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與人力資源開發
李益
摘要在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對如何開展人力資源開發進行了探討。首先分析了企業培訓的重要性,提出要進行員工培訓體系的創新。結合上海地鐵運營公司教育培訓工作的實踐,論述了在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的趨勢下人力資源開發的特點:必須快速、高效和優質;必須探索員工教育培訓的新方法;必須隨著軌道交通行業的技術進步,進行員工知識更新和升級。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人力資源開發;教育培訓 教育培訓是個人職業生涯與企業發展的聯系紐帶。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人力資源已成為企業最重要、最富活力與創造力的資本,其在企業戰略管理中的功能與作用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城市軌道交通企業的有識之士,也充分認識到人的素質與能力對企業運營質量和發展前途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并感知到現實與未來對高素質、高技能員工的呼喚。員工培訓既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員工自身發展的需要。 1正確認識企業培訓的重要意義 隨著知識和技術的更新速度加快,企業需要不斷創新,需要引進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新知識。這就要求不斷地加強和深化對員工的知識更新和業務培訓。這也是一些大的公司,如微軟、IBM、摩托羅拉等紛紛建立了自己的員工培訓學院或大學的根本原因。因為這些公司相信,知識是保持長期成功的基礎;只有重視員工培訓,才能使公司在全球競爭中始終處于優勢地位。 培訓是一項重要的人力資源投資,同時也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方式。如選送優秀員工參加帶有旅游性質的培訓班、組織業績突出的員工去外地參觀著名企業、鼓勵員工利用業余時間進修并報銷學費、定期選拔優秀員工出國考察等,都會對員工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據調查,企業是否制定培訓制度是員工在擇業時的一個重要條件。企業如能為員工提供良好的進修培訓機會,即使工資低于其他企業,許多員工也仍會選擇有培訓機會的企業。 人力資本理論的創始人———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奧多·舒爾茨(T.W. Schultz)在20世紀60年代,從大量的實證分析中得出一個突破性結論:在現代社會,人的素質(知識、才能和品質等)提高,對社會經濟增長所起的作用,比物質資本和勞動(指非技術性勞動)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他還進一步闡明:人的知識、才能基本上是投資,特別是教育投資的產物。 據此,就不應將人力資本的再生產視為一種消費,而應視為一種投資,且這種投資的經濟效益遠遠大于物質投資的經濟效益。必須強調的是:人力資本投資不服從物質投資的“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相反是“邊際收益遞增”的投資行為。因此,不斷增加對人力資源的投資,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培訓,提升員工素質,使人力資本持續增值,從而持續提升企業業績和實現戰略規劃,已成為企業界的共識。 世界著名雜志《財富》曾經預言,當今時代最成功的企業,將是那些基于學習型組織的企業,特別是那些善于學習的知識型企業、擁有知識型員工的企業。可見,企業培育學習型的企業文化非常重要。學習型的企業文化表現為員工不斷學習,企業獎勵進步,大家共享知識并運用所學知識創造新的機遇,使公司和每個員工受益,同時也在企業營造出一種濃厚而強烈的學習氛圍。 2員工培訓體系的創新 員工培訓體系包括培訓機構、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對象和培訓管理方式等。其中培訓管理包括培訓計劃、培訓執行和培訓評估等三個方面。建設有效的員工培訓體系,必須在培訓理念及方式上不斷地進行創新。 2. 1員工培訓理念創新 很多企業未能將員工培訓作為一項日常例行工作來抓,甚至覺得:培訓不但浪費時間,而且浪費人力、物力、財力;與其讓員工參加培訓,還不如加強管理讓員工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因此,必須轉變上述的觀念,樹立起一種新觀念:員工培訓是企業的一種投資行為,是可以使企業獲得長期綜合收益的行為。的確,對員工進行培訓往往不可能起到立桿見影的效果,但可以通過潛移默化的過程,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增強員工與員工、員工與管理人員之間的凝聚力及團結精神。同時,通過不斷培訓,可以增強員工對本職工作的認知力和辦事能力。 因此,對于企業來說,必須從思想上將員工培訓視為企業的一種軟投資,其重要性比企業看得見、摸得著的廠房投資、設備投資更為重要;它和企業其他投資一樣,必將給企業帶來豐碩的成果。 2. 2員工培訓方式的創新 目前,大多數企業采取的是你說我聽、課后考試的培訓模式。