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競爭情報在服裝品牌企業中的應用
李倩宇
笑過之后,我們不妨思索,其實生存的道理很簡單——只需發現誰是真正的對手。
服裝品牌企業無不意識到當下競爭的激烈,而發現并認清競爭對手,以一己之長去應對市場變化,才是品牌常青之道。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什么CHIC(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2011將主題定為“發現” 。
服裝企業在目前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要想存活,就得找到自己的競爭對手。
一、辨識自己的競爭對手
(一)在同業競爭中辨識自己的競爭對手
1、與你相抗衡的服裝企業才是競爭對手
在服裝行業中有許多的服裝企業參與競爭,然而對于一個資源有限的服裝企業來說,他不可能把服裝行業中所有的競爭參與者作為自己的競爭對手。這里需要明確競爭對手的概念。同行業中競爭的參與者并不都是競爭對手,只有那些有能力與你的企業相抗衡的競爭者才是你的競爭對手。
2、研究自身戰略定位,確立競爭對手
首先是競爭領域的選擇。我們知道服裝行業中會有很多的細分市場,服裝企業對細分市場的選擇,就是選擇了自己在這個細分領域的競爭對手。
其次是競爭區域的選擇。對于一個服裝企業來說,在這個區域可能是你的主要競爭對手的一家服裝企業,在另外的區域可能是另一家服裝企業。在全國范圍內,又會出現另外的競爭對手。所以服裝企業需要關注的是多層次的競爭對手。
3、根據服裝企業要實現的目標,選擇競爭對手
每一個企業都會有自己的愿景,也就是說企業對未來的一種預期。這種預期決定了企業為之奮斗的目標。在企業實現目標的道路上,會出現很多的來自競爭者的阻礙,在這些阻礙中,主要的阻礙便是來自于你的競爭對手。
(二)在不同品類間發現自己的競爭對手
品牌延伸,已經發展到服裝領域,原本是不同品類的經營者擠上了同一條車道。例如,“波司登”這3個字對于國人來講耳熟能詳,當大多數消費者還將其與羽絨服掛鉤的時候,這個品牌的內涵已經在悄悄延展——波司登男裝、時尚女裝在近幾年相繼孵化,其利用羽絨服打開的強大通路,成就了一種模式快速復制。
試想,當一個女性同時看中了兩個品牌的產品,而其中一個品牌可以提供與之相配的“寶寶裝”,而另一個沒有,她選哪一個品牌的幾率大呢?這種選擇背后其實形成了兩種競爭關系:一是女裝與女裝的競爭;二是女裝提供的童裝系列與其他童裝品牌形成的競爭。
所以,服裝品牌企業發現隱藏在各個角落不同品類的競爭對手非常重要。
(三)注意跨行業投資的競爭對手
統計數據顯示,紡織服裝業利潤呈現增長態勢,表現出較好的行業景氣度。隨著二三線城市的迅速崛起,更為廣闊的潛在市場將被開發出來。同時,消費者的消費意識趨于成熟與理性,服裝業市場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因此,投資前景被看好,其他行業的投資者也想來分一杯羹。
例如,五糧液集團大力推出泰奧菲爾Théophile品牌女裝曾掀起業界一陣熱議。且不探討其經營得如何,這是一個信號:在國家抑制產能過剩、收緊一些產業的投資和控制粗放經營的政策下,且地產和股市預期尚未明朗,一些“熱錢”會不會從金融領域轉移到傳統民生行業的實業投資上來?都說服裝門檻低,各種風投和資本運作的熱情會不會因此高漲?
