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機遇、障礙及對策
佚名
摘要 本文分析了電子商務的進展及其帶來的深遠影響,介紹電子商務的概念、基本特征、主要內容等,論述了它所涉及的主要解決方案;通過分析電子商務在發達國家的發展現狀和戰略,結合我國所處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以及我國信息化發展現狀,研究了發展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和主要障礙,發展電子商務應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國內外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理論思考,并提出了我國發展電子商務的意義、趨勢及有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務 現狀 因特網 對策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applications of E-commerc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is pap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importance of electronic commerce are analyzed. The system security and application solution for electronic commerce is introduced. This paper also gives some methods and implication steps for our country's firms to develop E-commerce, discusses the problem for our country to develop the E-commerce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firms' social environm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information situ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E-commerce worldwide and proposes some developmental policies for E-commerce use in China is studied. Keywords:electronic business level Nowadays Internet countermeasur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4 第一節 電子商務概述------------------------------------------------------------------------4 一、電子商務的定義--------------------------------------------------------------------------4 二、基本特征-----------------------------------------------------------------------------------4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概況----------------------------------------------------------------------5 一、國外研究狀況------------------------------------------------------------------------------5 二、國內研究狀況------------------------------------------------------------------------------5 第二章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機遇與障礙---------------------------------------------6 第一節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機遇----------------------------------------------------------6 一、商業的全球化趨勢------------------------------------------------------------------------6 二、電子商務的社會背景發生顯著變化---------------------------------------------------7 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7 四、成功經驗------------------------------------------------------------------------------------7 第二節 與機遇并存的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障礙----------------------------------------8 一、安全障礙------------------------------------------------------------------------------------8 