這種傳統的培訓方式,對于提高被培訓者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能水平幫助不是很明顯。在員工培訓方式的創新上,應根據被培訓者的不同層次,采取不同的培訓方式。例如,對于基層員工,其培訓方式應更多注重培訓的互動性、實用性及連貫性,應讓其在接受培訓過程中,不斷有親自動手實踐的機會,以增強其對培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對于中高層次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培訓,則應注重培訓方式的靈活性與挑戰性,從而增強其團隊協作能力、概念形成能力的培養。 培訓方式的老化導致參加培訓的員工對培訓缺乏興趣,這是培訓較難取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培訓過程中,在注重企業內部培訓方式不斷創新改進的同時,還應適當聘請外部專家,以提高本企業培訓的質量與水平;還可派員工參加專門培訓機構組織的培訓,以開拓員工的視野。 2. 3員工培訓考核的創新 對員工進行培訓的主要目的:一是培育和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增強凝聚力;二是提升員工的技術、能力水準,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打好基礎。由于從員工接受培訓到其產生效果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這就增加了對員工績效考核的難度。 大多數企業對員工培訓的考核方式較為簡單,多采用考試的形式。這種考核形式對于被培訓者來說,會認為只不過是走過場,沒有什么實質性的作用,往往會忽視培訓的重要性。由于考核方式較為松懈,必然會導致被培訓者在接受培訓時經常人在心不在,或忙于其它事情。 因此,在培訓考核的創新上,必須注重短期考核與長期考核相結合、個人績效考核與企業績效考核相結合的原則。這要求培訓主管部門必須將員工培訓記錄和績效考核記錄分別歸檔,并定期(例如每半年)進行一次審核,查看其在接受培訓后績效有沒有得到提高。將企業績效納入此處考核,其意在審視培訓課目設置的合理性,以及培訓有沒有切實起到相應的效果,從而增強全員對培訓及考核的重視程度。 2. 4培訓師培養及選拔的創新 培訓師的培養及選拔是作好企業員工培訓的前提。一個好的培訓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相當多的企業來說,培訓師基本上由各部門主管兼任。這種培訓方式的優點是培訓師對被培訓者的優缺點及需加強的知識點了解較為透徹,易做到對癥下藥,但容易受自身知識面及知識結構的限制,很難進行技能及知識等方面的全面革新,且難有大的進步。 因此,企業在采用一線主管給員工進行培訓的同時,亦應加強專職培訓師的培養和選拔。專職培訓師應從企業內部選拔優秀員工擔任,同時亦應考慮其學歷、知識結構等方面,以衡量其能否勝任這一角色。對培訓師亦應不斷培訓,如讓其參加高校學習,或參加專職培訓公司組織的培訓課程,讓其在豐富視野、增強技能的同時,亦可將所學新知識傳授給本企業員工。 考慮到企業內部結構及所需知識、技能的復雜性,一個企業不可能在所有方面均有本企業培訓師來完成。這樣,可邀請一部分外部專職培訓師來對某一專業領域進行培訓。這在學習外部先進知識、先進理念的同時,亦可節約一定費用。 總之,員工培訓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企業及員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安排員工培訓時,必須統籌兼顧,使員工培訓切實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這是使員工培訓不斷取得成功、推動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3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教育培訓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造就高素質勞動者、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是在當今城市軌道交通大發展的形勢下,對運營企業提出的現實要求。下面結合上海地鐵運營有限公司近年來開展的員工教育培訓工作進行討論。 3. 1員工培訓必須快速高效優質 上海地鐵運營有限公司是負責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并具有現代企業制度的股份制公司,截至到2006年年底,公司有在冊職工9 490人,其中中高級以上技術人員占72%,承擔了上海市區4條線路(總長95 km,車站84座)的運營管理責職;到2007年年底,運營管理職能就迅速擴展到貫穿整個上海市區、基本形成軌道交通運營網絡的6條線路(186km,車站123座)。根據規劃,預計到2010年末,其管理的運營線路將達11條(總長400 km,車站250座),屆時企業從業人員預計將達23 000人。由此可見,作為近年興起的新行業,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先進性和超常規發展對技術和管理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因此,在專業技術方面必須提高員工的培訓質量,在滿足運營需求方面必須加快對員工的培訓速度,只有這樣才能為城市軌道交通大發展提供人才保證。