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電子商務的MIS開發策略
趙麗萍
[摘要] 本文分析面向電子商務MIS(eCOMIS)應用特征,指出Intranet已成為電子商務MIS應用主流;隨后闡述eCOMIS體系結構和系統組成,對eCOMIS開發方法、軟件設計基礎和數據庫互連等關鍵實現策略進行研討,給出一種基于混合模式的eCOMIS實現方案。
[關鍵詞] 電子商務 Intranet MIS 開發方法 數據庫互連
一、引言
電子商務時代企業全面電子化管理、全方位信息服務及用戶需求變化多樣性,產生了對面向電子商務MIS巨大需求——通過電子商務MIS建設實施企業電子化管理方案,實現內部業務電子化(e-Business);進而對商務流程進行重組,通過Intranet與Internet連接將內外部信息處理一致化,與供應商、客戶、合作者建立電子商務,向社會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務。MIS是構建企業CRM、SCM和ERP的基礎設施,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MIS的設計和開發也必將有別于傳統模式,形成其特有的實現技術和開發策略。
二、面向電子商務MIS特征
面向電子商務MIS (e-Commerce-Oriented MIS,簡稱eCOMIS)作為企業內外部信息交互的有效載體,賦予MIS功能及開發以新內涵,形成電子商務時代MIS應用需求:
1.跨平臺運行,適應多種硬件平臺和操作系統,支持應用系統數據交換以及不同企業的數據集成。
2.系統高度集成和高度模塊化,以適應系統動態調整;提供對分布式應用和分布式數據庫的支持。
3.高效安全機制保證電子交易完整、安全和快捷性;支持業務流程重構到企業合并、分離、重組。
4.智能信息處理提供電子商務素材更新和多版本管理,支持實時獲取連續媒體服務、產品及交易。
5.可擴展的業務框架、標準對外接口和通用信息互操作界面,使信息發布、更新、訪問及時可靠。
三、面向電子商務MIS實現
eCOMIS應用需求和共享企業內部及企業間信息的迫切性,決定了電子商務MIS的開發策略要體現電子商務特征,全程采用先進技術,并結合實際應用探索擴展途徑。
1.eCOMIS結構與組成
(1)eCOMIS體系結構。電子商務是信息和Web結合產物。Intranet將Internet技術應用于企業內聯網,憑借開放和平臺無關信息交互成為MIS主流技術。基于Intranet實施eCOMIS是實現電子商務的首選方案,為圖1所示的瀏覽器、Web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三層B/S結構:數據庫服務器使數據與操作相分離,發揮瀏覽器和服務器協同優勢。系統以Web為核心,TCP/IP和HTTP為基礎,客戶端通過Browser訪問Web服務器與后臺數據庫。
(2)eCOMIS系統組成。從功能組成的角度,eCOMIS包括六大模塊,見圖2。
①瀏覽器模塊:提出服務請求,在客戶機上解釋執行從服務器下載的應用程序。
②Web/HTTP服務器模塊:處理瀏覽器服務請求,調用數據庫服務器或服務器應用程序。
③電子商務應用程序模塊:應用程序以主頁形式放于Web服務器,Web頁面和Java由瀏覽器下載,CGI和Web服務器擴展程序在服務器端執行。
④DBMS模塊:為eCOMIS提供數據庫服務,在Web服務器端運行。
⑤數據庫服務器:存儲數據供DBMS調用。
⑥安全模塊:提供系統安全機制,采用代理服務器等防火墻和信息加密技術。
eCOMIS采用Intranet模式可利用C/S結構處理具體數據,并通過Intranet進行信息重組、發布和接收;不僅提高事務處理速度,且易于企業內外部信息交流。數據庫技術對Web的支持使用戶完全通過HTTP實現以往MIS全部數據庫功能,同時享有Web多媒體效果。因而,eCOMIS在實現傳統MIS功能基礎上,向用戶提供了基于Internet的電子商務支持。
2.eCOMIS開發方法
eCOMIS開發必須以正確策略為指導,對現有開發方法優勢進行綜合是保證MIS質量的一條有效途徑。面向對象方法在需求分析、可重用性等關鍵環節有了實質突破,應用于MIS開發實踐不斷擴大。而傳統開發方法仍有其優勢:結構化方法將系統開發分成若干步驟,可減少問題復雜性。原型法快速構建系統適應用戶需求和系統環境變化。eCOMIS應采用結合結構化和原型法優勢對面向對象方法改進的策略——即以面向對象技術為核心并貫穿于過程始終,以結構化方法進行階段劃分,通過構造系統原型快速開發系統。
3.軟件技術
電子商務可擴展性要求eCOMIS設計以面向對象(OO)技術和Java技術為基礎,構筑電子商務平臺,符合Intranet環境下管理軟件的技術構架。
(1)面向對象技術。OO技術提供了基于部件構造MIS的軟件復用機制——使用軟件可重用部分或軟件部件來構造系統,對細化的MIS內部功能進行模塊化封裝,在基本功能模塊上可根據業務需求變化選擇或增加模塊,配置出針對具體應用的系統,增強了MIS對電子商務需求的適應性。