二、技術障礙------------------------------------------------------------------------------------9 三、管理體制和經濟運行機制不健全------------------------------------------------------9 四、缺乏風險資金和證券市場的支持------------------------------------------------------9 五、企業和居民缺乏網絡基礎知識,電子商務人才不足------------------------------10 第三章 在機遇與障礙中生存——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分析------------------10 第一節 成立專門的協調機構---------------------------------------------------------------10 第二節 積極參與國際對話------------------------------------------------------------------10 第三節 確立“市場導向、企業推進、政府監督”的原則---------------------------10 第四節 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電子商務的發展---------------------------------------11 第五節 抓好發展電子商務所必須的信息化基礎建設---------------------------------11 第六節 加快支撐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體系和金融體系的建設---------------------11 第七節 對發展電子商務實施一定的鼓勵和優惠政策---------------------------------11 第八節 大力培養有關人才,推廣與普及電子商務知識------------------------------12 第四章 結語------------------------------------------------------------------------------------12 謝辭----------------------------------------------------------------------------------------------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電子商務概述 一、電子商務的定義 電子商務是指人們利用電子手段進行商業貿易等商務活動,是指商務活動的電子化,網絡化和數字化。電子手段是指電子技術、工具、設備及系統,包括最早的電話、電報、電視、傳真、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電子計算機、通信網絡;現在的信用卡、電子貨幣和 Internet。商務活動包括詢價、報價、洽談、簽約、支付結算、商業交易,國內外貿易等經濟活動。具體地講電子商務是把買方、賣方、廠商及其合作伙伴在 Internet、Intranet,和 Extranet 結合起來的應用。它同時強調這三部份是有順序的:只有先建立良好的 Intranet,建立好比較完善的標準和各種信息基礎設施,才能順利擴展到 Extranet,最后擴展到 EC,使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三者實現統一。
二、基本特征 (一)電子商務是網絡經濟。 電子商務是基于Internet等網絡的電子商務,電子商務與網絡經濟以電子、信息、通訊技術為支撐,是構建現代工業、農業以至國家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基礎性技術。 (二)電子商務是數字經濟。 電子商務的技術實質是在Internet上傳輸各種數字。數字成為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全息代碼。數字經濟的優勢在于能夠準確度量實物經濟和貨幣經濟的運行狀況,從而保持經濟的穩定。 (三)電子商務是信息經濟。 信息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擁有信息和掌握信息技術是取得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四)電子商務是知識經濟。 電子商務是現代科學技術在商務領域的應用,屬于知識經濟的范疇。電子咨詢、電子單據、電子貨幣、電子銀布于的應用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節省時間、降低勞動成本。由于電子信息不受時空限制,可以將信息及時傳遍全世界,大大減少因信息不靈造成的商品積壓。 (五)電子商務是結合經濟。 電子商務運用互連網連接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縮短部門之間的距離。這種結合經濟性又可以成為直接經濟、零距離經濟。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概況
一、國外研究狀況 美國是網絡技術和網絡應用最先進的國家,也可以說是網絡經濟的發源地。美國政府從1998年開始每年發布電子商務發展報告,肯定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以及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型商業模式對美國經濟的貢獻。美國政府不斷繼續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入,以此來拉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應用和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而且為了將其在信息技術產業上的優勢轉化為對外貿易的優勢,使美國領先世界的跨國公司在全球加快推行電子商務、搶占有利市場。
