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軌道交通危險因素分析
何理 鐘茂華 鄧云峰
摘要:目前我國的城市軌道建設已經進入高潮期,城市軌道的安全問題也變得日益重要。筆者通過統計分析國內外歷年發生的軌道交通事故,總結了軌道交通在施工期間、供電系統、車輛系統、通風/排煙系統、給/排水系統、通信/信號系統、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等方面的事故分析了存在的危險因素,為確保地鐵的安全運營提供依據。
關鍵詞:城市軌道;事故案例;危險因素 1 引言 目前城市軌道是很多城市緩解交通問題的首選方案。但近年來全球地鐵事故不斷發生,我國的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地鐵也先后發生事故.城市軌道交通的安全性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因此,分析城市軌道交通在施工、運營中存在的危險因素,對于防止軌道交通事故的發生,改善運營的安全狀況,降低事故損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城市軌道交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根據所查找的資料對城市軌道交通在火災、水災、停電、列車出軌/相撞、爆炸、毒物泄露等方面發生的事故進行了分類統計,統計結果見表1所示。
3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及運營過程中的危險因素分析 3.1 施工期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3.1.1 工程地質等自然條件危險因素 各類不良地質條件,如暗河、古河道;地下人防設施;地下不明障礙物;承壓水地層;復雜地貌條件等不良地質條件及施工方法不當,機具配備襯砌強度和工程進度【2】等方面的原因,存在著塌方、異常涌水、有害氣體堆積等危險因素。 3.1.2 施工環境保護、管理危險因素 被拆遷建筑的外接管線,特別是電源、燃氣等的切斷、檢查不當引發事故;施工期間臨時交通標志、標線沒有設置或設置不當;施工人員攜帶火種、打火機等可引起火災的物品進入洞內,引起爆炸、火災等事故;施工機械噪聲、振動過大,會妨礙對話,影響信號聯絡,還會對作業人員造成不適感;長期吸入洞內作業產生的粉塵、內燃機排出廢氣和煙霧,會引發矽肺病、缺氧癥。 3.2 電氣系統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供電系統地鐵接觸網高壓電,一旦發生接觸網斷線或絕緣子損壞,接觸到金屬結構物就會使其帶電,危及人身安全[2].由于電氣設備損壞和使用不當常有觸電傷亡事故發生;變電所、配電室中的電氣設備等由于短路、過載、接觸不良、散熱不良、照明、電熱器具安置或使用不當、違章作業等均會引起電氣火災、觸電事故;雜散電流會給地鐵以外的金屬管道、金屬結構造成電蝕危害。列車內的高壓電器設備的安全防護措施不當,可能引起人員傷亡事故。 3.3 車輛系統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列車失控發生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經濟損失;軌道損傷或斷裂,導致嚴重傷亡事故;列車脫軌,造成嚴重的傷亡事故;由于地鐵車門的安全標志不清,造成的機械傷人事故,同時在事故發生后,不利于事故救援,人員疏散;由于地鐵列車內的座椅等材料的選擇不當,易發生火災,且產生有毒煙氣,加重事故后果。 3.4 通風/排煙系統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在通風系統管理上的缺陷,會妨礙通風系統的正常工作(如對風亭、風道的行人出人口等方面的管理。)[3]地鐵發生火災,不僅火勢蔓延快,而且積聚的高溫濃煙很難自然排除,并迅速在地鐵隧道、車站內蔓延,給人員疏散和滅火搶險帶來困難,嚴重威脅乘客、地鐵職工和搶險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這是造成地鐵火災人員傷亡的最大原因[4]。 3.5 給/排水系統危險有容因素分析 給、排水管道的防腐,絕緣效果不佳發生泄露現象;隧道內排水系統不完善,隧道防水設計等級過低,導致澇災或地表水侵人;地面車站的地坪高度低于洪水設防要求;排水系統設置不完善,污水亂排以及污水、垃圾排人地鐵隧道等會影響地鐵環境衛生。 3.6 通信/信號系統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通信系統的電源發生故障或通信設備本身發生故障等問題時,不能保證各種行車信息及控制信息不間斷地可靠傳輸,從而引起事故的發生。 3.7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站臺上乘客過多產生擁擠,可能會使乘客跌入軌道區,列車進站而造成人身傷亡事故;在自動扶梯運行中,可能發生梯級下陷,驅動鏈斷裂、梯級下滑,扶手帶斷裂等故障,對乘客造成傷害;車站地面材料不防滑或防滑效果不明顯存在安全事故隱患伙地下車站站廳乘客疏散區、站臺及疏散通道內及與地鐵相聯開發的地下商業等公共場所存在發生火災的危險,且會發生連鎖火災事故;車站內的建筑物裝修材料選用不當,會發生火災,且產生有毒煙氣,加重事故后果;乘客無視地鐵運營安全管理的要求,擅自攜帶易燃易爆、有毒危險物品乘車,造成各種潛在事故隱患;車輛段蓄電池間、檢修間等車間易產生有毒氣體,吹掃庫在吹掃車底工作時產生大量粉塵,對工作人員健康,造成影響。 3.8 自然災害危險性分析 3.8.1 臺風 根據國內外地鐵事故(例如臺灣地鐵受納莉臺風影響所造成的損失)的分析表明,臺風對沿海城市的軌道交通特別是高架橋部分有一定的影響,且其破壞程度較高。因此,在受臺風威脅的地區建設的軌道交通工程,其工程設計及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臺風危害的防范。 3.8.2 水災 地鐵工程的車站和隧道大都處于地面標高以下,一方面受到洪澇災害積水回灌危害,另一方面受到巖土介質中地下水滲透浸泡危害。地下水或地表水進人地鐵車站和隧道內,可以使裝修材料霉變,電氣線路、通訊、信號元件受潮浸水損壞失靈,造成工程事故。地下水積存,使地鐵內部潮濕度增加,使進人車站的乘客胸悶,不舒適。 3.8.3 地震 地下鐵道的車站和隧道包圍在圍巖介質中,地震發生時地下構筑物隨圍巖一起運動,與地面結構不同,圍巖介質的嵌固改變了地下構筑物動力特征。一般認為地震對地下結構影響較小。但1995年阪神地震后,人們才改變以往看法,地下結構存在地震破壞的可能性。 4 結束語 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對促進城市的建設和經濟發展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善城市的環境具有重大的意義。軌道交通作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安全性直接關系到廣大乘客的生命安全。城市軌道的安全建設、安全運營,是其運輸的首要目標和基本原則。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從其建設施工到正式運營的各個環節存在著諸多的危險因素。本文在統計分析以往城市軌道事故的基礎上,從施工期、供電系統、車輛系統、通風/排煙系統、給/排水系統、通信l信號系統、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危險因素,為確保地鐵的安全運營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