因此,對跨行業投資的服裝品牌也要留個心眼。
(四)商業鏈條中的合作者可能會成為同身份的競爭者
深圳市粉藍衣櫥服飾有限公司從4年前創業時的12個人,到今天已經擁有560多名員工和兩個主力品牌。董事長李飛躍從前的身份是有著6年服裝經銷經驗的代理商,最多的時候經營27家直營店,有30多個客戶,而從代理商到品牌商的角色轉換也不過5年,就實現了100家直營店,260多家加盟店的渠道規模,以及去年全年152%的增長速度。
在“渠道為王”的今天,擁有終端通路的經營者由于具有一線銷售經驗和市場信息,非常容易把握品牌的定位,只要抓住品牌運作啞鈴的兩端——設計和銷售,再加上穩定的供應體系和團隊,創立品牌對于他們來說并非遙不可及。
這就在一個側面反映了由于身份的轉變,很可能原來的合作者也將走到競爭對手的隊伍當中,也許就是現在身邊的人。服裝品牌商有沒有做好發現的準備呢?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服裝企業通過對上述四個方面的分析,便可以得出自己的主要的競爭對手是誰,然后對每一個競爭對手給出一個清晰地描述,包括在哪個領域、那個區域以及對企業實現目標的壓力是什么。
二、正確利用競爭情報贏得競爭優勢
服裝品牌企業的競爭優勢來自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服裝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是核心競爭力的競爭。那么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還有什么可以稱得上是核心競爭力?是技術?還是管理?就目前的狀況,多數的服裝行業技術已經沒有什么可以保密的,管理更是如此。只有不斷的學習和創新才是企業的唯一的核心競爭力。所以這個時代被稱為是超競爭的時代。
在超競爭環境下,要利用競爭情報贏得競爭優勢,企業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第一,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建立自己的情報監測體系。這個競爭情報體系可以包括很多的內容:競爭對手情報部分、有關競爭對手的一般統計數據、趨勢圖、主要競爭對手列表、市場總體規模統計數據、競爭對手新聞、競爭對手簡介、合作伙伴的主要信息、流行情報、技術情報、私人討論區,以及根據各職能部門信息需要設置的欄目等等。
第二,建立關鍵情報課題制度。高管層以及各職能部門定期地提出需要的研究課題。情報部門對課題進行篩選確定,然后根據確定的課題,收集情報,開展研究工作。如果服裝企業沒有這個條件,可以讓有競爭情報服務經驗的調研機構(如賽立信公司),對競爭對手展開調研活動。包括:市場進入調研、投資收購調研、標桿學習調研、人力資源調研、營銷體系調研、生產研發調研、倉儲物流調研等。
第三,企業建立自己的競爭力監測體系。
服裝品牌企業的競爭力到底有多強,和競爭對手相比優勢和劣勢在哪里,企業競爭力監測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企業建立自己完善的競爭力監測體系,最重要理順了思路,使原來掌握的競爭對手的凌亂的資料更加系統化。同時通過對競爭對手的監測,企業了解了競爭對手的狀況,也明白了自身競爭力強弱的原因,為企業的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對競爭對手企業進行動態監測,包括:生產銷售情況、市場營銷活動、公司變化情況、服裝行業狀況等。
第四,讓競爭情報更好的為服裝企業的戰略管理服務。戰略管理屬企業高層管理活動,其核心是戰略決策。戰略決策必須根據企業的宗旨和目標,在對企業的內部優勢和薄弱環節、外部威脅和市場機會進行系統化分析基礎上制定的。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競爭情報,向企業的管理人員描繪出一個全面的、動態的競爭環境的圖景,以使企業準確地估計自身的競爭能力、競爭對手的實力和外部環境所蘊藏的各種機會和威脅,從而制定和實施正確的競爭戰略,創建和保持持久的競爭優勢。
三、服裝企業競爭情報的網絡搜集方法
競爭情報的搜集方法有很多,下面簡要說一下在互聯網上如何搜集服裝企業的競爭情報。
競爭情報在網絡上的情報源:
1、政府文件、國家標準文獻、法律文獻或相關的網站、數據庫等;
2、紡織服裝類期刊和相關科技期刊,服裝協會、研究所、服裝管理機構的出版物的網站;
3、紡織服裝研討會、時裝發布會、流行色發布會、新面料展覽會的信息和資料在網站上的相關報道;
4、互聯網上的服裝企業網站;
5、與企業情報機構長期合作所形成的社會關系網絡等。
通過互聯網可獲取競爭環境信息、競爭對手的相關信息。國際上幾乎所有大型服裝企業都已經上網,國內大中型服裝企業也相繼上網,例如企業網站、企業博客、微博、服裝行業網站、B2B、B2C網站、購物網站等。通過跟蹤這些企業,可以獲得如競爭對手產品樣本、銷售價格配置,以及經營狀況、員工情況、業務發展計劃等信息。
查詢國內競爭對手可通過中文搜索引擎或服裝行業信息網站等查詢,如具有“企業查詢”與“產品查詢”兩個檢索點,很容易查詢到與本企業產品有關的企業,從而確定競爭對手的范圍。查詢國外服裝企業可用國內的網絡導航中的站點,如 Yahoo! , AltaVista , Info seek 等等。此外,通過服裝協會、服裝研究所、紡織服裝院校舉辦的專業研究網站都可以獲得專業培訓、行業規范、組織會議、專業刊物出版以及專業人才交流等競爭情報研究的最新動態。
因此,服裝品牌企業充分利用好競爭情報,根據服裝行業內外環境變化,對服裝產品的經營與銷售進行預測和決策,創造性地組織經營銷售活動的策略,才能真正贏得競爭優勢。
【歡迎與賽立信競爭情報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賽立信研究集團旗下,廣州賽立信商業征信有限公司競爭情報事業部,為企業提供專業優質的競爭對手調研、行業分析研究、競爭情報整體解決方案、競爭情報管理系統等競爭情報產品與服務。文章聯系:E-mail:ci@smr.com.cn;電話:020-22263639。網址:http://www.sinoci.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