美國克里夫蘭市場咨詢公司2003年10月的調查報告指出,未來5年內,世界上可能出現的最大的產業是“電子商務和電子金錢”。這份報告對全球電子商務發展新趨勢、新模式及其影響進行了分析。報告認為,2003年全球B to B電子商務交易增長83%,達到5160億美元,在2004年將增長78%,達到9160億美元,到2005年全球B to B電子商務規模將增長到4.3萬億美元。4年內平均年增長率高達73 % 。
美國在2005年前將繼續保持其作為世界B to B電子商務龍頭的地位,年增長率將為68%,到2005年其規模將達到1.56萬億美元;其次,西歐地區,年增長率達91%,到2005年規模將達到1.46萬億美元。但是,亞太地區將是世界上電子商務發展最快的地區,今后幾年的年增長率將高達109%。據IDC(國際數據公司)對31個國家的4萬名被調查者的研究表明,美國占網上電子商務市場的份額將會下降,歐洲將超過美國成為互聯網用戶數量最多的地區。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與美國的差距正日益縮小。
電子商務既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產物,也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重要推動力。各國政府充分認識到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的巨大推動作用,正不遺余力地發展本國的電子商務。
二、國內研究狀況 隨著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普及與發展,我國的電子商務迅速崛起,眾多的信息技術企業、風險投資公司、生產流通企業紛紛開展電子商務。從國家經貿委對630多家企業的調查來看,目前企業在因特網應用和開展電子商務方面,東部地區的企業好于中部地區,中部好于西部;所在地在大城市的企業好于地處偏遠的企業,新企業好于老企業。經濟實力強、利潤空間大的企業,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開展得比較好。如聯想集團目前已經完成了供應鏈環節的信息化做好了開展電子商務的全部基礎性工作。同時,大多數企業對信息化建設比較重視,普遍看好電子商務的未來,企業內部信息化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正在由信息孤島向信息集成跨越;建立在網絡應用基礎上的電子商務建設也取得了一定進展,一些企業已經通過網絡開展采購業務和網上銷售。通過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一是提高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二是促進了企業經營管理觀念和制度的變革;三是培養和鍛煉了一大批人才;四是改善了企業形象,提高了企業的市場認知程度。因特網應用水平較高的企業,其市場開拓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業務流程的重組及企業管理的觀念與制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優化。中石化集團通過網上采購,對采購的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控,使采購過程公開化、規范化,從而實現了“陽光作業”,在很大程度上杜絕了暗箱操作,大大降低了采購成本。而聯想集團則通過實施企業資源計劃(ERP),規范和優化了77個業務流程,加強了財務、銷售和生產制造,采購等子系統之間的協同性。許多企業在實施信息化和電子商務建設中,企業領導的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深化了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改革,也培養和鍛煉了一大批既懂業務又懂信息技術的綜合性人才。
第二章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機遇與障礙 第一節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機遇
一、商業的全球化趨勢 近年來隨著跨國公司的發展和WTO的加入,越來越多的公司已經把其發展戰略建立在全球基礎上,跨國公司通過擴大海外業務以及跨越國界的收購和兼并來力圖擴大自己在全球范圍內的市場份額,現在這種全球化的趨勢已經取得顯著的發展。事實上,全球化是商業競爭的必然結果。尤其在許多產業面對生產能力已大大超過需求的時候,競爭越發表現得殘酷和激烈。幾乎所有傳統產業的商家們都己面對平均贏利能力下降的壓力,因此,所有參與全球化游戲的商家們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是如何在打大市場份額的同時去發掘更大的贏利空間,同時傳統的經營方式己經不能適應龐大的跨國公司所需要的高效管理模式,這時電子商務應運而生,恰恰迎合了這種需求,為各大、中、小企業提供了方便管理、交易的有效手段。
二、電子商務的社會背景發生顯著變化 近年來,社會環境正在發生巨大變化,人口的老齡化、家庭的社會化以及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壓力要求業界提供更加周到和便利的服務,同時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也要求業界提供能夠多客戶化的產品和服務,法規的放松和全球經濟一體化使得企業的業務全球化,再加上企業突破了傳統的業務范圍而引起了更加激烈的競爭,業界正在尋求新的業務模式,并希望通過新的業務模式能從這種環境的變化中取得收益。首先,富有人情味的個性化服務可以帶來新的客戶,或是從現有的客戶身上取得更多的收入。其次,資源的共享和資金的集中使用可以做到業務的協同處理,從而節省開支。這種新的業務模式要求在商家和消費者之間以及商家和商家之間進行更緊密的雙向交流,這就需要建立一個新的信息系統來完成這種交流。