(2)跨平臺Java。Java不僅是一種分布、平臺無關、安全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更代包括語言工具、應用API和平臺技術的計算體系。eCOMIS開發中引入Java技術,面向Intranet實現各種基于網絡的應用。
4.系統開發平臺
數據庫在支持B/S的Oracle、Sybase 、SQL Server間選者,開發環境選擇采用數據庫或通用開發工具。
5.網絡協議
Intranet繼承Internet的TCP/IP協議,其簡單化和標準化使企業內部網連接具有低費用、高效率特點;Web應用以HTTP協議為基礎,實現對數據庫文件處理和查詢。
6.Web與數據庫互連技術
數據存取及事務處理是eCOMIS實現過程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核心是Web服務器與數據庫服務器的連接和數據訪問技術。通常采用兩種方法實現Web服務器與數據庫連接,一是利用中間件在兩者之間建立連接和通信,如CGI(通用網關接口)和ASP(動態服務器頁面);二是采用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API由瀏覽器中的JavaApplet訪問Web服務器數據庫。由于JavaApplet局限性,多數應用基于中間件技術。
(1)CGI是一種連接Web/HTTP服務器的外部接口標準,可進行信息實時動態傳輸。Web服務器通過調用CGI程序實現與Web瀏覽器交互,CGI程序擔當C/S模式Client角色,而顯示任務由瀏覽器實現。CGI具有靈活性和通用性的優勢,但在響應速度和資源利用方面有局限性,客戶端每請求一個CGI程序,服務器端就打開一個進程,當請求數量較大時容易引起瓶頸。
(2)ASP是一個服務器端腳本環境,用來創建、運行交互式高性能Web Server應用程序。ASP腳本在服務器端解釋執行,Web Server根據訪問數據庫結果自動生成符合HTML頁面傳送給客戶端瀏覽器。ASP設計的是動態主頁,所有應用程序被分割為頁面形式,通過網頁訪問后臺數據庫,交互操作以提交表單方式實現。ASP接收用戶提交信息并做反應,可根據實際動態改變數據和自動進行文件更新。對含有訪問數據庫請求的腳本指令,ASP通過ODBC與后臺數據庫相連,由數據庫訪問組件ADO(ActiveX Data Objects)執行訪庫操作。從結構上看,ASP是通過ODBC與數據庫交互,向上層可兼容各類數據庫系統,而對于下層ASP產生的HTML對客戶端的瀏覽器有廣泛的適應性。 (3)JDBC是Java與數據庫互連規范標準接口,是一個支持基本SQL通用底層API,提供統一用戶接口,為Java程序提供獨立于數據庫系統而實現與網絡數據庫互連方式。JDBC定義數據庫操作原語,具體操作過程由開發者實現。用于數據庫訪問的Java Applet使用JDBC與數據庫交互,操作權必須遵守標準安全模式,不能訪問本地文件系統和對任意主機建立網絡連接。Java Application可實現上述訪問。Java Applet要裝入AppletViewer或能運行Java Applet的瀏覽器執行;Java Application用Java虛擬機來解釋執行。Java的虛擬機機制保證其安全性、跨平臺性,也帶來執行速度慢的缺點,適于多平臺網絡環境應用。
通過對上述數據庫互連的性能比較分析,從Intranet技術現實來衡量,CGI、JDBC方案不適用于快速開發、及時維護和大面積普及;中間件技術ASP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具有開發簡單、功能強大等特點,可直觀實現復雜Web應用,適用于Web服務器的各種動態數據發布。從長遠觀點看,ASP和組件對象的配合使用無疑是一種引人入勝的新技術,更重要的是使面向對象概念和方法從工具語言層次擴展到系統應用層,易于實現快速部署。根據eCOMIS的特征,采用ASP進行數據庫互連是一種快速有效的方法。
四、結束語
電子商務處在不斷發展階段,eCOMIS所涵蓋的管理范圍和涉及的新技術也在不斷演進。eCOMIS建設必須采用適合的開發策略和支持技術以取得其投資效益,這也是實施電子商務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本文對面向電子商務MIS實現的關鍵問題——MIS開發指導原則、系統設計、支持技術等方面進行探討,提出了一種構建eCOMIS的綜合解決方案。在eCOMIS設計和開發方面,應結合現代管理實踐,并充分考慮時代特征,采取先進的開發策略對實施過程進行指導與控制,適應電子商務不斷發展、變化的需求。
[1]羅 元 尹傳高:電子商務研究中的機遇和挑戰[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1999,(8):39~42
[2]李棟棟 張曉光:MIS模式的探討[J].現代計算機,1999,(4):38~40
[3]夏驕雄等:Intranet與管理信息系統[J].計算機與工程應用,2000,(3):142~147
[4]羅 亞 胡昌盛:網絡數據庫的開發策略[J].現代計算機,2000,(4):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