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勒蘇自治州水資源及其供需發展趨勢分析
王金超
【摘 要】針對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項目區水資源現狀需水量與開發利用中的存在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和通過供需平衡計算,分析項目區供需發展趨勢,提出該區域水資源合理配置建議。
【關鍵詞】水資源;供需;趨勢;分析
【Abstract】The current water demand and issues 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for the project area in the Kizilsu Kyrgyz Autonomous Prefecture area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recommendations were provided for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supply-demand balance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project area.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 Supply and demand; trend; analyze
1. 引言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下簡稱克州)位于祖國西北邊陲,轄三縣一市,均為國家級貧困縣市。自治區2010年發展綱要要求,在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條件下,要加快農村經濟和地方經濟的發展。而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是首先解決的關鍵問題。因此,基于面向生態的水資源配置理念,對克州水資源及其供需發展趨勢進行分析研究,提出以水資源永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克州水資源開發利用戰略,對克州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開發利用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2. 克州水資源基本狀況
2.1 地表水資源。
克州地處塔里木河流域上游,境內河流發育,由東北向西南共有托什干河、布谷孜河、恰克馬克河、柯孜勒蘇河、蓋孜河、庫山河等6大水系,有大小支流100余條,均為內陸河。年平均徑流量82.02億m3,其中阿合奇縣27.68 m3,烏恰縣22.81 m3,阿克陶縣27.51 m3,阿圖什市4.092 m3。全州水資源總量占全疆地表水資源的10%。各河徑流量季節變化顯著,年內分配不均,汛期5~9月的徑流量占全年徑流總量的50%~80%以上,變差系數CV值除恰克瑪克河為0.38外,其余各河流均在0.13~0.25間。
2.2 地下水資源。
根據地下水均衡計算結果(均衡期為2000年),全州地下水總補給量為7.32億m3/a,其中,渠系水、田間水、山前側向徑流補給量為6.42億m3/a,占總補給量的87.7%;降水、河道水庫塘水和井灌回歸補給量為0.90億m3/a,占總補給量的12.3%。境內地下水資源量為 7.23億m3/a,地下水可開采量為4.34億m3/a
3. 克州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1 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根據調查資料,截止2000年底,全州已建中小型水庫12座,設計庫容10340×104m3,實際庫容9572×104m3;各類灌溉渠道5705.00Km(干、支、斗渠總長度為2936Km),其中防滲渠道1215.90Km;各類排水渠道3338.00Km;機電井372眼;水利工程供水7.78×108m3。灌溉面積81.31×104畝、林地8.01×104畝、果園6.35×104畝、牧草地2.20×104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7.71×104畝;改良鹽堿耕地24.23×104畝;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41×104畝。修建各類防洪堤總長度397Km,保護耕地38.20×104畝,保護人口23.50×104人。建設完成108個改水防病工程,解決了35.75×104人和149.52×104頭牲畜的飲水。
2000年實際水資源利用量為7.75億m3,其中農、林、草灌溉用水量7.52億m3,占總用水量的97.03%;工業用水量0.02億m3,占總用水量的0.26%,城鄉生活用水量0.21億m3,占總用水量的2.71%。在水資源利用中,引用地表水7.66億m3/a,占總用水量的97.6%,開采地下水0.19億m3/a,占總用水量的2.4%。
3.2 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地表水資源由于時空分布不均勻,水利調蓄工程滯后。每年4~6月份灌溉用水高峰期,正值是河水枯水季節,出現春旱,嚴重制約農業生產,不能滿足用水需求。
(2) 平原灌區地下水位普遍較高,灌區鹽堿化和土壤鹽漬化嚴重。近幾年,地下水位持續升高,已經危害了灌區生存和發展。現有排水系統不完善。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低。 (3) 地表水-地下水聯合開發、綜合規劃利用不夠。
(4) 平原區水利工程設施年代久遠,配套程度低,老損嚴重,難以發揮正常效益。渠道防滲率較低,渠道多為土渠,且干渠大多分布于戈壁砂礫石地段上,沿途滲漏蒸發損失量大。支渠以下渠道防滲率更低,斗、農渠幾乎沒有防滲。因此,仍需大力推廣各種高新和常規節水技術,徹底改變傳統灌溉模式,不斷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4. 克州水資源需求分析
4.1 現狀需水量。
根據用水量調查,克州現狀年(2005年)總需水量85294萬m3。其中城鎮居民生活需水量333萬m3,城鎮生產需水量517萬m3,農村生活需水量715萬m3,農業灌溉與牲畜養殖需水量83507萬m3,城鎮生態環境需水量222萬m3,生活與工業按均勻需水考慮,農業按灌溉制度考慮需量的年內變化過程。
4.2 現狀供水量。
2005年克州中小型水庫11座,總庫容9460萬m3,引水渠首9座,總引水能力157.5m3/s,機井651眼,年采地下水能力11562萬m3。現狀年地表水可供水量76600萬m3,地下水實際供水量6885萬m3,地下水可供水量17470萬m3,合計可供水量94070萬m3。
4.3 現狀缺水分析。
以節點為計算單元,采用1956~2000年45年天然徑流系列,以月為計算時段,利用水資源配置模型進行供需平衡模擬計算。保證率為50%的全州年供水量為83726萬m3,其中地表水供水76674萬m3,地下水供水7052萬m3;
保證率為75%的年供水量為79031萬m3,其中地表水供水71699萬m3,地下水供水7333萬m3;保證率為95%的年供水量為71449萬m3,其中地表水供水64164萬m3,地下水供水7336萬m3。相應于50%、75%和95%供水的全州缺水量分別為1803萬m3、6358萬m3和13889萬m3。
可以看出,現狀年項目區水資源需求缺口相當大,嚴重制約了該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5. 結論及建議
基于以上分析,克州水資源配置應遵循以下原則:努力提高用水效率,合理利用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有效保護水資源,積極治理利用廢污水、微咸水等其他水源;統籌考慮開源、節流、保護、治污的工程措施,建設骨干性控制工程,對現有工程除險加固、改建、擴建和挖潛配套,在充分發揮現有工程效益的基礎上,綜合利用骨干水利樞紐,增強和提高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與調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