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Internet從近年起有了爆炸性的發展,應用面遍及各行各業。從Internet的應用角度看,Internet的發展大體上可分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電子郵件階段。這個階段從70年代開始,平均的通信量以每年幾倍的速度增長。 第二階段,信息發布階段。從1995年起,以Web技術為代表的信息發布系統,爆炸式地成長起來,成為目前Internet的主要應用。 第三階段,EC (Electronic Commerce),即電子商務階段。之所以把EC列為一個劃時代的東西,是因為Internet的最終主要商業用途就是電子商務。同時反過來也可以很肯定地說,若干年后的商業信息,主要是通過Internet傳遞,Internet即將成為我們這個商業信息社會的神經系統。 計算機系統己經從70年代的人機系統,80年代流行的微機系統,進化到了90年代開放式的網絡系統。這種趨勢無疑在下個世紀還將延續下去。網絡的發展、處理器速度的大規模提高、存貯介質價格的下降使得個人和企業的計算能力不再受時間和容量的限制。當前,企業的辦公自動化系統、業務管理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已經相當普及,便攜式計算機和無線通信技術使人們可以在任何地點協同工作,電子郵件和視訊會議系統己經進入家庭,遠程醫療、遠程教育和家庭辦公己進入實用階段。網絡社會的雛型己建立起來,這就為電子商務提供了基本的應用技術平臺。電腦的普遍應用和互聯網的技術成熟,己經使電子商務這項新的商業經營模式的廣泛采用成為可能。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信息傳遞提供了以往任何手段都無法比擬的工具,它完全改變了人的時間和空間概念,從而為縮短商家和消費者的距離提供了一種現實的可能。
四、成功經驗 商家應用互聯網技術作為經營手段并取得市場新的份額方面己經有了非常成功的案例。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亞馬遜網上書店(它的經營范圍已經迅速擴大。這家成立于1994年的公司如今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圖書銷售商。它擁有長期的顧客450萬人,每日網上圖書的銷售量己達到5萬余冊。從而使美國最大的具有126年歷史的連鎖書店B&N(邦諾)受到極大沖擊。亞馬遜起源于一個并不引人注目的軟件公司,但僅用5年時間,就完全打破了美國圖書市場的份額,完成了從無到有的跨越。
亞馬遜網上書店的成功給了人們個有趣的提示:把互聯網技術引進商務操作有可能使傳統商業發揮出神奇的力量。因此,所有在市場中苦苦掙扎的商家人,所有希望在既定的市場格局中重新劃分出一份屬于自己的份額的創業者們都從中感到了極大的振奮,因為他們都看到了一線新的希望。 第二節 與機遇并存的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障礙要了解和建立電子商務的環境,必須先了解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各種障礙,然后靠社會的促動和政府與各行業的積極參與去排除。只有各方面都發動起來,積極配合,才能夠迅速形成電子商務的大環境、大氣候。現階段的中國,由于許多因素的制約,電子商務的發展障礙更是明顯,文章將對此進行初步的探討:
一、安全障礙 對于現階段的電子商務來說,很多問題歸根結底,最重要的還是安全問題。 以電子銀行為例,如果電子銀行的儲戶對自己在電子銀行中的存款成天提心吊膽,電子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將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再比如,電子超市的客戶在電子交易時,如果關鍵的個人信息屢屢被竊取,對電子超市的打擊無疑也是致命的。
總之,安全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任何的電子商務應用都只能是紙上談兵。正因為如此,安全策略成為各大公司賴以推廣電子商務的關鍵技術所在。
1998年3月6日,中國銀行作為國內第一家網上銀行,成功地完成了國內第一筆網上電子支付。后來之所以被眾多新聞媒體所關注,不僅因為實現電子支付已是目前電子商務活動的最高境界,而且在于電子支付的實施把其安全措施帶入了嚴格得近乎苛刻的實踐考驗之中(任何安全漏洞都可能是致命的)。那么,目前的安全策略能夠給廣大電子商務實踐者帶來哪些保障呢?著名的電子商務經理人Gary’neal先生在《新時代的交易方式》一文中對電子商務的安全性作了十分精辟的論述,即目前的電子商務安全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確定在因特網上用戶及商家的身份驗證; (2)保護因特網上的電子交易; (3)保護企業站點和商業網絡,不受非法黑客的攻擊。
二、技術障礙 技術障礙主要包括網絡的復雜性、對數訪問的可靠性、帶寬與速度等,這些都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擋路石。 網絡的復雜性是指企業網與互聯網相連時,性能、管理、安全等都變得越來越復雜,企業的思維方式與戰略方案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可靠性的問題是企業和用戶較為關注的。Internet上存在多種不可靠因素:軟件不可靠、線路不可靠、系統不可靠,等等。而我國通信及服務質量之差更是盡人皆知。用戶與企業訪問各種數據信息,但哪一種是最為可靠的呢?什么樣的方案才是最佳投資方案呢?
