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區坐憩環境設計探究
張東輝 程鵬
摘要:現在很多居住區中都不乏供人休息的座椅,但是許多座椅經常處于閑置狀態,居民在進行戶外活動時更傾向于坐在花壇邊沿或是臺階這類輔助坐憩設施,而不是專門為居民設置的戶外座椅。對這些戶外座椅的調查中發現,僅僅座椅是不能夠吸引人前往使用的,人們坐憩時不僅僅是需要一張座椅,而是一個舒適的空間環境,這類被閑置的座椅恰恰缺乏空間環境的營造。 關鍵詞:居住區; 坐憩空間; 無障礙設計 Abstract:Now in communities there are many chairs resting for the human, but some chairs are in the idle condition frequently, the resident carrying on the outdoor activity are favor in sitting the flower-bed border perhaps stair this kind rests the facility, but not specially the outdoor chair that establish as the residen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of these outdoor chairs ,we find that chairs cannot appeal to people to use, the people sit rests when not only need a chair, but is a comfortable space environment, this kind the chair which leaves unused is lacked exactly the space environment building. Keywords:residential district; the space of rest; non-barrier design 1座椅在居住區的地點與周邊環境關系 居住區中一張座椅設置的地點位置首先就決定了其能否被人經常使用,如果位置選擇的不合適,即便座椅本身設計的很好,其使用情況還是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1.1邊緣效應 心理學家德克·德·瓊治在對荷蘭居住區人們喜愛逗留的區域研究后提出了邊界效應理論,他指出,樹叢、林中空地等地的邊緣都是人們喜愛的逗留區域,而開敞的曠野或場地則無人光顧,除非邊界區已人滿為患。一般來說,沿廣場的邊緣布置的座椅要比廣場當中的座椅更受歡迎,因為居民們樂于在建筑四周和廣場或是綠地邊緣停留和活動,座椅處于場地中央會讓休息者覺得自己在“眾目睽睽”之下??梢岳眠吔缇€的凹入凸出造成對人流的吸引與滯留,為需要人群提供適合的小空間,例如建筑物的凹處、后退的入口、門廊以及利用樹木、花臺等造成豐富的邊界,形成很有吸引力的場所(圖1)。 1.2就近方便 居住區坐憩環境的位置設置要滿足就近和方便的原則,因為很少有人會為找一個座椅坐而離開主要活動區域或是步行很長一段路。所以主要的座椅應該布置在人流步行路線邊上,可以考慮座椅與居住區戶外步行空間結合布置。 1.3視覺因素 視覺因素對于座椅的位置選擇也起著重要作用,人們通常會選擇位置稍高的踏步或是某塊場地的邊緣處,這樣視野比較開闊,有機會看到更多景觀與他人的活動。此外,當選擇緊鄰建筑設置座椅還需要注意建筑物立面對座椅的影響。一個建筑物立面的色彩、質地及細部構造,都很大程度影響著與它臨近的空間環境,立面色彩明快、造型精致細膩的建筑物能夠增強坐憩環境的親切感。 2座椅的基本類型及作用 人們的行為取向是很復雜的,每個人選擇坐憩時的心理需求也不盡相同。不同的座椅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會限制或引導人們對它們的使用。一般當人們面與面之間的角度等于或大于180°時,就會給交流帶來不便,同時也會減少陌生人之間的目光干擾;相反,當兩人面與面之間的角度小于180°時,則會方便人們談話交流,同時也會促使兩人目光的交叉和干擾。所以基于這個特點,在進行座椅的設計和布置時,就要充分考慮到人們的不同需求,以提高座椅使用率。 座椅有以下幾種基本類型(圖2):
2.1單獨椅:這種造型的座椅可以讓人自由地使用,調整最佳坐姿,以獲得最舒服的使用形態。 2.2長椅:這種造型的座椅不適合多人或團體使用。當多人共同使用時可能妨礙來往行人的通行,而對不相識的兩個人共同使用時則容易使其產生不安的感覺。 2.3單獨轉折椅:這種造型的座椅,如果轉折角度合適,有利于使用者交談而不感到擁擠。 2.4多轉折座椅:這種造型的座椅適合各種不同活動的需求,具有多元化的功能,使用者能擁有自己的使用空間而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 2.5圓型座椅:這種造型的座椅適合個人使用,對團體而言,容易限制他們的交談和活動。 2.6曲線型座椅:這種座椅比較富有趣味,是小團體聚集的好場所。 2.7背向座椅:這種造型的座椅適合不相識的人共同使用而彼此不受影響。 3坐憩空間的營造 一個舒適的坐憩空間環境不僅需要選擇座椅的位置與類型,還需要對每一張座椅所處的具體環境進行設計。 3.1植物配置 植物在居住區戶外環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奠定了小區空間的特色,表達和強調了場地的布局,構成了開放空間、閉合空間或半閉合空間的格局。種類眾多的植物除了美化環境,還可以阻擋冬季寒風,疏導夏季微風,能灑下陰影,帶來綠蔭,清新空氣,調節氣候。在座椅周邊配置植物能夠進一步改善座椅周邊環境,通過調整圍合植物的數量、大小、高矮、株距以及觀賞者與周圍植物的相對位置而產生不同的空間格局(圖3)。比如在座椅周邊布置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形成開敞的空間;布置低矮灌木與高大灌木形成半開敞的空間;布置喬木形成處于地面與樹冠下之間的空間;各類植物搭配圍合出完全封閉的空間,這些通過植物搭配形成的不同空間能夠滿足人群不同的活動需求,進一步提高其利用率。 3.2地面鋪裝 所謂地面鋪裝,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將地磚鋪于坐憩空間的地面上,一方面通過一定的組合形式來強調空間的存在和特性;另一方面也能使整個坐憩空間猶如室內鋪上了地毯一樣,達到一定的藝術性與趣味性,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使得坐憩環境更加舒適。 鋪裝圖案視覺上具有方向性時對人群有一定的導向作用,當鋪裝地面以無方向性的形式出現時,它會暗示那里存在一個靜態的停留場所,而坐憩空間恰恰需要地面鋪裝來暗示這是一處供人群休息的場所,所以為了突出空間的靜態感,視覺穩定的地面鋪裝形式極為必要(圖4)。此外鋪裝材料的大小與空間的相對比例能夠影響人的空間感受。在一個空間內使用體型較大的鋪裝材料,會給人一種寬敞的尺度感;而較小、緊縮的鋪裝材料,則使空間具有壓縮感和親密感。在坐憩空間的地面上使用較大的鋪裝材料中加入另一種不同的、較小鋪裝材料的手段,能明顯地將整個空間分割成為更易被感受的小空間,增強使用人群的尺度感(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