仰望明月思念守衛在邊防線上的丈夫。無論是男聲演唱、還是女聲演唱,都不能離開寧靜的夜晚,倍加思親的情境。如果脫離時間、人物、地點、的情境,就很可能導致情緒體驗和情感表現的錯誤。不能準確的表達思想感情的內涵。
還有很多歌曲都帶有情境描繪,演唱時要由境入畫、由畫寓情。例如《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备枨婚_始就描繪出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情境?!稙跆K里船歌》“啊拉赫赫尼那……”表現出赫哲人在烏蘇里江打魚的情境。每一首歌曲都有特定的情境,不同的歌曲的情境,包含著不同的時間、人物、地點、景物等視象。在演唱時,演唱者必須首先在自己的內心視覺的銀幕上創造出并看到自己的一切想象虛構,及一切規定情境。內心視象會創造情緒,情緒又能會激起相應的情感。
再有很多歌曲是情境特征比較突出的是“夜曲”、“搖籃曲”、“船歌”等等,例如德里戈的《小夜曲》,托塞里的《夜曲》,古諾的《小夜曲》,舒伯特的《小夜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草原之夜》、《軍港之夜》等等。夜曲的情境特征更為明確,夜的情境在每個人的頭腦中印象都是很深刻的,如夜間的樹林、夜間的花園、夜間的天空、夜間的燈光、夜間的愛戀、夜間的思念……這些記憶中的印象及聯想都是很好的情境視象。歌曲的情境是歌曲演唱的重要因素,一個歌者能把握住歌曲的情境,便會增強情緒和情感的藝術表現。
二、 語調與句法
著名的法國音樂家盧梭指出:“旋律(是)模仿人聲的變化,表現出怨訴、痛苦或喜悅的呼聲,表現出威嚇和嘆息;一切情感的發聲表現都屬于旋律表現的范圍。旋律模仿著人的聲調和那些在每一方言中卻符合一定心靈活動的語氣。它不只是在模仿,它是在說話,而那不分章節的、但生動熱情的語言是比日常語言要強烈百倍的。這就是音樂模仿的力量的來源;這就是歌曲的感人肺腑的力量的來源!和聲在這里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起輔助作用……但和聲把束縛加在旋律身上,就剝奪了它的力量和表現,削弱了感情充沛的音調,代之以和聲的音程,命令歌調服從于僅僅兩種調式——大調和小調,而實際上歌調的調性卻應該是和演說家在演說中所用的調性一樣多?!?/p>
歌唱表演不能脫離說話、朗誦的語調和句法。語調和句法是語言的一門藝術。歌唱表演是離不開語言(歌詞)的藝術。
有的人認為說話、朗誦與歌唱是截然不同的,這種論點是極端錯誤的。每個人都會說話、都會朗誦,在說話和朗誦里,音的高低、音量的大小,聲音的共鳴、力度、語調和呼吸都是無意識動作,因此,也比較自然松弛。話劇的念白、朗誦都非常具有聲音的魅力。偉大的歌唱家卡魯索指出:“我們知道,單單是聲調美麗宏大,不能補償其他缺點,每每是歌聲不十分宏大的聲樂家,或者聲音不十分美麗的歌唱家,由于語法的掌握高超,情緒處理深刻,能給以人極佳的印象?!庇纱俗C明,語調與句法技巧是演唱表演的重要因素。
演唱表演既是音樂藝術,又是語言藝術。語言藝術和音樂藝術一樣,也是豐富多彩的,有時綿綿細語,感人肺腑,激動不止;有時高聲厲色,使人膽戰心驚,手足失措;有時慷慨激昂,讓人心情振奮等等。語言的這些藝術效果與歌唱的藝術效果是共同的。無論是說話和朗誦的語調、音色、聲音共鳴、聲音力度,還是速度和節奏等都是歌唱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學習說話、朗誦也是歌唱基本功訓練內容之一。
三、句法與語義
句法是語義、音樂情感的表現形式。歌手在表演時應該特別注重這一點,有很多學生,不講究句法,把所有的樂句都唱成上揚音,也有的學生把所有的樂句都唱成下降音,不分問號、逗號、句號等。產生這些錯誤的原因,一是文化水平較低,不懂語法文理;二是不懂音樂結構及音樂的連貫性;三是呼吸方法錯誤。世界歌王帕瓦羅蒂指出:“客觀地說,斯基帕(杰出的男高音之一)的噪音本質并不理想,但他是個偉大的歌唱家,他有超群的句法處理。對音樂來說,這一點比其他因素重要十倍。”