帶寬與速度的問題也讓人焦慮。Internet網戶數量的快速膨脹使帶寬擁擠、速度下降,WWW變成了“World Wide Wait”。雖然千兆位網絡技術開始走向成熟,但要全面鋪開還有待時日。ATM則是理想的技術,但價格昂貴;千兆以太網在可升級和成本有優勢,但不能提供多媒體應用所需的服務質量;基礎設施方面的問題也可能對性能產生不利影響,如服務器、網卡、總線等跟不上千兆以太網的發展步伐,主存儲器及超高速緩存也需要相應的匹配等。
三、管理體制和經濟運行機制不健全 (1)政策法規很不完善。首先,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許多傳統的針對實物經濟和工業經濟時代的政策和法規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要,而新的網上貿易的政策法規還沒有確立起來,如網上交易的稅收問題,如何確認通過網絡進行的國際貿易。如何加強網絡交易的監管與控制等,嚴重影響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其次,從全球范圍來看,電子商務的發展普遍快于政策、標準和法律的建立、修改和完善。就我國而言,一方面由于電子商務的發展尚處于初始階段,許多政策尚不成熟,另一方面由于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缺陷較多,使其發展受到限制。
(2)管理體制不完善。現行的信息產業管理體制存在計劃經濟烙印,條塊分割,壟斷經營,沒有形成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影響了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阻礙了電子商務在全社會的推廣應用。例如,我國目前網絡的帶寬資源嚴重不足,上網速度遠遠不能令人滿意,但有廣電網絡的帶寬資源卻由于地方利益各自為政,至今沒有形成全國性的網絡,造成廣電網的利用不足,帶寬資源嚴重浪費。
(3)傳統規則面臨挑戰。傳統管理和利益規則與網絡時代的扁平、創新、人才主導的要求相去甚遠。要理解并運用適應電子商務和網絡刊一代的管理和利益規則,尚需時日。
四、缺乏風險資金和證券市場的支持
由于國內資本市場的不足,各種投資主體特別是國有資本介入電子商務領域的規模、速度、效果等不十分理想。 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決定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其特殊性。例如,由于ISP和ICP企業主要從事軟件的開發和信息的發布利用,需要大規模的投資,而軟件行業競爭激烈,一旦失敗,則本利全無,因此風險系數極大,必須有風險投資機制才能保證這些產業的發展。而對著全球一體化的經濟環境,我國的網絡企業和互聯網絡的發展將面臨更強大的競爭,面臨更多的風險,更需要完善金融及風險資金的支持。但是,中國目前的金融服務和資本市場發展相當滯后,這與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要求極為不相稱。
第三章 在機遇與障礙中生存——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分析 面對電子商務可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許多國際知名的跨國集團,競相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開拓電子商務網絡的硬件及軟件支撐系統。各國政府也紛紛制定有關電子商務的政策和發展規劃,大力支持本國企業搶占電子商務制高點。事實上,一場以電子網絡為工具的新一輪全球經濟競爭己經開局。我國要想在新一輪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現在就必須制定與未來電子商務時代相適應的發展戰略,并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
第一節 成立專門的協調機構 為了引導全社會的電子商務活動健康、有序地發展,需要一個有代表性、有權威性的協調機構。建議成立由主管副總理或國務委員直接領導的包括政府、企業、消費者社團、教學科研部門各方面人士組成的“全國電子商務促進委員會”及其辦事機構,負責全國電子商務的業務、技術、政策、法律、國際合作等總體框架的協調和規劃的制定。
第二節 積極參與國際對話 互聯網是一個全球性的媒介,不能采用傳統的各國獨立的方式來發展。積極參與電子商務問題的國際談判并逐漸起到主導作用,認真研究我國發展電子商務的對策,提出對我國有利的“游戲規則”。目前的電子商務國際談判主要集中在少數發達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若不及時參與到對話中來,不利于形成電子商務的國際框架。
第三節 確立“市場導向、企業推進、政府監督”的原則 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應遵循“市場導向、企業推進、政府監督”的原則。一方面,政府不宜過多地直接干預企業的電子商務,而應讓企業根據市場的需求,自主創新、自負盈虧地發展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多種多樣的電子商務模式。只要不違反國家的有關法令,企業愿意投資發展的都應予以支持。另一方面,又要加強對電子商務政策的研究,積極參與有關電子商務的國際對話和有關規則的制定,借鑒其他國家、國際組織成功的經驗,盡快建立一套既符合我國的具體情況又與國際接軌的法規、制度和辦法,使我國電子商務的運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四節 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電子商務的發展
