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的綜合化改革
張莉莉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程綜合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的課程綜合化改革迫在眉睫,因此,必須對本專業的職業能力需求、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等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綜合化
科學的發展正逐步從分離走向綜合,這種學科內、學科間的綜合越來越顯現出優勢。面對這樣的形勢,現有課程的綜合化改革迫在眉睫,特別是綜合化課程的設置,為學生知識發展的完整性、豐富性提供了可靠的平臺,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學生只有具備了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才能從容面對世界發展過程中的種種問題。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號召,積極推行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由三年逐步過渡為兩年的改革,對三年制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在調整過程中,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課程綜合化。我院從2004年開始實施兩年制課程改革,現在第一批兩年制學生即將畢業。回顧兩年來的課程改革,主要從職業能力需求、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五個方面進行了探索。
職業能力需求與課程綜合化
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培養具有計算機輔助設計能力,從事機械設計制造、設備生產、維護調試與管理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業人才,主要就業崗位在機械設計領域,從事CAD/CAM設計與制造,次要就業崗位在生產領域,從事機械設備操作、維護與管理工作。因此,這個專業要求培養實踐型、操作型、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學生處理與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勝任所擔負的工作。針對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就業崗位需求,必須對課程進行綜合化改革。
課程綜合化不是知識的積累,而是綜合化學習;不僅是課程結構的綜合,也是課程內容的綜合;不僅是學生知識結構的綜合,也是其思維結構、價值觀念結構的綜合。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種能力是選擇、應用和調控各種能力的基礎,它打破了學科之間的界限,突出了學生走向社會將要解決的大部分具體問題的復雜性、整體性和關聯性,能使學生更清楚地體會到世界、生命與科學的統一性。
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的綜合化課程
課程體系的設置課程體系從職業教育的特點著手,按職業崗位群應掌握的知識與能力設置。以知識應用為主線,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打破原有的學科課程體系和“三段式”課程設置體系,對課程進行優化和整合,充分考慮知識間的銜接,避免重復。文化基礎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知識則根據職業崗位群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設置專門化教學模塊,建立一個寬廣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都很強的知識平臺。
課程內容的增刪在確定進行課程綜合化之后,首先要對原有課程內容進行精減,刪除原有課程交叉重復的部分及理論性過強、過深、脫離生產實際的部分,然后及時補充職業崗位所需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操作方法與技能,最后根據課程的任務、性質以及教師、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要求,以課程綜合化所涉及的知識領域或范圍確定采用學科內或學科間的課程綜合化,還是采用以專業實踐活動為中心的課程綜合化。綜合化課程要突出綜合應用知識能力的培養。
主要的綜合化課程見下表:
教學方法
課程改革必然導致教學方法的不斷革新,課程綜合后,課時大大壓縮,如果還像過去那樣教學,顯然完不成任務。綜合后的課程應主要采用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多媒體的出現更新了傳統教學模式,可使學生的聽覺、視覺各種感官全部調動起來,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用多媒體教學不但可以減少書寫時間,增加課堂教學內容,還可以演示一些傳統教學手段無法實現的加工過程,彌補實驗教學設備的不足。
講、演、練結合的現場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現場講解、現場演練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這種學用結合、以學帶練、邊學邊練、以練促學的授課方式,可以增加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實踐性,教學效果非常好。《機械制造技術》課約有50%的課程可以通過現場教學完成。
考核方式
綜合后的課程考核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
課程設計課程設計的題目應該能夠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要以題目為主線把所學的內容串起來。例如,《機械制造技術》課的課程設計可給學生出一個加工零件的題目,要求學生分析加工這個零件所需的機床、機床的切削原理、加工零件所用的刀具、夾具及其加工工藝性等內容,這樣可以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可以考查學生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
課程考試課程考試包括兩方面,即理論知識考試與實際技能操作考試,不同于過去只考理論不考實踐的考核方式。理論和操作所占的比重因課程而異,目的是為了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實際操作水平。
課程綜合化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具體實施高職課程綜合化改革時,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課程綜合化壓縮了課時,但并未降低教學難度課程綜合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課程的難度,因為綜合后的課程概括了幾門課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業務水平,要對相關課程加以深入研究,所以教學難度增加了。對于學生而言,課時壓縮了,每堂課的內容就增加了,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就增加了,所以學習的難度也增加了。
課程綜合化不是課程的簡單疊加高職課程綜合化不是對課程專業化的否定,不是對課程的機械疊加或簡單綜合,也不是對課程簡單的刪繁就簡,更不是削弱文化課程與專業基礎課程的內容含量,而是在專業化的前提下,優化組合了相關內容的課程,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學生思維整體性的構建。
課程綜合化要避免盲目性高職課程綜合化改革是一個復雜的、不斷優化的過程,課程綜合化現在仍處于嘗試階段,綜合后的課程可能會存在教材的問題。因此,在實施課程綜合化時必須有所考慮,最好是自己編寫教材,避免出現有課程無教材的尷尬局面。
回顧兩年來的課程綜合化改革,我院注重知識的實用性,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實踐證明,這些做法是正確的,課程綜合化改革是成功的。
參考文獻:
[1]鄧紅珍.對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綜合化的思考[J].職教論壇,2005,(9).
[2]周光迅.大學教育綜合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3]蔣永華.實施課程綜合化,培養“寬專多能”人才[J].職教論壇,2004,(9).
[4]許高炎.關于高等職業課程綜合化的思考[J].職教論壇,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