我們研究句法,應該先從語調開始,因為語調是情感的表達者,如果沒有語調,語義就沒有“靈魂”。和語調相聯系的是標點符號,標點符號的直接職能是劃分語句和指出言詞連貫、休止、或頓歇。它們不僅在持續性上,而且在性質上也是各不相同的,每一種標點符號都要求與它們相適應的、能說明它的特點的語調。
在歌唱表演中,語調、句法要力求準確,不能憑空捏造,或者似是而非。語調句法就是表達歌曲情感、思想、內在實質;然而表達語調、句法的又是富于表現力的聲音。隨著良好的吐字技巧,準確的語調,句法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因為語調本身就是對于看不見的情感和體驗的表達同聲音相適應,正如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動作是由適應而創造出來一樣。 四、重音與頓歇
重音是語言生命的體現者。沒有重音的語言是沒有生命的。重音是歌詞言語精確的因素,正確地運用重音不僅在于把重音擺置在需要它的字上,還在于從不需要重音的那些字上取消它。
重音就是對于某個字某個詞或某個句子里面所隱藏的東西,即特別強調和更加熱愛的表示。這是對情感或思想的玩味,是按演唱者本來想象和感覺的那樣,在歌詞和音樂中形象地描繪出情感和思想。
重音不能隨便亂用。如果重音運用不當,就會歪曲歌詞的意思。因此,運用重音不能千篇一律,要有邏輯性,也就是重音也要分層次,包括強的、中強的、弱的、以及由這些重音的各種各樣的對比,不過這個層次和對比過程是心理上的安排(并不是生硬,而是自然)。因而,句法、邏輯、文理、藝術等都會令人心滿意足。句法處理具有兩重性,一個注意連貫性,另一個是不能忽略頓歇性。演唱者在表演時,一方面樂句不能間斷(如隨意換氣),保持樂句的連貫性,另一方面該停頓要停頓,停頓時要換氣。句子和音樂的連貫不等于唱滑音,頓歇不等于支離破碎。因此,演唱者在表演時,根據詞句的意思盡可能一口氣唱完一句,猶如我們一口氣說完一句話一樣,絕對不能破壞句法。
還有不少學生演唱呼吸短促,他(她)們的聲音拖得多長是取決于所吸進的空氣多少,或者隨便在什么地方胡亂換氣、中斷,根本不考慮這種頓歇是否合乎節奏和拍子。這些學生一方面對語法所知無多,另一方面不重視語言,不顧文理句法,不了解語言和音樂的微妙之處,不了解語言的內在心理因素。因此,演唱者在練唱歌曲時,首先應該非常細心地對待語言,對待句子,精心理解、分析詞曲、深入領會詞句的實質,才能表現到位。
頓歇意在情理之中、感情之中、音樂之中,絕不能一意孤行,也就是歌唱的頓歇要有充分的內心根據,當心理頓歇與邏輯頓歇(即句法邏輯、音樂邏輯)相符合的時侯,才可以利用頓歇,頓歇用得恰到好處,會增添演唱的個性,豐富演唱的情感,增強歌曲形象的活力。例如《教我如何不想她》中的“水面落花……”由于“花”字頓歇,給人帶來活生生的“水花”視覺形象。又如《在希望的田野上》結束句,“為它幸?!蓖旰?,大換氣頓歇,再唱“為它爭光”,這樣做可有充分的力量去表現歌曲情感高潮。
從上面的分析看到,對歌詞的理解是對它所表達的意義的理解,也是對歌詞的情緒和情感的理解。歌詞中蘊含著的情感態度是通過語調表現出來的,同樣一句話可以表達幾個意思。如“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這句詞在一種情景上,可以表示出自豪的情感來,在另一種情況下,也可以表示出無所謂的情緒來,關鍵在于作曲家巧妙地運用了語言邏輯音調、邏輯重音。如“我”、“希”兩個字的重音運用,突出了語言音調,表達出自豪的情感。
可見演唱是表演藝術。曲作家寫在紙上的是一些固定的音符和字,只有通過演唱者進行演唱才能使這些固定的音符和字變成活的、運動的旋律和言語,表達出歌曲的思想和情感,使觀眾得到美的感受。所以,歌唱者一方面是傳達作家的意圖(解釋歌曲),另一方面又擔負著再創作的任務,即二度創作。離開了二度創作,歌曲便是既無生命力,又無感染力的。
[1]《藝術特征論》
[2]《世界音樂家名言錄》
[3]《金鐵林聲樂教學》
[4]《當代歌王帕瓦羅蒂》
[5]《音樂天地》
[6]《歌唱藝術》
[7]《演員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