根據我國的現狀,目前應以企業內部商務活動的電子化和企業間的電子商務(BTOB)作為發展的重點。這是因為:第一,企業是經濟活動的基本組成單位,整個電子商務的發展必須以企業內部商務活動的電子化作為基礎。第二,與企業對消費者的商務活動(BTOC)對比,企業對企業的商務活動所占的比重更大利用電子商務來節省交易費用的需求也更為迫切。從國外情況來看,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的發展發展明顯快于企業對個人的電子商務。在美國,目前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的規模大約為企業對個人電子商務的5倍。第三,從技術、人員配置和法律監管等角度看,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的安全性和技術要求更容易得到保證。
第五節 抓好發展電子商務所必須的信息化基礎建設 要抓好發展電子商務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建設,當前尤其要抓好我國高速寬帶網的建設,提高上網的速度,降低上網的費用。要組織必要的技術攻關,購置必要的硬件設備,開發和引進相關軟件,使我國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夠跟上世界的步伐。
要采取切實措施,進一步鼓勵企業加大對信息投資的力度。大中型企業和有條件的小企業都應建立自己的內部網絡和信息系統,盡快實現企業內部信息管理的電子化,為推動全社會電子商務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要鼓勵企業及時申請和登錄自己的域名,建立自己的互聯網網站。在電子商務時代,企業的域名就是企業在互聯網上的地址和標識,它是一項重要的無形資產。事實上,國際上已經出現過多起因搶注域名引起的官司,己有一些公司不得不花費較多的金錢去收購本來應屬于自己而被他人搶注的域名。因此,所有企業都一定要及時注冊自己的域名,防止被他人惡意登錄,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第六節 加快支撐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體系和金融體系的建設 在完善物流配送體系方面,除了要鼓勵郵政部門發揮自身的優勢,與從事電子商務的部門簽訂合作協議,積極開展各種新服務外,要逐步開放市場,歡迎國內外的速遞公司參與競爭。通過競爭,使我國的物流配送體系日趨完善。 在金融支撐體系方面,要鼓勵有條件的銀行開設網絡銀行,提供各種形式的在線服務。在今后條件具備時,成立統一的網上結算中心,并逐步開展與國外客戶的網上結算服務。
第七節 對發展電子商務實施一定的鼓勵和優惠政策 為了促進全社會電子信息化的進程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在一定時期內可采取一些優惠政策和鼓勵措施。根據國外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一般做法,網上銷售的商品價格應低于其在傳統經營的同類商品的價格(如下降5%--10%),以補償消費者上機、上網所花費的費用。在這些企業實施電子商務采用供應鏈優化管理取得成本降低效果以前,政府與有關方面要減少其經營電子商務的稅費,以有利于推進電子商務的發展。為了推動互聯網的普及,還應盡可能地降低社會公眾特別是學校等部門的上網收費標準,必要時由政府給以一定的費用補貼。
第八節 大力培養有關人才,推廣與普及電子商務知識 發展電子商務的關鍵在于人刁與知識。如果沒有足夠的既懂電子通訊技術,又有金融、商貿知識的跨領域的專門人才‘,要想迅速發展我國的電子商務是不可能的。如果社會公眾普遍缺乏運用計算機的基木技能和有關電子商務的基本知識,就不可能形成較大規模的對電子商務的需求,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只能是一句空話。因此,必須加強對有關人才的培養,大力推廣與普及有關電子商務的知識,提高計算機和網絡利用的普及率。要鼓勵各類學校根據社會需要,開設電子商務專業,講授相關課程。政府給以一定的撥款和其他優惠政策,適當減免教育機構和青少年學生的上網費用。這是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推廣與普及計算機網絡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鑒。此外,還要更多地采用在職培訓、遠程教育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使各部門、各單位現有的業務骨干掌握電子商務的應用技能和相關知識。各級領導特別是企業領導在電子商務知識的普及與推廣中應起模范帶頭作用。
第四章 結語 面臨網絡經濟時代這個大背景,企業向Internet遷移是必然的趨勢,企業改革的目標是使自己成為面向全球的成功企業,電子商務將成為企業改革的強大動力。雖然,基于Internet的全球電子商務應用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從觀念到法規、從技術到產品還不成熟;市場機制尚未健全,經濟活動和市場行為有待規范,再加上企業信息化意識薄弱、技術支持和信息基礎設施水平低、支付結算方式落后、部門溝通協調不夠、安全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等,都給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諸多的困難。但隨著政府的支持,基礎環境的優化,意識觀念的革新,電子商務安全性能的不斷提高,相關法規的逐步出臺以及全球金融電子化的逐步實現必將會使電子商務迅速興起并日臻完善。
我們相信,隨著計算機網絡應用的普及與深入,電子商務的大發展時代已經到來,它的迅猛發展勢頭一定會給中國企業帶來新的機遇,在不遠的將來,適合我國國情的電子商務必將為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